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
1.感受詩中的靜謐氛圍,體會詩的美感和綿延。
2、了解詩歌內容,願意用行動表達詩歌。
製備:
1.教學掛圖,兒童讀物《傍晚》。
2.自製配樂詩歌錄音。
過程:
從**在**到晚上? ”
鼓勵幼兒積極觀察,從風景中尋找夜晚的感覺。
2、欣賞詩歌,理解內容:
老師用童謠的語言提問:
星星在晚上出來了,還有誰出來了? ”
晚上路上的燈亮著,燈上還有誰? ”
在幼兒時期,教師可以重複詩歌短語,以加強兒童對童謠的印象。
幫助孩子讀出“也”和“明亮”這兩個詞,並鼓勵他們背誦詩歌。
3.欣賞配樂詩歌和動作表演。
教育目的:1、感受家庭的溫暖和親情,萌發關愛小動物的意識。
2.能夠根據詩歌提供的線索嘗試創作詩歌。
教學準備:教學過程:1.**欣賞,《讓愛活在我家》讓孩子們感受歌曲,欣賞全家福。
2.知覺理解活動。
1. 溝通:你家裡是誰?
2.幫助小動物找到家。
1)展示毛毛蟲、蝴蝶、小魚、蜻蜓和大自然的背景圖片。
想一想:毛毛蟲的家在哪裡? 蝴蝶的家在哪裡? 小魚和蜻蜓的家呢?
2)孩子把小動物送回家(孩子把小動物**放在標有樹葉、河流等的盒子裡)。
3.孩子們一起讀大書。
和你的同伴談談:誰在家? 您孩子家裡有什麼?
4、老師朗誦詩歌,孩子們認真聽。
5.兒童**大書,老師和孩子一起講。
1)樹葉是誰的家?花是誰的家? 草地是誰的家?
2) 孩子家裡有誰?她為什麼愛她的家?
3) 在家的感覺是什麼?你愛你的家嗎?
注重引導孩子感受家庭的溫暖和親情。
6. 小朋友討論:我們應該如何照顧小動物的家? 孩子們討論,老師給予正確的指導,讓孩子們對照顧小動物有了初步的認識。
3. 創意活動。
1.孩子們充分想象,創作一句詩,老師把孩子的想法記錄在卡片上。
葉子是誰的家? 花是誰的家? 小溪和草地是誰的家? 你家裡有什麼?
2、老師和孩子完全創作詩歌,孩子們朗讀並創作詩歌。
四、活動結束時以**“我愛我的家”為手語。
用講故事來引導孩子理解這個成語,最後告訴孩子這個成語的真相。 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把自己最近學到的成語分成正面和貶義詞來玩紙牌遊戲或者汽車,讓孩子也有興趣記住這些成語,而且他們也在邊玩邊學,相信孩子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