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硫與水接觸生成亞硫根離子,在空氣中被氧化成硫酸。
-
酸雨中的陰離子主要是硝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降水的主要影響因素可以根據兩者在酸雨樣品中的濃度來確定,二氧化硫還是氮氧化物是降水的主要影響因素。 二氧化硫主要來自化石燃料(如煤)的燃燒,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汽車尾氣等汙染源。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氫氧化鋁,土壤酸化後,能加速土壤中含鋁的原生和次生礦物的風化,釋放出大量的鋁離子,形成一種可被植物吸收的鋁化合物。 植物長時間吸收鋁,過度吸收,可能中毒甚至死亡。
酸雨仍會加速土壤礦物質養分的流失。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鉀、鈉、鈣、鎂等養分隨雨水流失並浸出。
酸雨還會誘發植物病蟲害,從而顯著降低作物產量,尤其是小麥,在酸雨的影響下,小麥的產量會降低13%至34%。 大豆和蔬菜也容易受到酸雨的影響,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降低。
酸雨對森林的影響主要是由於土壤理化性質的惡化。 酸雨可抑制部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細菌和放線菌會受到酸雨的顯著抑制。
酸雨會導致非金屬建築材料(混凝土、砂漿和石灰砂磚)的硬化水泥溶解,產生空洞和裂縫,導致強度降低和建築物損壞。 建築材料變得骯髒和黑暗,影響城市外觀和城市景觀的質量,這就是所謂的“黑殼”效應。
-
酸雨主要是由於化石燃料的燃燒
含硫煤燃燒產生二氧化硫。
S+O(點火)所以
亞硫酸是由二氧化硫與水相互作用形成的。
SO+H O H So(亞硫酸)。
亞硫酸在空氣中能被氧化成硫酸。
2H SO +O 2H SO(硫酸)。
2)氮氧化物溶解在水中形成酸:在雷暴和閃電期間,大氣中常會產生少量的二氧化氮。
當閃電發生時,氮氣與氧氣結合形成一氧化氮。
n o(雷擊或高溫)= 2no
一氧化氮結構不穩定,在空氣中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₂=2no₂
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
3NO + H O = 2Hno(硝酸)+ NO(3) 酸雨與大理石反應:
Caco +H So Caso +H O+Co Caso +So +H O=Ca(Hso) 5)此外,還有其他溶解在水中的酸性氣體會引起酸雨,如氟化氫、氟氣、氯氣等酸性氣體。
-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不要寫 2SO2 + O2 == 催化劑 = 2SO3SO3 + H2O = H2SO4 這不是自然條件下酸雨的形成過程。
-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形成的,通過複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因此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酸雨是空氣汙染,是指pH值低於pH值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水被大氣中存在的酸性氣體汙染。 酸雨主要是由於人為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
我國酸雨主要是由大量含硫量高的煤燃燒形成的,多為硫酸雨,硝酸雨較少,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廢氣也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成為酸雨多發區,酸雨汙染的範圍和程度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
-
so2 + h2o ==h2so3
SO2 + O2 ==SO3 (SO2 在灰塵的作用下與 O2 反應) SO3 + H2O ==H2SO4
H2SO3 和 H2SO4 隨雨落下形成酸雨。
-
液相: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氣相:2SO2+O2=2SO3
so3+h2o=h2so4
由於空氣中含有灰塵,因此可以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可以氧化SO2。
-
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過程,包括:
so2+h2o=h2so3
2h2so3 +o2 =2h2so4
2so2 + o2 =2 so3
2 so3+h2o=h2so4
2so2 + o2 + 2h2o =2 h2so4
二氧化硫是一種相對安全的防腐劑。
食品中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無機化學防腐劑的重要成分。 幾個世紀以來,二氧化硫一直被用作食品新增劑,最早的記錄是在羅馬時代用於對酒器進行消毒。 >>>More
二氧化硫。 分子的鍵合特性。
1.鍵合特性 二氧化硫分子為角狀分子,其結構從結晶和氣態測得:鍵長(鍵角(如圖(。 目前,關於分子的鍵合性質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 >>>More
硫酸的工業接觸法先由催化劑五氧化二釩V2O5催化,與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再在濃硫酸中與水反應生成硫酸。 >>>More
化石燃料中含有硫和氮,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燃燒後釋放出來,這些氣體會直接或間接導致酸雨的形成,此外,化石燃料的主要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碳,大量的二氧化碳纏繞在地球周圍,防止熱量從地球流失, 使地球的溫度逐漸公升高。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