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後有沒有緩刑的機會?

發布 社會 2024-07-24
1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如果能夠遵守有關法律法規關於取保候審,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沒有其他違法犯罪情節的,被判緩刑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即使視案件情況而定,也有可能不起訴或免於刑事處罰。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取保候審是有關部門對犯罪嫌疑人的一種臨時拘留形式。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刑事強制措施。 在中國,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擔保人或者繳納保證金,以保證其隨時可用的強制措施。 由公安機關強制執行。

    它通常用於犯罪嫌疑人犯有不需要拘留或逮捕的輕微罪行,但需要對其行動自由進行一定限制。 一般由公安機關強制執行。 但要獲得取保候審,相關行為人需要滿足相關條件,按照相應的取保候審程式申請取保候審,申請成功後,行為人還需要在取保候審期間遵守相應規定。

    取保候審後緩刑的概率取決於犯罪的性質,但由於可以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基本不嚴重,取保候審的條件還必須要求他們不是累犯才能取保候審, 他們很有可能在取保候審後被判處緩刑或其他非實質性刑罰。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這是因為保釋和緩刑的條件基本相同。 能取保候審的,基本上可以判處緩刑。

    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一些案情簡單、犯罪嫌疑人不會逃跑的小案,即使將來實際判刑明確,也可能取保候審。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取保候審後緩期執行的概率,根據犯罪性質確定,對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根據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宣布緩刑,緩刑的適用將真正不再危害社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對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恨表現,可以宣布緩刑,緩刑的適用確實不會對社會造成進一步的危害。 被判緩刑的罪犯被判處補充刑罰的,仍應當執行增刑。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緩刑,又稱緩刑,是指對違法行為人首次宣告定罪,經法律程式確認構成犯罪,應當受到刑事處罰,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 特定偵查機構對罪犯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審查,並根據罪犯在緩刑期間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制度。 取保候審,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責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其隨時待命的強制措施。

    關於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可以取保候審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一)可能被判處管制的, 拘役或者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二)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有期徒刑,取保候審,不危害社會的。 (三)婦女患有嚴重疾病、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保候審不會危害社會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結案,需要取保候審的。

    緩刑和保釋的主要區別在於程式不同; 取保候審未依法判刑的,可以免除刑事責任(服刑),緩刑是指已經通過法定程式宣判的刑罰。 並依法判刑。 二是行政部門不同;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緩刑法院宣判,由服刑部門(監獄)執行。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一般來說,那些被保釋候審的人更有可能被判緩刑。 兩者的條件有些相似,都適合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孕婦、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可以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的;

    2)悔恨的表達;

    3)沒有累犯的風險;

    4) 緩刑被宣布對該人居住的社群沒有重大不利影響。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有一定的概率。 但是,無法準確確定。

    取保候審,只是在法定條件下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的較為寬鬆的刑事強制措施。 具體量刑需要由司法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法律規定確定。

    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取保候審條件: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

    (一)可以單獨判處管制、拘役或者附加刑的;

    (二)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有期徒刑,取保候審,不危害社會的。

    (三)婦女患有嚴重疾病、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保候審不會危害社會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結案,需要取保候審的。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取保候審與緩刑之間並無必然聯絡,能否適用緩刑,要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一)取保候審說明符合取保候審要求;

    2. 取保候審與緩刑基本沒有實質聯絡;

    3、能否判處緩刑,也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看是否符合緩刑條件;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估計沒有,6000元的金額很小,半年的刑期已經夠重了,三年以內的刑期可以申請緩刑。 我猜是1萬元左右的罰款。 這句話未必是可以商量的,只要態度好一點就行。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取保候審與被判緩刑之間並無必然聯絡,能否判處緩刑,取決於是否符合刑法規定的緩刑適用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 (一)宴會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單獨適用附加刑的;(二)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有期徒刑,取保候審,不危害社會的。 (三)婦女患有嚴重疾病、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保候審不會危害社會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結案,需要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的,由公安機關強制執行。

    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證或者交納保證金。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取保候審本身並不直接影響緩刑的機會,而是與案件事實和被告人的個人情況有關。 如果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能夠主動認罪、賠償損失、獲得寬恕、採取補救措施,且案件的社會危害不是很大,那麼被判緩刑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但是,如果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嚴重,對社會的危害很大,或者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嚴重,那麼被判緩刑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因此,緩刑的可能性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而取保候審只是乙個因素。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取保候審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判刑前暫時取保候審的措施。 緩刑是指法官在對罪犯作出判決時,可以決定判處緩刑,即判決宣布後,判決不立即執行,但被判刑人繼續留在社會上,接受一定時期的監督和緩刑,以達到改造的目的。

    取保候審後緩刑的幾率主要取決於從輕犯罪的具體情節、案件事實、被定罪人的表現等因素。 一般來說,如果犯罪嫌疑人犯罪較輕,或者能夠認罪悔改,積極賠償,在取保候審時主動改過自新,並能提供一些有力的辯護材料和證人證言等,可以增加被判緩刑的機會。

    但是,應該指出的是,緩刑是一種法律上的寬容,而不是對自由裁量權的默許。 法院在決定是否判處緩刑時,會綜合考慮犯罪情節、危害後果、被害人意見、社會影響、被判刑人品格、表現、改造潛力等多種因素。 因此,取保候審後能否判處緩刑,需要逐案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法律分析:取保候審後緩刑的概率由犯罪性質決定,對於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適用緩刑確實不再危害社會,可以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宣布緩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

    (一)可以單獨判處管制、拘役或者附加刑的;

    (二)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有期徒刑,取保候審,不危害社會的。

    (三)婦女患有嚴重疾病、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保候審不會危害社會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結案,需要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的,由公安機關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決定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證或者交納保證金。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法律分析:取保候審與被判緩刑之間並無必然聯絡,當事人能否被判緩刑取決於其是否符合刑法規定的緩刑適用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以單獨適用管制、拘役或者附加刑罰的; (二)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有期徒刑,取保候審,不危害社會的。 (三)患有纖維、患有嚴重疾病、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的婦女,取保候審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結案,需要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的,由公安機關強制執行。

    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證或者交納保證金。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7-24

不一定,這沒有具體的概率,但要看案件的具體情況,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並不意味著無罪,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在謹慎逮捕和起訴的背景下,沒有特別嚴重的暴力和不良影響的案件,都會取保候審, 是否申請試用期,需要看是否符合條件。 >>>More

11個回答2024-07-24

司法實踐中,犯罪嫌疑人故意致人重傷後認罪態度良好,對被害人損失進行賠償,並得到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親屬的寬恕的,公安、檢察、法三部門可以由犯罪嫌疑人申請或者他人代為申請,取保候審。 (一)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機關“可以”或者“應當”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取保候審: (一)可以單獨適用管制、拘役或者增判的; (二)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有期徒刑,取保候審,不危害社會的; (三)依法應當逮捕,但因身患嚴重疾病,或者自己懷孕、哺乳的婦女,不宜逮捕的婦女; (四)已經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訊問、審查,認為有必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 >>>More

4個回答2024-07-24

緩刑,又稱緩刑,是指對違法行為人首次宣告定罪,經法律程式確認構成犯罪,應當受到刑事處罰,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 特定偵查機構對罪犯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審查,並根據罪犯在緩刑期間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制度。 取保候審,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責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其隨時待命的強制措施。 >>>More

9個回答2024-07-24

1.你應該涉嫌出售贓物,這通常與盜竊有關,但根據你說的,你的問題並不大。 >>>More

8個回答2024-07-24

5w吧,流程可以去律師辦公室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