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罪可以判緩刑嗎,認罪可以判緩刑嗎

發布 社會 2024-07-24
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認罪和緩刑的幾率如下:嫌疑人認罪並被判緩刑的可能性實際上不大。 因為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比如未滿18周歲懷孕的婦女,以及75歲以上的婦女,以及一些犯罪率低、真心悔改的案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正常進行的,中國法律不容忍犯罪的存在, 因此,如果犯罪發生,就必須受到懲罰。

    法律依據:《刑法》第七十二條。

    對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布緩刑,對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孕婦、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可以宣布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的;

    2)悔恨的表達;

    3)沒有累犯的危險。

    4) 緩刑被宣布對該人居住的社群沒有重大不利影響。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認罪認罰能否判處緩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適用緩刑的條件有:

    (一)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緩刑條件的,可以判處緩刑;

    2.犯罪情節較輕,有悔意,沒有累犯危險,宣告緩刑對其居住社群無重大不良影響的,可以宣告緩刑;

    三、對未滿十八周歲的人、孕婦、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處緩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可以判處緩刑,對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孕婦、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可以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的;

    2)悔恨的表達;

    3)沒有累犯的危險。

    4) 緩刑被宣布對該人居住的社群沒有重大不利影響。

    緩刑宣告可以根據犯罪情節,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期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人員。 被判緩刑的罪犯被判處補充刑罰的,仍應當執行增刑。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認罪和接受處罰是減輕處罰的情節。 但能否判處緩刑,要視犯罪情節而定,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緩刑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好了,公訴人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實和內容。

    對這項指控沒有異議,並簽署了乙份宣誓書。 接受處罰,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檢察機關建議的刑罰種類、幅度和執行方式沒有異議。 是否主動返還贓物或作出賠償,是否主動繳納罰款,是否主動賠償被害人損失,也是衡量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接受處罰的重要標準。

    那麼認罪可以被判緩刑嗎? 認罪認罰只是從輕處罰的一種情形,甚至不算重要情形,主要由犯罪型別和犯罪情節決定。 對於故意殺人罪,認罪認罰也是不可能判處緩刑的。

    刑法第七十二條 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孕婦、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可以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的;2)悔恨的表達;3)沒有累犯的危險。4) 緩刑被宣布對該人居住的社群沒有重大不利影響。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法律分析緩刑須視法院判決而定。 要知道是否在蟲齡之前服緩刑**,一般有兩種方法可以獲得。

    一是根據檢察院的量刑建議知曉的。 多數情況下,法院判決的量刑結果一般在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範圍內,不會有太大偏差。 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是緩刑,一般來說,法院會給出檢察院的量刑意見,特別是在認罪認罰的情況下,法院基本上會給出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判處緩刑。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在開庭前就知道法院會判處緩刑,基本沒有問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 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一般應當提出人民檢察院的控告和量刑建議,但下列情形除外:(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二)被告人違背自己的意願認罪接受處罰的; (三)被告人否認被控告的犯罪事實的; (四)起訴書指控與審判認定的罪名不符的; (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 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有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相關回答
6個回答2024-07-24

認罪和緩刑的幾率如下:嫌疑人認罪並被判緩刑的可能性實際上不大。 因為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比如未滿18周歲懷孕的婦女,以及75歲以上的婦女,以及一些犯罪率低、真心悔改的案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正常進行的,中國法律不容忍犯罪的存在, 因此,如果犯罪發生,就必須受到懲罰。 >>>More

4個回答2024-07-24

認罪和緩刑的幾率如下:嫌疑人認罪並被判緩刑的可能性實際上不大。 因為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比如未滿18周歲懷孕的婦女,以及75歲以上的婦女,以及一些犯罪率低、真心悔改的案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正常進行的,中國法律不容忍犯罪的存在, 因此,如果犯罪發生,就必須受到懲罰。 >>>More

5個回答2024-07-24

1.貫徹從寬從輕並濟的刑事政策。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應當根據犯罪的具體情況,區分案件的性質和情節,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實行區別對待,從寬從輕,量刑與犯罪相適應。對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認罪認罰案件,要依法盡可能簡單、迅速、從寬處理,並探討適當的處理原則和方法; 對因國內衝突引發的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認罪、認罪、獲得寬恕、達成和解,尚未嚴重影響公眾安全感的,應當積極實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特別是對初犯、偶犯、過失犯、對社會危害不大的少年犯, 並應當普遍反映寬大處理。 >>>More

5個回答2024-07-24

刑事案件不認罪,接受處罰,量刑不予減輕情節。 如果你承認犯罪,態度良好,願意接受法律懲罰,在量刑時可能會從寬考慮。 如果他們拒絕認罪,則在判刑時不會考慮寬大處理。 >>>More

18個回答2024-07-24

1.“以簡易程式審理的離婚案件是否可以在法庭上宣告離婚並分割共同財產? 如果在財產分割方面存在重大分歧,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宣布判決?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