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中諸葛亮的事蹟多嗎?

發布 歷史 2024-05-12
1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答案是肯定的! 諸葛亮是這麼偉大的軍事戰略家,司馬遷怎麼可能不知道!

    《史記》卷131《諸葛武侯家族》,這裡都有詳細記載。

    捂住嘴,微笑......)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史料由西漢司馬遷編纂。

    諸葛亮在東漢末期。

    所以不。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不,史料記載是司馬遷寫的,而且是在西漢武帝時期才寫的。 而諸葛亮是東漢末三國時期的人物,相隔幾百年。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沒有《史記》是西漢司馬遷編纂的,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年代晚於西漢,所以沒有記載。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不,史料記載了漢朝從黃帝到武帝的歷史。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不,《史記》是司馬遷寫的,諸葛亮是在《史記》300年後出生的。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不。 據史料記載,諸葛亮當時並未出生。 如果你想見諸葛亮,可以看看三國。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史記》是司馬遷寫的,司馬遷是西漢武帝的土生土長的人,諸葛亮是東漢三國人,兩者完全沒有關係(《史記》的寫法早於諸葛亮的出生和寫作)。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康熙詞典》裡有沒有名字***。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如果你想了解諸葛亮,我推薦你讀一讀王立群的書,書中分析了北伐失敗的原因,不錯。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史記》記載了漢武帝。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收二川:(指劉備打敗劉章奪取西川,擊退曹操奪取東川)。

    八陣:(指諸葛亮從劉備敗吳後退敗,以及玉北普部下石陣擊退魯迅追東吳高喊森松)。

    六出:(指諸葛亮六出岐山討魏)。

    七次俘虜:(指平定南中,諸葛亮設計七次俘虜南班首領孟樹)。

    在武丈源前,點亮鄭政的四十九盞亮燈:(指諸葛亮北伐曹魏,曹魏在武丈源重病,在帳中設陣,點亮四十九盞油燈借長壽)。

    一心一意只為賞賜三次來訪:(指諸葛亮對曹魏的忠心耿耿和討伐,為了報答劉備三次到茅草屋時請他出山的好意)。

    以西樹為例:(指劉備在諸葛亮等人的領導下,攻打西樹劉章,奪取根據地)。

    定南班:(指蜀南民族地區的叛亂,諸葛亮率領大軍平定)。

    東北拒:(指諸葛亮畢生謀略,東與孫武和竇,北與曹魏對峙)。

    在中國軍帳中,金木土卦變:(指諸葛亮謀略,精通數學,有算計能力)。

    水面可以用火攻:(參考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諸葛亮借助東風,周羽懲罰黃蓋欺騙曹操,在江上燒毀曹軍的戰艦,徹底戰勝了春暉)。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諸葛亮十大成就:

    1.世界在萌芽之前有三個部分的理論;

    2、燒死新野,燒博旺,阻擋曹某的連勝;

    3、赤壁兵、連武波曹;

    4、以退為進,巧妙地借用荊州,讓劉氏世界終有一寸土地;

    5、謀求獲得西川,奠定劉家的根基;

    6、勸主登基,成就一代名臣;

    7、治國選才;

    8、忠心耿耿,對少爺的輔助;

    9.六出岐山,北伐中原;

    10.盡力而為,直到死亡。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性格特徵:胸懷寬廣,足智多謀,謙虛有禮,忠心耿耿,從不以貌取人,更不以粗心大意低估敵人,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典範。

    主要事蹟:1.空城規劃。

    諸葛亮駐紮在西城,當他得到街亭失守的訊息時,也知道司馬懿趁著勝利進攻,部門的精銳已經出動,西城空無一人; 在危機中,清空城市的計畫是開啟城門,坐在城頭上,喝酒等待。 司馬一兵赴城,見勢多疑,知道諸葛亮謹慎,沒有撤退; 等到發現他已經歸軍時,諸葛亮已經調趙雲去撤退司馬。

    2、七抓孟舒。

    公元225年,諸葛亮為了維護國家統一,斬斷地方分裂勢力,採取了著名的南伐軍事行動,最終平定了廣大的南中地區。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在政治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來治理南中地區,將漢族的先進經濟、技術、文化傳播到南中地區,然後傳播到緬甸。

    諸葛亮出兵南下,七次俘虜當地酋長孟舒,七次放人,第七次在孟火城俘虜孟舒,使他真正投降,不再是敵人。

    3.三遍茅草屋。

    東漢末年,劉備仰慕諸葛亮的才華,想請他幫他統一國家。 有一天,他們三人來到了龍中,但孔明不在,他們只好失望地回來了。 回到新野,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立刻讓人準備馬匹。

    當他們到達草屋時,書生說諸葛亮被請走了。 三人迷迷糊糊地回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劉備打算去孔明三趟。 三人第三次來到龍中,距離茅草屋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走了。 此時,諸葛亮正在打盹,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敬的在台階下等著。

    張飛看到後,非常生氣,想放火燒,卻沒有。

    孔明醒了過來,談起了國事。 諸葛亮見劉備誠懇,便答應與劉備合作,成就大業。 三谷茅草屋後來成為描述對人才的渴望的成語。 它也被用來指真誠和反覆的邀請。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1、儒家思想:故事是諸葛亮在為結盟孫權而抗曹操的過程中,遭到東吳謀士的訓斥,最後被諸葛亮駁斥,無言以對,然後同意了會盟劉抗曹的計畫。

    2、借草舟箭:借箭是周宇故意提議十天製造十萬支箭,諸葛亮看穿這是乙個有害的計畫,但表示只用了三天。 後來,諸葛亮借助大霧天,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動了幾艘草舟引敵,最終借了十萬支箭,創造了奇蹟般的成就。

    3、七次俘虜孟樹:諸葛亮出兵南下,七次俘虜當地酋長孟舒,七次放人,使他真正投降,不再是敵人。 用比喻來說服對方。

    4、巧妙地借用東風:曹操攻吳國,在長江上作戰。 龐通提出了一系列的計謀,引誘曹操釘住並鎖住軍艦,以方便火力攻擊,而曹操也在計畫中。

    當時正值隆冬,很難把火引到曹英那裡,諸葛亮預料到嘉子那天東風會降臨,因為他趁機去周禹看望病人,聲稱可以借用東風,東風果然如期而至, 擊潰曹軍。

    於 2022-02-08

相關回答
10個回答2024-05-12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一般是仁者和智者的意見。 >>>More

3個回答2024-05-12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看茅屋”,與諸葛亮會面,詢問統一天下的計畫,諸葛亮精闢分析了當時的情況,提出先奪取靖、易為基地, 內改政,外聯孫權,南傅義月,西封祝融,伺機雙路北上,統一全國戰略思想,此言就是著名的“龍中對”。【湖北襄陽以西十三公里的古隆中山,當時在南陽縣管轄下】劉備聽了諸葛亮精闢透徹的分析,思緒頓時清晰起來。 他覺得諸葛亮的天賦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復興漢朝的大業。 >>>More

7個回答2024-05-12

祖先:諸葛峰(漢代司力中尉)。

父親:諸葛珏(東漢末泰山郡城)。 >>>More

11個回答2024-05-12

絕對負責! 而且責任不小! 從關羽荊州的失利到麥城的失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諸葛亮和劉備肯定都知道這件事情,按理說他們應該向孫權表白,或者派援軍去幫助關羽,要知道,劉備的軍隊,當時離關羽最近, 只走了不到半天的路程,諸葛亮顯然知道劉峰和關羽有差距! >>>More

3個回答2024-05-12

孔明是後世尊敬的聖人,是後人尊敬的前輩,但後世把他炒得太高了,還是劉備的利益,沒有劉備的舒翰很快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