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不能再把自己當成乙個孩子了?

發布 娛樂 2024-05-04
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那是要面對很大壓力的時候,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不能像個孩子一樣躲在父母的保護下。

    但日子過得很慢,就算沒有現在,以後也會慢慢有,主要靠的是雙方一起奮鬥,承受壓力,想買的東西就買不到父母懷裡想買的東西,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用擔心沒錢會怎麼樣。我不太看重金錢的重要性。

    現在就要結婚生活了,第一件事就是攢錢好好撫養孩子,還要考慮很多事情,所以不像以前那樣無憂無慮了。

    以前在外面打工的時候,很任性,想上班就去上班,想辭職就直接離開,我根本不在乎那些工資,我只在乎自己的幸福,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像個孩子, 一點也不成熟,很任性。

    那時候,我乙個人住在家裡,我開始乙個人做飯和打理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時候,媽媽幫我把一切都做好,爸爸會做我喜歡的菜,可是當我自己做飯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和父母在一起是多麼的好。 <>

    尤其是天黑怕,以前出地的時候,媽媽晚上下來接我,等我回老家找蛋糕店的工資上班的時候,晚上要工作到晚上十點半,到家已經快十一點了, 而且我家樓下有一條小巷,燈壞了,那條小巷裡沒有燈,我就每次都開著手機燈跑進樓上。那時候,我覺得我必須依靠自己做任何事情,而不是我的父母。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如果是我,可能是在我的孩子出生後,我才意識到我不再是孩子了!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許多年前,父親突然因心臟不適住院,那天晚上,我感覺自己突然長大了。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我會的,因為我愛這個人,我愛這個人的一切,包括孩子。

    在有孩子的再婚家庭中如何對待雙方。

    公平對待對方的孩子,對彼此的孩子略有偏袒! 再婚是愛能力的重建。 再婚的人要想擁有乙個和睦的家庭,就必須努力改變自己,適應自己的新角色,摒棄以下4種病理心理:

    “比較心理學”,即夫妻在重組家庭中的互動中,將現任配偶與前任配偶進行比較,往往是許多家庭衝突的導火索。

    防禦心理“,在交往中不夠誠實,在經濟和財產方面”牽手“,或者想控制雙方,在感情上過於敏感,無法走出第一次失敗的陰影,對一切都持懷疑態度。

    偏袒“,如數對方的孩子,偏袒自己的孩子; “自卑情結”,有些人(尤其是女性)因為第一次婚姻的失敗,認為離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感到自卑,盲目地給現在的婚姻,迷失了自己。

    如果再婚家庭雙方都有孩子,是否必須再要乙個孩子?

    在乙個重組的家庭中,大多數時候,至少有一位父母有孩子。 現在社會壓力很大,生孩子容易,養孩子更難,養孩子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而不是為了你的感情,成為你感情的所謂紐帶。 經歷過一些情緒上的起伏,應該懂得珍惜。

    如果再婚家庭有自己的鬼魂,還要靠孩子來維持,這樣的關係估計不會長久。 再生乙個孩子,其實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管理好你的婚姻。 維持重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我會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我的孩子,尊重老人,愛年輕人,無論孩子是不是我自己的,我都必須愛他們。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很多熊孩子背後都有一條熊肢困擾著父母,這些父母只懂得保護孩子,並不關心事情的真相是什麼,也無法正確判斷誰對誰錯,導致孩子對是非的看法被扭曲。

    父母之所以在孩子犯錯後能輕描淡寫地說“他只是個孩子”,首先是因為父母缺乏正確的是非觀,不能正確理解或直接忽略真相; 二是因為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長期寵壞他們; 歸根結底,是因為父母不負責任,根本不在乎教育孩子。

    2.以“孩子”的名義請求他人的原諒。

    明明是熊孩子犯了錯,別人明顯是受傷了,有計畫還是不得不反擊,但因為父母那句“他還只是個孩子”和“你跟孩子在乎什麼”,就成了別人的錯。 當父母說“他只是個孩子”的時候,背後的意思是,就算孩子犯了錯,也不能怪他,如果怪他,你就小氣了,這其實是防止別人反抗的一種脅迫手段,只能讓熊孩子亂來。

    看完上面的分析,你會不會覺得太生氣了,不僅生了熊孩子的氣,還生了熊孩子的父母的氣,他們生氣自己縱容孩子犯錯,不讓別人教育,那麼我們怎麼能反駁這種說法,讓熊孩子的父母能夠意識到這句話的錯誤,接受別人的批評呢?

    駁斥任性的熊父母的話。

    1.“他只是個孩子”——但你不是! ”

    當熊孩子的父母說“他只是個孩子”時,有乙個意思是,“你怎麼能對付乙個孩子? “那麼,作為受害者,我們該如何反駁呢? 你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父母必須對孩子所犯的錯誤負責,所以你可以回答“但你不是孩子”,向父母討要解釋。

    2.“他只是個孩子”——孩子們做不到。

    很多家長無視真相,盲目地認為,孩子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一定是被別人誹謗的,所以他們只關心保護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別人所遭受的傷害。 如果要反駁,就需要告訴家長“孩子不能做這樣的事情”,讓家長意識到孩子的行為有多過分,對他人和公眾的危害有多大。

    3.“他只是個孩子”——但他不是我的孩子。

    父母缺乏自我意識,總是過度保護孩子。 當我們的合法權益被熊孩子侵犯時,我們可以反駁“但他不是我的孩子”來管教孩子,告訴父母,如果你不關心你的孩子,那就別管我,替你照顧。 當然,當我們受到傷害時,我們應該尋求更合理的方法,向熊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尋求公道,這樣我們才不會因為錯誤而受苦。

相關回答
32個回答2024-05-04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非常害怕,我想和父母睡在同乙個房間裡,但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和我睡在同乙個房間裡。 我不是寵物,你為什麼不能和我一起睡?

12個回答2024-05-04

當你得到別人稱讚的東西時,如果它發生在你身上,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你就會覺得與你的想法大不相同,你會覺得被欺騙了。

15個回答2024-05-04

當我的父母不斷催促,我感到孤獨時,我覺得我應該結婚 >>>More

7個回答2024-05-04

每個人都有突然明白某事的時候,那麼是時候讓我們覺得自己長大了。 >>>More

10個回答2024-05-04

每天早上我都會突然感到不尋常,因為我們每天早上都要做家務和跑步訓練。 和步行隊。 因為其他大學不可能每天五點起床跑步。 但是我們每天都要起床,那段時間我們覺得很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