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生命物質存在的決定性因素(高中地理)。

發布 教育 2024-08-01
1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5

    為什麼地球上有生命?

    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淺藍色的地球是唯一充滿生命的星球,近兩百萬種生命活躍在它的山脈、海洋、森林、藍天、兩極,是當之無愧的生命天堂。 但為什麼生命如此熱愛地球呢?

    雖然學術界一直無法對生命給出準確的定義,但生命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具有兩個基本特徵:第一,它能夠自我複製; 二是能夠代謝。 這兩項活動都需要能量,就動物和植物而言,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

    如果這顆行星離太陽太遠,比如冥王星,它接收到的陽光就很少,就像傳說中的冥界一樣,那裡的生命無法生存,因為它沒有足夠的能量; 如果行星離太陽太近,比如金星,就會接收到大量的太陽光,晝夜溫度都在400攝氏度以上,就像神話中的煉獄一樣,生命很難生存。

    地球離太陽既不太近也不太遠,接收到的光適中,植物可以自由地利用太陽的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儲存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當素食動物吃植物時,儲存的能量會進入素食動物的身體,而當食肉動物吃素食動物時, 能量流向食肉動物的身體......這樣,正是太陽的光能啟用了地球上動植物的生命機械,使動植物的後代能夠繁衍生息,長生不息。

    地球上合適的溫度對於生命活動是必要的。 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是通過新陳代謝提供的,過冷或過熱的環境不利於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只有在合適的溫度下,植物才能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

    地球受到大氣層的保護,對於居住在其中的生命來說,這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大氣層阻擋了來自宇宙的強紫外線,因此地球上的生命不會受到傷害; 大氣層阻擋了大部分撞擊地球的隕石,使地球表面不像月球表面那樣隕石坑; 大氣層就像一層厚厚的被子,讓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陽光不會被發射到太空中,這樣地球上的溫度就不會發生劇烈變化; 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地球上就沒有風雨,就沒有河流、湖泊和海洋,地球將是乙個死氣沉沉的荒涼星球。

    地球上有蓬勃發展的生命,這與岩石星球是分不開的。 地核是熔融的岩漿,岩漿的主要成分是鐵。 在地球自轉過程中,鐵核中會產生強磁場。

    這個磁場包圍並保護著地球。 當太陽風暴(來自太陽的高速帶電粒子流)猛烈撞擊地球時,圍繞地球的磁場將其拒之門外,從而保護了地球上的生命。

    地球上的條件對生命來說是獨一無二的。 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陽系只是海洋的一部分,太陽並不是浩瀚太空中唯一的恆星,地球是浩瀚星辰海洋中唯一有生命居住的星球嗎?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4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是:

    1.外部條件:

    穩定的陽光(太陽沒有明顯變化);

    軌道安全(大大小小的小行星各以自己的方式執行,互不干擾,使地球處於相對安全的宇宙環境中);

    2.內部條件:

    地表溫度適宜(太陽與地面距離適中,自轉週期不長也不短);

    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層(地球體積和質量適中,原始大氣層經過長時間的演變);

    有液態水(地球內部的熱量產生水蒸氣,地球內部的水蒸氣逸出形成水圈)。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外部條件:穩定的照明和安全的宇宙環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

    自身條件:地球質量和體積適中,有適合生物呼吸的空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具有適於生命過程發生和發展的溫度條件,地球上有液態水。

    地球的自轉週期適中。

    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適當距離使地球的溫度既不熱也不冷,溫差也很小,液態水不會很快蒸發,也不會完全凍結,使水可以流動並蒸發到大氣中,形成水迴圈。 此外,地球的大氣層是穩定的,可以防止其他小天體的撞擊。

    1.必要的組成物質。 必須有碳、氫、氧、氮等生命元素。 同時還應該指出,生命物質是由簡單的有機物轉化而來的,有機物的產生為生命奠定了直接的物質基礎。

    2.適度的光和熱。 光和熱的意義首先是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

    光在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適度的光和熱產生合適的溫度,這當然可以確保碳原子的化學鍵不會斷裂,並且生物過程正常進行。

    3.液態水。 水在合適的溫度下以液態存在。 水是生物體絕對不可缺少的成分,也是生命活動的重要媒介,生物體所需的一些礦物質來自水。

    4.大氣層。 與地球上相似的原始大氣層遠遠不足以最終確定生命的存在。

    這種大氣可以通過紫外線照射或電火花合成,但由於它缺乏足夠的氧氣,它不能保護生命免受隕石的傷害,缺乏臭氧層不能保護生命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它沒有適當的成分來保護行星表面的熱量。 適合生物呼吸的氛圍對於生命的存在至關重要。

    5.上述條件可以長期維持。 因此,生命有乙個生成、發展和進化的過程。 否則,就算產生了生命,也只是曇花一現,不會真正意義上的存在。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地球幅員遼闊,吸水和空氣,豐富的水資源是必不可少的,還有對大氣的保護。

    地球有乙個可以承受許多宇宙射線的磁場。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得地球表面溫度適合生物體。

  5.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適中。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地球上有液態水。

    有乙個安全的宇宙環境。

    這正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這就是總結。

  6.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1.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具有適合生命過程發生和發展的溫度條件。 如果地球離太陽太近,表面溫度太高,熱擾動太強,原子根本無法結合,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說複雜的生命物質了。

    反之,如果地球離太陽太遠,表面溫度太低,生命就無法形成。 2.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它的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環繞地球的大氣層。

    原來的地球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組成,缺氧,不適合生物體的需要。 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地球的大氣層已經變成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層。 3.

    地球上有液態水。 最初,地球上沒有水。 由於地球原有體積的收縮和內部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生熱量,地球內部的溫度逐漸公升高,並不斷產生水蒸氣。

    這種水蒸氣通過火山活動等形式從地表逸出,逐漸冷卻凝結形成降水,匯聚到地表低窪地區,形成原始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洋中出現了第一批單細胞生物。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有大氣層,有像太陽一樣穩定而充沛的光線,有大量的液態水和氧氣。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1.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地球的溫度既不太高也不太低。

    2.地球有大氣層。

    3.安全的宇宙環境。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適中。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地球上有液態水。

    有乙個安全的宇宙環境。

    這正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這就是總結。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生命是宇宙精神中對現在的自發重複。

    因為靈是被記錄為現在的事物的過去事物,所以宇宙中到處都有靈。

    沒有靈就沒有生命,但有靈並不意味著有生命。

    既然“事物記憶的交匯與分離的重複”必須和諧才能自發,那麼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直接原因就是月球到地球、地球到太陽、太陽到銀心的週期性周轉,根本原因就是宇宙的三大定律: “控制不均,創造平等,滅絕”!

    只有當精神進化到可以在當下自發地重複的程度時,它才能成為活在當下的生命。

    人類是無數宇宙生物之一。

    人類精神是宇宙精神的一種。

    人造物體是在當今人類精神中人工再現的。 人造物體是沒有生命的,但它們表達了生命。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水、空氣、陽光和相應的生活環境。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適用於溫度、水、蒸汽、光照等。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首先,你要明白生命是什麼,生命有很多種形式,如果你把它侷限在你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命上,那就太狹隘了。

  14.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它們太多了,我可以寫一本書,很難用語言表達。

  15.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我們生活的星球,地球,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所以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這個星球就一直令人敬畏和欽佩,無論當時人們怎麼稱呼它,人類對地球的感情從未改變過。 但地球是宇宙中最普通的行星之一,即使在太陽系中也是如此。 在地球存在的太陽系中,共有九顆行星,地球在體積上排名第五,地球在與太陽的距離上排名第三,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億公里,地球內側是水或孝道和金星; 地球的密度為每立方公尺 5,515 公斤,與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一樣,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時自轉。

    因為我們生活在我們最熟悉的地球上,所以我們稱其他八顆行星為類地行星。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地球家園,地球是乙個普通的星球,但為什麼只有太陽系中的地球有人居住呢?

    其實,在這種平凡的特徵中,也有一些不平凡的東西,正是地球本身的一些特殊性,造就了地球上豐富多彩的世界。 從位置上看,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溫度適宜,從太陽系誕生到地球上原始生命的開始,太陽沒有明顯的變化,在這種穩定的光照條件下,才有可能在地球上孕育生命; 另一方面,地球和其他行星的位置比較合理,繞太陽公轉的方向相同,軌道在同一平面上,這就決定了地球的演化不受其他行星的干擾。 地球本身就是乙個特殊的物理化學系統,也不同於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地球的體積和質量決定了地球物理化學形態的演化,而液態水圈和氮氧形成的大氣層,以及固體地圈的板塊運動,使地球逐漸變得不再平凡。

    基於這些地球特有的特徵,水在地球地質力和原始大氣層的影響下開始形成原始海洋,生命襯衫的起源就始於這個藍色的世界。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在早期的太陽系中,一些原始天體經常與年輕的地球發生碰撞,一方面增加了地球的體積,另一方面將運動的能量轉化為熱能並儲存在地球內部。 撞擊不斷發生,大量的熱能積聚在地球內部。 地球的平均溫度為幾千攝氏度,裡面的金屬和礦物已經變成了熔融的熱岩漿。

    岩漿在地球內部劇烈運動,不時從地球表面爆發,形成火山噴發。 在原始的地球上,火山噴發頻繁。 隨著火山噴發,一些氣體不斷從地球內部釋放出來,形成原始大氣層。

    然而,此時地球上仍然沒有生物分子。

    在隨後的幾年裡,隨著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在原始大氣中積累,地球表面溫度開始下降。 當它下降到水的沸點以下時,水蒸氣會像傾盆大雨一樣落到地面上。 傾盆大雨晝夜不停地傾瀉而下,形成了第一批海洋,為生命的誕生準備了搖籃。

    當時,地球表面的溫度還很高,到大約36億年前,海洋的溫度已經下降到80左右,但在此之前,原始生命已經悄然孕育出來。

    生命的誕生與原始大氣密切相關。 假設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和氨。 要使這些簡單的氣體分子成為生物分子,它們必須變得足夠複雜。

    複雜物質的合成需要能量。

    值得慶幸的是,原始地球上有各種形式的能量。 首先,原始大氣層沒有臭氧層,來自太陽光的紫外線可以毫無顧忌地進入大氣層,這給地球帶來了能量。 其次,閃電會出現在原始大氣中,而閃電是一種能量釋放的現象。

    同樣,火山活動在原始地球上很頻繁,火山噴發可以釋放大量熱量。

    簡單的氣體分子在吸收能量後變得異常活躍,進而產生化學反應,形成複雜的(活的)物質。 公尺勒是美國科學家,是第一位通過模擬原始地球大氣條件成功合成複雜(生命)物質的科學家。

相關回答
8個回答2024-08-01

存在就是合理,生命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可以存在。 要說意義,就是讓自己的形式更複雜,更能適應這個環境。 智慧的出現,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 智慧對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也是由這個原因決定的......

7個回答2024-08-01

1.惡性腫瘤。

如今,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惡性腫瘤,無論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存在,其實都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 如今,很多人都患有惡性腫瘤,身體難以抵抗,容易喪命。 >>>More

12個回答2024-08-01

生命產生的條件:

1)有必要的組成物質,可以合成碳、氫、氧、氮等有機物。 >>>More

8個回答2024-08-01

其他人則熱衷於尋找外星人在古代留下的痕跡。 他們認為,撒哈拉沙漠壁畫上的人物圓形面具,復活節島和南美洲的巨石建築以及金字塔以及其他無法解釋的史前奇觀都與外星人有關。 其他學者提出了各種觀點,例如人類是外星人的後裔,或者人類的某些民族(如瑪雅人)是與地球人交配的外星人的後裔。 >>>More

15個回答2024-08-01

不全是空心的。 裡面有一部分空腔。

據說希特拉已經過去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