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傷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如何應對凍傷

發布 健康 2024-07-12
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凍傷是一種區域性感冒炎症性疾病,如果治療不當,會加重損傷或引起感染。 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正確的方法。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1 急救和**原則:

    迅速離開寒冷的環境,防止進一步結冰;

    抓緊時間盡快復溫;

    區域性應用凍傷霜;

    改善區域性微迴圈;

    抗休克、抗感染、保暖;

    內用藥物如血液迴圈、去除血瘀;

    如果無法區分二級和三級凍傷,則按三級凍傷**處理;

    凍傷的手術治療應最大限度地減少殘疾,並最大限度地保留活肢體功能。

    2、快速復溫:傷員盡快脫離寒冷環境後,如有可能,應立即用溫水復溫,復溫後在充分保暖的情況下護送。 如無快速復溫情況,應盡快進行護送,並注意護送過程中保暖,防止外傷。

    到達醫療單位後,應立即用溫水快速復溫。 特別是對於那些治療仍處於凍結狀態的人。

    第二次、第三次和全層燒傷,快速復溫始終是乙個重要而關鍵的措施。

    具體方法:將冷凍肢體浸泡在42攝氏度(不太高)的溫水中,直到凍結處變紅,特別是甲床沖洗,組織變軟,時間不宜過長。 對於面部凍傷,可以將毛巾浸泡在42攝氏度的溫水中,然後進行區域性熱敷。

    在沒有溫水的情況下,可以立即將冷凍的肢體放在自己或施救者身體的溫暖部位,例如腋窩、腹部或胸部,以達到復溫的目的。 治療過程中,嚴禁烘烤、雪擦、冷水浸泡或猛烈毆打患處。

    3 改善區域性微迴圈,可在三度凍傷早期應用低分子量(分子量40000以下)右旋糖酐,靜脈輸注,每日給藥500 1000ml,持續7 10天,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迴圈。 抗凝劑(如肝素)或血管擴張劑(罌粟鹼、苄胺唑啉等)也可根據需要使用。

    4 區域性治療。

    1)外用用藥:復溫後立即塗抹凍傷外用軟膏,可適當較厚,需在指(趾)間敷,並用無菌敷料包紮,每日更換敷料1-2次,面積小。

    一級和二級凍傷可以包紮,但要注意保暖。 可以使用的凍傷膏有硝基呋喃西林乳膏:硝基呋喃西林、考地平乳膏:硝基呋喃西林、葡聚醣乳膏等。

    2)水皰的治療應在無菌條件下吸出水皰液,如果水皰較大,也可通過低切口引流。

    3)對於感染的傷口和壞死結痂的治療,應及時將感染的傷口引流,以防止結痂下出現膿液,並及時將壞死的結痂吃掉並清除。

    4)及時清除壞死性結痂,肉芽創面新鮮後盡快進行植皮,以消除創面。早期**壞死形成乾性結痂後,往往難以判斷深部組織存活的能力,有時看似四肢已經壞死,但結痂去除後,肉芽創面暴露(說明深部組織沒有壞死),植皮後癒合。 因此,凍傷後截肢應採取謹慎態度,一般認為會自行分離脫落,並盡可能保留活組織,必要時可進行動脈造影,了解肢端的血液迴圈情況。

    5.預防感染,嚴重凍傷應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常規給予破傷風預防注射。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在凍瘡的情況下,最好注意保暖,正確使用凍瘡膏**,如果有潰瘍,最好主動清創**,只要天氣涼爽,就開始使用凍瘡膏,直到天氣變暖,連續使用2-3年都不會**。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凍傷**,治根的好方法我都忘了,這個方法我南方吃蝦的時候得到的,乙個老中醫不要錢給我們開處方,手凍裂了,流血了,根能做出來,我記得一部分,希望能幫到凍傷的朋友, “山辣{黃小山辣椒}10-20,橘皮10-20,姜一,”白酒我忘了“,這幾個一起用水煮,早、中、晚。 我朋友的手凍得流血裂,都幹了,今年還沒凍,連疤痕都沒有。。。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最好開一些凍瘡藥,只是減少寒冷,並經常用溫水浸泡。

相關回答
9個回答2024-07-12

如果有凍傷,需要熱敷,這樣肌肉才能更舒服,這是乙個很好的做法,有利於恢復。

17個回答2024-07-12

被凍傷後,幸運樹的葉子會枯萎,會慢慢變黃,凍傷嚴重也會脫落葉子。 當植物被凍傷時,如果枝條不起皺,應及時移至溫暖的環境中。 如果冬季溫度低,會凍傷,最低不宜低於10,也要注意不要被冷風吹,平時少澆水。

10個回答2024-07-12

凍傷在北方部分地區和高海拔地區很常見,那麼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手腳被凍傷,我們該怎麼辦來減輕凍傷呢? 以下是一些緩解日常生活中凍傷的提示。 >>>More

6個回答2024-07-12

當面板與非常冷的空氣或物體接觸時,就會發生凍傷,導致血管痙攣、瘀傷或腫脹。 這是我為您整理的內容,以幫助您。 >>>More

12個回答2024-07-12

如何處理豬腎。

將新買的豬里脊肉用清水清洗,最好要洗幾次,這樣可以有效去除表面的汙垢和血跡。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