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畫是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中國古代文人和藝術家對祖國大江大山的欽佩和熱愛。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欣賞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那麼我們怎麼能欣賞好中國山水畫呢? 我想我們可以在古代名人謝赫的筆下尋找答案。
謝鶴是南朝時期的著名畫家,著有《古畫目錄》一書,其中提到山水畫的鑑賞要從六個方面進行。 後世為他總結為“六種繪畫方法”。 咱們先不啃字,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做:
首先要看整部作品的魅力。 我們說乙個人的精神代表乙個人的外表。 那麼一幅畫也是如此。 整體外觀氣勢磅礴,一氣呵成,說明這幅畫充滿魅力。
我們以著名畫家范寬的《雪山小廟》為例,整幅畫主要描繪了白雪皚皚的樹林中若隱若現的小廟。 雖然沒有太多的修飾,但從畫的頂部到畫的底部,不乏流暢的線條。 說明這幅畫絕對是一氣呵成的,整體看起來不僅清新精緻,還給人一種流暢的感覺。
二是看筆墨在作品中的運用。 毛筆和墨水的使用是畫家筆觸的最好標誌。 畫筆用於繪製不同的線條,以反映畫中的山脈、樹林和房屋。
筆觸濃郁的畫家勾勒出的形象更逼真,因此作品的質量取決於畫家對筆墨的使用是否合適。
我們也可以以黃公旺的《富春山居》為例,相信這幅作品大家都不陌生,畫家黃公旺用不同的筆墨勾勒出山、山、崖、湖、屋、人等,非常逼真。 不僅從韻律上看,而且在筆墨的使用上。
欣賞山水畫的方式有很多種,總之,要在看山水的同時用心去感受,這樣才能更深地感受它。
-
重意境,輕畫。
總體來看,中國藝術的發展似乎與中國思想走在了同一條路上。 在外國藝術發展之前,人們更注重對事物的寫實描寫。 根深蒂固的中國人心目中的思想主要是道的平衡。
如果說外國藝術的發展是建立在對事物的準確描繪和反應之上的,那麼中國藝術的發展就是關於對創作者心靈和時代感受的描繪。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畫的乙個分支。 不管是什麼樣的畫,中國畫最重要的一筆就是留白。 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只是為了好看?
事實上,結合中國的陰陽思想是可以理解的。 由於我們長期使用水墨畫,留白就成了陰陽和諧的焦點,使整個畫面趨於平衡和適度。 這其實和國外素描中的黑白灰理論差不多。
總的來說,欣賞一件藝術品的第乙個也是最直觀的方式就是觀察它的構圖,通過對構圖的理解,我們可以仔細思考畫中的風景。 在山水畫中,我們可以從很多作品中感受到,無論大部分是大江大河,是雲海瀰漫,老樹枯藤隱隱約約,我們的山水畫又有多少體現了一種意境或氣勢。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根據一幅畫來理解中國古典詩歌的句子。
即使你沒有上過學,這也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
這並不意味著山水畫沒有技巧可言。 山水畫手法流派多,種類多,但不清楚哪一種好,也沒有標準。 剛學中國畫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人人都可以畫中國畫,不一定需要很深的藝術基礎。
上手容易,但上手難。 近些年,很少拿起筆認真畫一幅作品,但我對中國畫的思考有了新的認識。 中國畫就是用意境去體驗創作者的心。
山水畫是一種讓你感受到它的意境,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一幅畫的技術。
-
原文]山以水為血,草木為毛,煙雲為色。因此,山因水而生,草木絢麗,煙雲霄美。 水面山,亭子是眉毛,釣魚是精神。
因此,水秀麗迷人,亭台樓閣明亮明亮,垂釣開闊。 這個景觀的布置也。
霍爾帆注釋]布局:指創作文藝時的概念布局。
翻譯]山視水為己血,草木為發,煙雲為自靈。所以,山有水的時候就活著,有草木的時候就顯得繁華,有煙雲的時候就顯得比較美。 水以山為己,以山亭、水亭為己眉,以漁魚來彰顯其精神。
所以,水有山更有魅力,亭台樓閣更明亮快捷,正在釣魚和釣魚的人才更空曠寂寞。 這是山水畫應該具備的布局理念。
-
第二幅風景描繪了一座山,它是一座陽光明媚的山,以溫暖和舒適為特徵。 具體來說:慈善、溫暖、美麗和優雅。
作者以山為依山寫風景,通過描寫美山每個細節的雪光、雪色、雪況,畫出山的美。 藝術結構分為兩層。 首先是分筆描寫細筆,從山峰、山尖、山坡到山腰,一步一步,筆觸一劃
它的襪子是白色的,“樹頂上開著一束白色的花”,松樹的綠色和雪的白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它是銀色的,“以藍天鑲嵌銀色邊緣來改變伴奏”,如洗滌的藍天和銀色的雪花相互映襯; 它是五顏六色的,“為山穿上帶有水紋的花裙”是它的顏色,“這件花裙彷彿被風吹動,讓你想看到更美麗的山皮”是它的狀態,在描繪色彩和狀態時寫在靜止的運動中; 它擁有世界上最動人的色彩,在燦爛夕陽的斜光下,它就像乙個女孩,“突然害羞,微核傻傻的,微微粉紅”,形式上的愛意在傍晚的雪花渲染中畫出來。 這真的是乙個場景,乙個場景。 這一段是用分筆描繪的,從手法上看,是畫筆精細,從意境上看,還是以寫意為主。
國畫講究“生動”,不同筆觸描繪的雪景不沉悶,反而生動。 一連串的動詞將讀者帶入聯想和想象的意境中,讀者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雪的光、色、狀態的外在美,更是雪的魅力和雪的內在美。 作者所創造的,是繪畫藝術的最高境界,“生動”。
-
讀畫,又稱讀畫,我個人有兩種方法可以讓讀者嘗試:
首先,一幅山水畫會有乙個視覺焦點,或者是一座山峰,或者乙個院子,或者是瀑布和泉水,或者是行人,或者是樹木,我們可以從視覺焦點出發,環顧四周,在山川中嬉戲,融入其中。
其次,從角落可以看到它,就像乙個旅行者,沿著山脈的脈絡,樹木的生長,人們的腳步聲,水源。
要仔細閱讀,看風景,看故事,看筆觸,看交流,看意境。 以林德坤老師的釣魚圖為例,我們可以先從上面看遠處山峰的主峰,也可以先從底部看釣魚隱士,山谷,隱士,毗鄰水院,樹木青翠,山川環繞, 一棵斜斜的老松,如招手歡迎客人,又在門前遮蔭,主人在船蔭下釣魚,人們嚮往,你想在這裡隱居嗎?順溪抬頭望去,像一座供人進出的單板橋,山澗碧藍,遠處群山綠綠,樹木綠意盎然,整幅畫充滿了悠閒和荒野。
在中國山水畫中,畫家是在描繪山水嗎?
不,畫家通過風景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可能是他想要達到的一種境界!
第三,要想進一步解讀一幅山水畫,還需要學習一些簡單的中國知識,這其實並不複雜,可能你只是看了一兩篇小文章,花了十二十分鐘就有了全面的初步了解。
-
中國山水畫的主要特點是奇、遠、詩、書、畫、印刷。
1.奇怪。 在中國古代繪畫理論中,既強調多樣性又強調統一性,反對多樣性,即反對平鋪和直接描寫,反對場景的相似性。 五代李成《山水訣》:
千石溝壑要低、高、散、別; 堆疊(山脈和起伏狀態)是分層的,但起伏是不同的。 同時也指出,風景不該千篇一律,而要改變,要有很強的對比性。
兩人都在追逐危險並回歸正義。 換言之,中國山水畫通常不描寫缺乏對比的素色風景,而總是喜歡描寫地形與地貌、高山與深水對比強烈的名河山。 關山遊記 關童,五朝宋初長安人。
早年師從景浩,後來師從唐代名師王維、畢洪等,以藍著稱。 喜歡造壯山,求意境。
2.遠。 中國宋代山水畫家王偉說:“眼睛是極端的,所以眼睛是沒有思想的。
也是宋代山水畫家郭習在《林泉之雅》中提出了山水畫的“三距”表現方式。 換言之,中國山水畫在平視冥想的構圖上沒有採用西方的“看不清”的方法,而是從角度上採用了“三距擾湮”的表現方式。
這種體現類似於古代的跑馬燈或當今電影表達中的搖晃。 因此,中國畫的格式,如果不是豎橫的橫幅、縱軸、大的李沙,或者是橫卷。 在中國山水畫中,無論“遠”中哪乙個是高大、深遠、平淡中的主要乙個,它都與其他兩個“遠”結合在一起,總之就是對“遠”的追求,打破了時間和時間的限制。
3、集書法、油畫、印刷於一體。
中國畫在世界繪畫藝術中獨樹一幟。 毛筆和墨水是“中國畫技法”的總稱。 中國畫強調意境,雖然也是寫實的,但真實的場景是按照作者的意圖理想化的,使其富有詩意。
宋元以後的中國畫被刻在畫布上並密封,形成乙個有機的整體。 因此,有人說“中國畫是集詩、書、畫、印刷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
1、看“四看”原則:看魅力; 二是看意境; 第三,看筆墨; 四是看詩、書、畫的結合。
人物畫的欣賞要像看電影、看**、看環畫一樣,看它們是否用筆準確,是否細膩富有表現力,是否有突出的主題、精彩的故事、感人的情節。
2.山水畫的欣賞要像旅遊區的遊客一樣,一路仔細觀察。 北宋畫家郭希緹“高、深、平”的“三選法”,就是用“平、深、高”的法來對待一幅完整的山水畫,進行欣賞。
3、像園林賞花、古董店古董鑑賞一樣細心欣賞花鳥畫,最終了解其精神內涵和表達主題。
最後,我們簡單談談目前對中國畫的評價:
一是看紙(新舊紙、麻紙、絲綢,有別於舊畫、新畫);
二是看筆墨(不管是印刷品還是筆,現在的線條上都塗上了這種刻水印、作坊拼圖等高仿作品);
三是看結構(是否屬於拼圖);
四是看畫篆(書法和篆是否真實)。
宋代著名山水畫:千里江山、西山遊圖、石平遠圖、茂林元秀圖、青鸞小廟、雪景寒林圖、雪山小廟圖、江山塔景、西山塔景、早春、隱谷、關山春雪圖、山村圖等。 >>>More
您可以檢視印刷品是否盡可能地利用了物體的真實顏色,表現出木質風味。 巧妙地運用留下**的手法,對描繪的形狀進行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獨特的藝術效果。 通過巧妙的構圖,將主題襯托成豐滿度、密度和輕盈度等不同風格。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