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我國資源短缺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有哪些

發布 健康 2024-06-30
9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自然因素是資源一般在山區或水域,地理一般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開採不方便,自然不容易找到。 第二個是人口問題。 當人口或勞動力被掏空時,也就是當人們無法被招募時,此時資源將非常好,或者被入侵。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我國重要的大宗礦產資源可以概括為“三多、二少、難”,即貧礦多、中小型礦床多、伴生礦床多、富礦少、大超大型礦床少,開發利用難度大。

    有許多可憐的礦山。 鐵礦石平均品位僅為33%,比目前鐵礦石**國的平均水平低20-30%,能直接進入煉鐵煉鋼爐的豐富鐵礦石資源儲量僅佔全國鐵礦石資源儲量。

    錳礦的平均品位為22%,不到世界商業礦行業標準48%的一半,而且大部分都是相對難選碳酸錳礦的。

    銅礦石平均品位僅為30%,品位大於1%的資源儲量僅佔30%。

    幾乎所有的鋁土礦都是水孢子石。

    有許多中小型礦床。

    以銅礦為例,我國迄今已發現900個礦田,其中大型礦床僅佔中型礦床,小型礦床也多,導致我國329個開採的銅礦區累計銅產量僅為50萬噸左右,還不到丘基卡馬塔乙個礦山的年產量。 智利(650,000噸)。

    伴生礦石和礦坑開採較多,開發利用難度大。

    80%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物都含有共同的和相關的元素,特別是鋁、銅、鉛和鋅等有色金屬礦床。

    在開發和利用的139種礦產中,有87種礦產部分或全部由共同礦山和相關礦山擁有。

    80%以上的銅礦和90%以上的鎳礦需要在礦坑中開採,只有不到15%的黃鐵礦可以開採。

    缺乏自然資源,特別是重要的礦產資源。

    資源管理不善,亂挖大採,造成資源浪費,如煤炭資源放開後,礦產資源政策放開後,個人涉足採礦業,在開採過程中富而棄窮,造成資源浪費嚴重,特別是國家在五六十年代發現了各種有用的礦產, 改革開放後管理不嚴格,由個人把資源資訊賣給個人。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我認為資源短缺包括:

    1.人均短缺。

    2. 結構性短缺。

    3.浪費性短缺。

    鑑於上述問題,應採取的措施應注重開源,減少支出

    1.例如水資源、煤炭資源等,首先要嚴格節約,其次要加強對新資源的勘探,加強國際合作,建立資源戰略儲備,彌補國內資源的不平衡,並嘗試開發新技術衍生的替代資源。

    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省錢,比如關燈、關水龍頭、節約用紙 4、倡導低碳出行,減少廢氣排放,改善空氣質素,改善空氣質素對我們的人體也是一件好事。

    5、學會對垃圾進行分類,正確處理垃圾,垃圾現在已經成為當今的一大難題,垃圾處理也可以很好地保護資產。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在考慮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前提下,要充分發揮我國優勢資源的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資源價格低廉的有利條件,逐步減少我國資源的國際赤字,彌補我國資源的劣勢和不足。 著力用好這兩種資源。為此,要繼續加強資源節約、資源高效利用的國民經濟體系建設,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開發儲備資源,建立專項資源應急儲備體系,積極有效利用世界資源,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雙向自然資源開發戰略的目標是:

    以人為本,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充分利用國內外市場,以較低的資源成本和社會成本,達到高於世界經濟發展平均水平的水平,保持我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應對措施之一是認識到我國資源供需體系面臨的困難和機遇,制定雙向資源開發戰略。 在仔細分析我國資源供需形勢的基礎上,要了解我國資源供需體系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在充分把握國際國內資源和資源市場的條件下,根據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的相互關係,制定我國長期的資源開發利用戰略。 要通過反覆示範,確立支援資源型產業自力更生、充分發揮我國優勢資源的產業政策,鼓勵資源型產業提高效益,逐步實現資源型產業由重數量向重數量效益的轉變。

    建議專門機構組織跨部門、跨區域研究,制定國家雙向自然資源開發戰略,由跨部門機構監督實施。

    二是逐步建立現代化資源監測管理體系和資源資訊管理體系。 現有的資源管理系統是零散的,不合理的。 管理者按照國家計畫組織生產,脫離市場需求,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

    由於資源型產業長期流失,投入低,產出低,甚至資源都是掠奪性經營。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管理體系應以巨集觀調控為首要目標,面對國際國內資源和市場。 要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及時掌握跨部門、跨區域綜合資源供求的巨集觀經濟動態變化,了解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階段和最新動態,及時調控過程,確保巨集觀調控目標的實現。

    第三項對策是建立應急資源儲備體系。 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國家通過限價、配給等措施調整資源供求,以緩解資源供求波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供求受國際國內資源供需波動的影響,應通過應急儲備制度實現國家的巨集觀調控能力。

    資源儲備包括大宗資源產品和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資源產品,資源儲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庫存,而是在全面掌握國際國內資源供需動態的基礎上,快速儲備和應急儲備,是國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重要職能。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生態災難: 1、水汙染使人們的水資源減少。

    2. 砍伐樹木,導致荒漠化。

    由於人類工廠排放大量有毒氣體,破壞地球臭氧層,紫外線增加,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和南極洲的冰川大規模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公升,如果不加以控制,海水將淹沒陸地。

    因為核試驗。 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沙塵暴、裂縫等生態災害,破壞臭氧層,造成溫室效應、聖嬰效應、冰川大規模融化,使人類面臨被洪水淹沒的危險。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自然資源的匱乏是人類面臨的乙個嚴重問題。 以下是自然資源短缺可能威脅人類生存的幾種方式:

    1.糧食短缺: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和城市化的加速,糧食生產和配給可能不足以滿足全球人口的需求。 這可能導致糧食短缺,進而導致饑荒、疾病和社會動盪等問題。

    2.水資源短缺:水是維持生命的關鍵,但在過度開發和汙染的地區,全球水資源短缺仍然是乙個嚴重的問題。 水資源短缺可能導致對飲用水和灌溉水等有限資源的競爭,進一步加劇社會不穩定。

    3.能源短缺:隨著世界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增加,對能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如果人類無法開發新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並逐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能源短缺可能會導致經濟衰退和社會動盪等問題。

    這些自然災害可能導致生命和財產損失,以及社會問題,如內部不穩定、移民潮等。

    因此,我們必須採取措施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開發新技術和新方法,減緩自然資源的消耗,以確保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自然資源的短缺將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響:

    1.生態系統失衡:自然資源的稀缺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失衡,包括土地荒漠化、氣候變化以及生物多樣性和掩埋的喪失。

    這些變化將影響生物的生存環境,也將影響農業和漁業等基礎經濟活動的發展。

    2.糧食短缺:水和耕地的短缺可能導致糧食短缺,而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使糧食短缺日益突出。 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危機,導致社會動盪和不穩定。

    3.能源危機: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使能源**面臨瓶頸,同時加劇了環境汙染和氣候變化等問題。 能源短缺將導致全球經濟遭受嚴重損失,甚至可能引發能源危機和地緣政治衝突。

    4.缺藥**:自然資源的短缺也會影響醫療產業的發展,最終導致藥品和醫療服務的短缺**。 這將給發展中國家的衛生保健帶來更大的風險,並可能導致大規模的疫情和流行病。

    5.社會不穩定:由於自然資源短缺本質上影響著人們的生計和生計,這將導致社會不穩定和不穩定,可能導致戰爭、貧困和難民危機等問題,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安全問題。

    因此,全球範圍內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已變得非常緊迫,應採取有效措施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管理,以確保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自然資源的匱乏將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構成許多威脅,包括:

    糧食短缺: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對糧食的需求也在增加。 但是,由於土地、水、氣候等自然資源的短缺,農業生產能力將受到限制,導致糧食短缺,糧食短缺,甚至饑荒。

    水資源短缺: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但世界許多地方都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缺水將影響人類健康和生產活動,並可能導致飲用水困難、衛生條件差和農業災害等問題。

    能源短缺:能源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但化石能源短缺、環境汙染等問題使人們尋找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

    生物多樣性喪失:自然資源的稀缺將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的崩潰,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經濟發展。

    總之,自然資源短缺將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因此,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保護和恢復自然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1.土地資源。

    土地是人類從事生產活動最重要的資源,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按土地與經濟活動的關係大致可分為農業用地、工業運輸用地、城鄉定居用地及其他型別用地(如荒山、荒地、沼澤、灘塗、荒漠等)。

    地球上各類土地資源的地理分布差異很大,各國和地區對土地利用的特點和範圍也各不相同。

    2.水資源。

    自然界中有三種型別的水資源:地表水(海洋、冰川、河流、湖泊和沼澤)、地下水和大氣水。 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約為1386,107億立方公尺。

    其中絕大多數是海水,陸地水約佔其中。 其中,分布在地下600公尺以內的河流、湖泊、土壤和含水層中,方便人類使用,其餘分布在極地和高山冰川、永久積雪、永久凍土層中。

    3.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物質生產資料之一。 由於儲量的地域性、礦產資源的產量和質量以及地理分布,它們對經濟區劃的制定和生產布局的規模、投資和時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礦產資源往往被視為資源地理學最重要的研究內容。

    4.氣候資源。

    由光、熱(溫)、降水、風等要素組成的各種氣候資源與人類社會關係密切,特別是光、熱、水、風等氣候要素的區域組成以及相應的土地、生物和水資源,往往為農、林、牧業、農牧業的發展提供一定條件。 副業和漁業和旅遊業。

    因此,了解一國一地的區域差異、年變和季變特徵以及氣候資源組合特徵,是農業區劃、作物分布合理調整和旅遊分布的主導因素之一。

    5.海洋資源。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改善,對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海洋開發已成為當今世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海洋資源包括海水資源(能提取各種化學元素並產生淡水)、海底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和錳結核等)、海洋生物資源、海洋空間資源(海底民居、海底倉庫、人工島等)、海洋能源(包括潮汐、波浪、洋流等)。

    因此,各種海洋資源的數量、質量、區域分布和合理開發利用的調查研究被列為許多國家的一項重大新課題。

    6.生物資源。

    地球上的生物物種很多,按它們與人類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關係可分為植物資源和動物資源兩大類。 前者既包括栽培植物,也包括天然植物; 後者既包括飼養的動物,也包括野生動物。 生物資源對人類的生活方式很重要,也是加工業原材料的一部分。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自然生態平衡的維護等問題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相關回答
9個回答2024-06-30

1.節約用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沒有水,人類就無法生存。 用完水後,要及時擰緊水龍頭,有些水可以重複使用,比如洗公尺水洗碗可以去除油漬,洗衣服可以用來洗拖把......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用水。 >>>More

6個回答2024-06-30

法律分析:以下資源屬於國家: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海洋資源等。 >>>More

3個回答2024-06-30

你好! 例如: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工業粉塵、煙霧等。 >>>More

9個回答2024-06-30

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山西) 中國農業面臨的嚴峻挑戰(耕地面積急劇減少、農民文化素質低下、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民負擔沉重、村級管理不善) 中國自然資源的一般特徵(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中國五大經濟特區 (深圳) (珠海) (汕頭) (廈門) (海南) 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品(電子)和(資訊產業)作為“主導”產品,且產品(科技)含量高(中關村)是我國最受追捧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試驗區,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高科技產業呈現()(中國兩個半島盛產蘋果的分別是(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我國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地區是(黃土)

16個回答2024-06-30

答案]:B 本題考察中國能源(煤、油)分離等知識點。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