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菩薩懼因,眾生懼果”? 我自己也想過,歡迎師兄們交流討論。
“菩薩懼因”的“因”是指“業因”。 菩薩明白因果。 菩薩不懼怕自己的業因。
業力尚未淨化的菩薩,在報應到來時,應該歡喜地接受,並清償舊債。 “菩薩懼因”是指菩薩懼眾生的業因。 乙個是指超自然力量對業力是不可戰勝的。
兩者都是指無因,菩薩很難救。 然而,話雖如此,毫無疑問,大菩薩充滿了無限的慈悲和無畏。
“懼果”是指眾生不相信因果,當惡果來臨時,他們就會害怕。 好果,有情眾生喜歡。 菩薩懼怕業力,因為業力需要苦。
只有當眾生受苦時,他們才知道自己後悔。
-
原文是“菩薩懼因,眾生懼果”,意為:
菩薩知道,他們真正需要害怕的不是果,而是果的因。 菩薩在行為、心靈和思想上都嚴格注意善因的清淨,他們不會受到惡果的影響,因為他們根本不種惡因。 普通人只知道自己害怕惡果,卻不知道如何從源頭上、從根源上解決,所以他們就是普通人。
當我們說“菩薩因懼”時,並不是說他們真的害怕,而是說他們有智慧知道從根本上消除惡果的方法。 或者可以表述為“怕因不如怕果”,可能更容易理解。
-
菩薩懼因,眾生懼果。
-
因果白
是六界輪迴的連續因果,無杜
因無果是讓你放下執著五欲六塵的妄想心,輪迴的心。
沒有普遍的內生性,也就是說世間所有的面都是假的,都是無常的,都是無常的,所以讓你離開相位。 或者讓你放下貪婪的執著。
有情眾生的缺席就是有情眾生的缺席,非人類和自我的辨別心較少。
-
“眾生無我,因業轉,都受苦,都因緣而生。 說到“眾生”,是因緣和生,沒有自性,沒有心。
寬容也是生而生的,是存在的,是變化的,也是完全正確的。 “眾生”之所以得名,是因為眾生都以多種方式出生和死亡。 為什麼眾生
正是因為眾生的妄念、辨別心、執著,無時無刻不在,人與事的起伏,順著當下的因緣和條件,不同人的生死,所以招致生死的報應。“天下痴迷,處處貪婪”,用色、聲、香、味、觸、人、物、物......各種好噁都是由“業力”引起的,起身、口、心,產生各種“業力”,即“因業轉”。 如果乙個人能從這個大夢中醒來,心不再攀爬到外界,起起落落,那麼他就可以開始成為乙個能夠掌握自己心智、做自己主人的智者,從而超越“眾生”的境界,走向揭示自己心靈和本性的大道。
-
《金剛經》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長壽”,又說:“萬物如夢、如泡,如露水、如電,應當這樣看待。 意思應該和你上面說的一樣。
-
個人領悟:一切來世都離不開自因果,因果是佛教的基本原則。 可以說,沒有因果,就沒有佛法。 眾生懼果,菩薩懼因。
如果 DAO 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離不開因果關係。 根據因果律,我被命令站立。 因此,除了念誦佛陀之外,我們更應該多做善事,多做善事,把佛法實踐到生活中。
-
無因無果,就是見(若是觀,是常心),無宇宙生,無眾生,即與太極陰陽(做夢泡的意思,凡事都是心中所思之物)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