-
直接看《莊子》和《道德經》是很難得到哲學思想的。 我建議大家先讀一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對中國哲學有非常精闢的洞察,重點講儒家和道家,其中談老莊哲學是中國哲學的權威觀點。 看完《簡史》,在閱讀原著的同時,也能快速領悟到原著的精髓。
-
老莊哲學思想的精髓:“天人合一”、“回歸自然”、“適度停頓”、“靜靜無為”等。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應該是現代生活方式的前提和追求,而“靜靜無息、回歸自然”是後現代社會的生活態度。
老莊是老子和莊子的合稱,也指老雪和莊雪的合稱。 它指的是道教(道教)老莊教派的教義。
老子,姓李明兒,字丹,字伯陽,或說伯陽,春秋末,生卒年不詳,原產地也有爭議,《史記》等記載說老子生於楚或陳。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作家和歷史學家,道教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 後來,他被尊為道教的祖先,被稱為“太上老君”。
在唐朝,他被追認為是李姓的祖先。 他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和世界100位歷史名人之一。
莊子(約西元前369年 - 約西元前286年),被稱為周,是戰國時期宋蒙王朝的土生土長的人。 他是戰國中期的思想家、哲學家、作家,莊學的創始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
道家認為,“道”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本體論,從生成過程的角度來看,它是自然的,沒有任何外力,所以“道”就是“無為”; 但是,從萬物產生的結果來看,萬物都是由“道”而生的,所以可以說“道”是“無非是”,而是“在做”。 所以道家說的不是“無為”,而是“無為無為”; 不是無所事事,放棄一切,而是按照規律和邏輯自然發展和變化,而不是強迫它。 道家思想主要以順法為主,突出宇宙中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以靜謐為特徵,其工作是通靈,是很客觀地思考人類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浩瀚。
這個道所尋找的,是如何認同客觀世界,如何化複雜化為簡單和原始,如何找到事物的本質,所以我們需要順應現實,把問題客觀化,從而減少自己的疏忽。
-
老莊哲學。
我先說哲學,哲學是普遍意義上的哲學,老莊一定是以中國哲學在普遍哲學上的特殊性為基礎的。
《道德經》第33章 老子說:“知己智者智者。贏家是強大的,自我贏家是強大的。 知足者富有。 強行有野心. ”
《莊子氣物論》包含:
王妮說:兒子知道的是什麼? 說:
我知道。 兒子知道兒子不知道的事情? 說:
我知道。 但是事情是無知的,對吧? 說:
我知道。 雖然,試著說,我說的我知道不是不知道嗎? 你知道什麼我不知道?
虞闕問王妮:“你知道,各種事物,總有共同點嗎? 王妮說
我怎麼知道! 他問:“你知道你不知道的嗎?
這種“無知”是停止所有“獲取”知識並將其簡化為絕對的無知。 這種“無明”就是從不斷的超越,即絕對的超越中表現出來的無明。 無明是一種自覺的真知,也是最高的智慧。
你怎麼知道我說我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你的知識,以及你對自己的知識,都無濟於事。 我不知道這種自知之明,但這是一種真正的知之明。
因此,如果我們想回歸無的知識,就必須敲掉所有的“索取”,自由自在,乾淨利落,然後獨立回歸身體,沒有任何支撐,這是哲學智慧的開始。
-
道是自然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引導人們正確地認識和改造自然真正的哲學才能使我們正確看待人生、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生與死、進與退、得與失、名利。
哲學和氣質的聯絡不是很緊密,將職業與氣質聯絡起來通常是一種以塑造形象為目的的藝術作品實踐。 當然,有些哲學思想與哲學家的思想有關,但這取決於它是什麼樣的哲學。 >>>More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以**的形式揭示了西方哲學的發展,通過一位哲學導師向乙個名叫蘇菲的女孩教授哲學知識的經歷。 從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斯多德、笛卡爾、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生動地呈現出來,並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闡釋,引人入勝。 批評者認為,對於那些從未上過哲學課程的人來說,對於那些過去讀過一些哲學並忘記了它的人來說,這是最合適的入門書。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