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有哪些?

發布 科學 2024-08-06
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5

    目前認為可以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是二氧化碳(CO2)、臭氧(O3)、甲烷(CH4)和氟氯烷烴(商品名:氟利昂)。

    但也有人認為,大氣中的水蒸氣、雲層和顆粒物有可能抵消溫室效應。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4

    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利昂和水蒸氣。

    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作用。 由於它在大氣層中的增加,它形成了乙個看不見的玻璃蓋,可以防止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消散到外太空,因此,地球表面公升溫。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其他溫室氣體是由人類活動和自然界排放的,這些氣體是:氯氟烴(CFCs)、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氣體、海洋和陸地森林中的浮游生物,尤其是熱帶雨林,可以吸收地球上的大量二氧化碳。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溫室氣體:

    水蒸氣 H2O、二氧化碳 CO2、一氧化二氮 N2O、甲烷 CH4 和臭氧 O3 是地球大氣中的主要溫室氣體。 此外,大氣中還有許多完全人為的溫室氣體,如鹵代烴和《蒙特婁議定書》所涵蓋的其他含氯和含溴物質。 除CO2、N2O和CH4外,《京都議定書》還將六氟化硫(SF6)、氫氟碳化物(HFCs)(HFCs)和全氟化碳(PFCs)定義為溫室氣體。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目前,二氧化碳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但除了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氣體,如臭氧(O3)、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全氟化碳(PFCs)、氫氟碳化物(HFCs)、氯氟烴(HCFCS)和六氟化硫(SF6)。 。

  5.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首先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

    導致溫室效應增強的溫室氣體主要有兩種型別:

    1.一種可以吸收和發射紅外輻射的氣體,稱為放射性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和鹵代烴等在對流層大氣中均勻混合的長壽命氣體,以及時空分布截然不同的臭氧;

    2.另一種不能或只能微弱地吸收和發射紅外輻射,但可以通過化學轉化影響放射性氣體的濃度水平,稱為反應性氣體,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溫室效應是由大氣中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的增加引起的。

    二、溫室效應的原因:

    溫室效應是一種現象,其中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的含量增加而導致全球溫度公升高。 如果二氧化碳水平比現在增加一倍,全球氣溫將上公升3.5,兩極可能上公升10,氣候將顯著變暖。

    三、溫室效應的原因:

    1.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保持不變。 這是因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始終處於“增長和消耗”的動態平衡狀態。

    大氣中80%的二氧化碳來自人和植物的呼吸作用,20%來自燃料的燃燒。

    2.散布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空氣降水等地面上的水吸收溶解在水中。 另外5%的二氧化碳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物並儲存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佔空氣成分的百分比多年來一直保持不變的原因。

    3.然而,近幾十年來,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工業的快速發展,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呼吸和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已經遠遠超過了過去的水平。 另一方面,森林砍伐導致在大量農田上建立城市和工廠,破壞植被並減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的條件。

    4.此外,地表水的逐漸萎縮和降水的大幅減少,降低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條件,破壞了二氧化碳產生和轉化的動態平衡,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 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改變了地球的溫度。

    四、溫室效應的危害:

    氣溫上公升將導致一些地區的降雨量增加,一些地區的乾旱,颶風的強度和頻率增加,自然災害加劇。 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沿海城市、島嶼或低窪地區將因氣溫上公升而受到海水的威脅**,甚至被海水吞噬,這將使極地地區的冰川融化並抬高海平面。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非洲撒哈拉下游牧區發生了持續六年的乾旱。

    由於缺乏食物和牧場,牲畜被屠宰,超過150萬人死於飢餓。 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控制人口增長,科學使用燃料,加強植樹造林,綠化土地,防止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災難。

  6.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如C02、甲烷、各種氫氯氟烴、臭氧和水蒸氣,稱為溫室氣體。 溫室效應,又稱“花屋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 大氣層可以使太陽的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發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被大氣層吸收。

    這樣,地表和低層大氣就像是種植農作物的溫室,因此得名溫室效應。 <>

    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如C02、甲烷、各種氫氯氟烴、臭氧和水蒸氣,稱為溫室氣體。

    大氣中水蒸氣的含量高於人為溫室氣體(如CO2)的含量,CO2是造成自然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 研究表明,在中緯度地區陽光明媚的天氣裡,水蒸氣佔溫室效應的60%至70%,二氧化碳僅佔25%。

    但是,大氣中水蒸氣的含量比較穩定,因此一般認為大氣中的水蒸氣不受人類活動的直接影響。 隨著人類工農業活動的發展,人為溫室氣體(主要是CO2)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因此各國主要關注各種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

    特別是,二氧化碳已成為溫室效應的最大貢獻者,化石燃料佔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二氧化碳。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CO2)、甲烷。

    CH4)、一氧化二氮。

    N2O)、氯氟烴(CFCs)和臭氧(O)。雖然大氣中的水蒸氣(H2O)是造成“自然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但人們普遍認為其成分不受人類活動的直接影響。

    溫室效應,又稱“花屋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 大氣層可以使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釋放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被大氣層吸收,使地表和低層大氣層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因此得名溫室效應。

相關回答
5個回答2024-08-06

後果。 1)地球上病蟲害的增加;

2)海平面上公升; >>>More

4個回答2024-08-06

排放到大氣中的各種溫室氣體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 >>>More

7個回答2024-08-06

溫室效應是如何產生的?

7個回答2024-08-06

主要原因: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阻止了地球的熱量消散,促進了地球溫度的變暖。 >>>More

6個回答2024-08-06

溫室需要有乙個溫度計和你需要控制溫度的小生物。 或相關容器、桌子和試管、水容器等。 排水系統、供電系統。 補光燈、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