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善於正面闡述,道家善於逆向沉思,佛教善於領悟萬物皆空

發布 文化 2024-06-14
30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如果你只是想大致了解儒家、佛教和道家三大流派,你可以在網上找書看介紹。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這三所學校的世界觀,你可以選擇任何乙個,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幾年後,你可以發現(通過內心體驗)這三家是同乙個家庭,也就是說,他們有相同的目標。

    你所說的“儒家善於正面解釋,道家善於逆向觀想,佛教直覺悟萬物皆空”的斷言,在這一點上已經很了不起了。 但這只是心理推測的結果,而且是有道理的。

    儒家,有“易”提到:寂靜不動,感逝。

    道家,講“坐忘”,見《莊子》。

    佛教徒們,你可以看到,當《心經》深奧波羅蜜多時,你可以看到五蘊是空的。

    以上三個流派的這三個描述,無非是對進入禪修(佛教語言)的內在體驗的描述。 如果你沒有這種經驗,就好比乙個瞎子向乙個瞎子解釋太陽是無法用語言來解釋的。 因此,禪宗說,沒有這種經驗的人是“在黑漆桶裡工作”,這是一種尷尬的現象,他們無法通過頭腦弄清楚宇宙的本質。

    好吧,在西方,蘇格拉底以下沒有人真正有過這種經歷,所以後來的哲學家也在玩弄他們的頭腦。 一群盲人自以為是地說自己很了解大象(盲人摸大象)。

    我希望你不是乙個不尋求理解的人。 願你安好。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佛法是足夠的,雖然是空的,但並不違反緣起。 還有一種普遍的說法,空性是指空性,真正最正義的說法應該是真空是妙的,妄想是真實的。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儒家有兩個追求,社會秩序(禮儀),尋求君子之道(修身養性),以修身治天下,這是世界法的範疇。 道家說什麼都不做,但我不能。 解釋佛法是空的,沒有痕跡,這是第乙個真理。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它指的是一種修煉方法,但目的是一樣的。 道家守中,意為守丹田; 儒家是指做乙個溫和的人,佛教守空是指修煉時大腦的“空”,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這就是它的意思。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儒家大師入人間,道家大師誕生,佛陀拯救世界。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同樣的想法,不同的表情。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為了利益眾生。

    在表現上,道教在修行中做善事,主要是通過各種焦家儀式等方式求福惡靈,或者躲在人間幫助人們解決困難。 佛教主要利用佛法布施來建立良好的聯絡,幫助人們擺脫苦海。 儒家思想主要是以官的身份加入世貿組織,治天下,使人民安居樂業是最大的善行。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道教講究出生,就是放下一切,不問世間。 儒家講究學問,講求優才,必須積極加入世貿組織。 佛教要你在塵世隱忍,順從命運,也就是以道家的態度去做儒家的事。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廈是建立在儒家、道家和佛教的基礎上的。 由於關注社會問題的三個學派在切入點上的差異,形成了它們在社會文化意識上的認知差異。

    儒家思想以“人”為依託,注重從“人”的角度關愛生命、關愛社會、關愛自然,重視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主張道德是人生最重要的價值。 而道教則以“自然”為根基,注重從“自然”關愛生命、關愛社會、關愛宇宙,強調自然是生命之本,主張順應自然、回歸自然。 正是“人”和“自然”兩大核心思想,為中華文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後來引入的佛教是以“解脫”為基礎的,通過修行,尋求將自己從迷茫、煩惱、痛苦和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進入大自由和自由的理想“涅槃”狀態。

    佛教作為一種異質的異質文化,在與儒家、道家的衝突中不斷相互融合。 關於公元

    在四、五世紀的東晉時期,佛教基本完成了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

    普遍的共識是,儒家關心的是社會的治理,道家關心的是生命自然狀態的儲存,佛教關注的是消除生命的痛苦。 因此,在歷史上,有儒家統治天下,有道家統治身體,有佛教統治心靈,有儒家進入世貿組織,有道家消失,有佛教誕生。

    儒家、道家、佛教三大宗派雖然各有側重但又不同,但仍能融合交流,相輔相成,和諧而不同,構成了一種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主導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國文化形成了儒家、道家、佛教三大脈絡,三大流派(傳統上稱為三教)共同撐起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天空。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道教,以道教為基礎,講順自然;

    儒家思想以仁為本,是順應社會;

    佛教以無常為基礎,講順因。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道家:道、本、安、不為、不爭、軟弱、禁慾儒家:仁、仁、義。

    佛教:解脫,慈悲。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道人,出門笑不得,雲在西湖,月亮在天。

    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佛教,我在外面看不到任何人,我也不會被裡面的邪惡所迷惑。

    潦草地,只能看到。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道教、儒教、佛教都是人類形成的共識。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道教:清淨無為。

    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

    佛教:緣起空性。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每個都可以用乙個詞來概括:

    道士:清。 儒家思想:積極。

    佛教:慈悲。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佛教——一切善行,一切惡不行,自我淨化。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最簡短的'3 個字 = >"一貫"...在台灣曾經是邪教,現在已經合法化。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道教:追求天地人。

    佛教:生命的迴圈。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儒家思想是建立在自我克制的基礎上的,《大學》說“客體的品格是知的,知後是誠,誠是心,心正後修,身是修,家是氣,家是氣,後治國, 國家被治理,然後世界就和平了。 “我們往往只關注修煉、氣、治、平的最後幾句話,卻忘記了一開始說的那些話,然後我們才知道,達到了正確的心。 推導出事物發展和變化的各種規律並找到其本質特徵的方法論知識。

    人要懂得正直高尚的道德,懂得對他人的責任,人的意義就在於履行自己的義務。 這是儒家思想和後來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

    道家思想主要以順法為主,突出宇宙中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以靜謐為特徵,其工作是通靈,是很客觀地思考人類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浩瀚。 這個道所尋找的,是如何認同客觀世界,如何化複雜化為簡單和原始,如何找到事物的本質,所以我們需要順應現實,把問題客觀化,從而減少自己的疏忽。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像佛陀一樣,以正確的知識、正確的觀點、正確的覺悟、正確的行動來認識世界,以達到真正的“覺悟”,最終達到從六道輪迴的超越。 在佛教思想中,自我是主體,基本思想是如何解脫,而不是自然如何顯現。 其特點是,任何思想和行為上的錯誤都來自個人的因緣和慾望,即向內尋求,由內修煉,用自己的心觀察,心有很大的自由,有很大的變化,有很大的收縮,有無限。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儒家和佛陀的本體論是一樣的。 簡而言之,儒家和佛教的工作是完全相同的; 在深層次上,天地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世人聽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儒家思想充滿了佛教。 聽見區別,就是佛教根本不是儒家。 我不知道相同但不同,不同但相同的原因。

    所以,爭論很多,每一種都保護了朝廷,每一種都失去了菩薩和聖人統治世界的初心。 不難過。 “(《包子鈔票的放大》,傅唐長虹書)。

    我國的聖教有三大宗派:儒教、佛教和道教。 儒家思想是自立的,人是被接受的,佛陀是覺知他的。

    道雖然在退,但大體上與儒家思想相同。 尤其是修煉者,把積德積功德、救世救人作為第一要務。 (摘自《印刷燈大師:.)

    Fu Ding Fu Bao Jushi XII)。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儒家思想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承擔,是一種不斷的自我完善,是一種加入世貿組織;

    道家悠然自在,大氣,德行,與生俱來;

    佛教是超越、寬容、沉思,是無所事事的心。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他們都勸說我們做一切壞事,做一切好事。 他們都勸說人們承擔個人責任,承擔起淨化社會、環境和人民心靈的責任。 它們都是那些尋求宇宙真理的人的意見,它們都是對某些真理的知識。

    我們必須更深入。 最好依靠真正的好知識。

  23.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儒家思想是精神食糧的儲存。

    道教是藥房。

    Buddha House是一家百貨公司。

  24.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佛教能保持健康嗎? 那些吃完白菜和豆腐後坐著念誦的傢伙? 如果他們能保持健康,那麼遺物(石頭)是怎麼出來的呢?

    除此之外,儒家思想還能保持健康嗎? 兩千年的文人都挑不出來,這樣的傢伙也會健康嗎?

    如果要說養生,那就是我們當地的道教......

  25.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佛是以修本為基礎,儒家是以思想為基礎,道家是以修身為基,如果真要談聯結,不如說是佛法,你指的是修為高的人,或者說是大眾,因為在人心裡,佛陀可以拯救所有人,是美好的, 可以說是一種嚮往,滿足人們的願望,修為高的人很有可能"看穿紅塵"後來,他不再關心生死之差,而是更加關注對未知知識和所謂更高境界的探索。 這三個本來就應該是一家人,如果非要聯絡的話,估計也只能說到了那個境界之後,人們的思想被歸類為終點或起點,但現在社會在進步,包括為什麼這些思想會這樣想,人們可以用心理學來做另乙個分析, 如果只是提高"生"其實看《黃帝內經》也不錯。

  26.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簡單來說,儒家思想就是講究禮儀等級的概念; 道是不爭,不做,主張融入自然; 佛陀是控制心,擺脫分心的思想。

  27.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道教提倡無可爭辯的本性,儒家提倡通過規定特定的儀式來教導,佛教提倡修心。

    在這三個思想流派中,每個流派都有不同的觀點,但總體上可能就是這樣。

    這取決於你首先知道什麼。

  28.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儒家思想:修身養家、齊家、治國治天下。

    道教:講無為,修仙。

    佛教:重生、透視、放手、淨化眾生、擺脫輪迴,最終成佛。

  29.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道教是雙向思維,儒家是單向思維,佛教是純粹的理性思維。

  30.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儒家不活在空,道家不活在空,佛教不活在空。是的。

相關回答
6個回答2024-06-14

儒家、佛教、道家,三家關係,非親非友! 道教是老子創造的! 儒家思想是孔子創造的! 如果你真的想談談人際關係......孔子曾經是老子的徒弟!而莊子是儒家,但他的思想更接近道家!

8個回答2024-06-14

蕭何沒有學派,更別說道家儒家了,他是西漢的政治家。 >>>More

14個回答2024-06-14

儒家思想的本質在於“仁”,己所欲,勿施於人。 但它也是一種發明的行為準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因此,這個境界遠不能與佛教和道教兩大流派相提並論。 >>>More

4個回答2024-06-14

道教教義以老莊的自然天觀和道家觀為基礎,強調人們在思想和行為上要效法“道”,“生而無,為無憂,長而不殺”。 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治”和“不賢,使百姓不爭”。 在倫理上,它主張“絕對仁愛棄義”,認為“丈夫的忠是混沌和混亂中的第一位”,這與儒墨理論明顯相反。 >>>More

6個回答2024-06-14

從漢代到唐代,儒家思想被稱為周孔子之道,因為司馬遷對周公司的馬遷的欽佩; 向“孔孟之道”的轉變,是後人對仁義的推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