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降低凝固點來測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公式在什麼條件下適用?
溶質的摩爾質量是通過使用稀溶液的依賴性通過冰點降低法確定的。 配方經過簡化,因此只能在稀溶液條件下使用,且溶液濃度偏離依賴式,濃度過低,依賴性變化不明顯。 因此,依賴性的運用只能粗略地計算出相關指標,但利用依賴性對系統進行定性判斷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凝固點(當固體純溶劑沉澱時):當溶液冷卻到凝固點時,沉澱可以是純溶劑,也可以是溶劑和溶質一起沉澱。 當僅沉澱純溶劑時,與固體純溶劑平衡的稀溶液在相同壓力下的凝固點TF低於純溶劑的凝固點TF。
-
沸點上公升的公式:t=k*b(k是沸點上公升常數,只與溶劑本身的性質有關,t是溶液的沸點加上待測物質分子量後的溫度值,b是質量的摩爾濃度, b=n(溶質)m(溶劑)),注意,溫公升值t可以用溫度計測量,溶劑質量m可以提前測量,加入的溶質質量也可以在連線前測量,k值可以通過查表知道,所以可以得到新增溶質的摩爾數n, 用 n 和 m,自然可以得到分子量 m。
降凝點法:公式:t=k*b(t為加入待測分子量物質後溶液凝固點的溫度值,k值為凝固常數,b與以上含義相同,方法同上,不多說)。
PS:如果測定蛋白質等高溫揮發性物質的分子量,則採用降低凝固點法。
-
凝固點法是一種測定物質相對分子質量的方法,其原理是通過測量溶液在不同濃度下的凝固點來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量。 但是,這種方法存在誤差較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溶劑純度:凝固點法要求使用高純度溶劑,在實踐中很難完全避免雜質和水分對結果的影響。
2.實驗條件:溫度、壓力、攪拌速率等實驗條件會影響實驗結果,這些引數難以完全控制。
3.晶體形貌:結晶過程中可能形成多晶或單晶晶體,它們具有不同的性質,例如表面租賃產物和密度,這可能導致誤差。
4.校正係數:由於樣品與溶劑之間相互混溶,並且各具有一定的上公升和冷卻慣性,因此在計算過程中需要引入校正係數進行校正。 但是,此校正因子通常也是不正確的。
綜上所述,雖然凝固點法可以用來快速測定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但操作簡單。 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干擾和限制,精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提高。
-
降低凝固點法是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經典實驗,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需要人工攪拌,使系統溫度均勻。 由於是手動的,在操作過程中,不可能避免攪拌棒和溫度計。
摩擦會導致溫度計左右波動,已經超過了溫度的絕對誤差。
降低凝固點法測定分子量的結果仍然比較粗糙,並測量了平均分子量。
用這種方法直接測定藥物分子的分子量也不是很實用。
現在,有許多先進的分析方法,例如質譜法,可以非常準確地測量分子量。 因此,降低冰點的方法不再用於科學研究。
但另一方面,它可用於研究藥物分子在李淮溶液中的狀態,是否發生解離、締合、溶劑化等。 因為溶劑凝固點的這種降低只與溶劑中溶質的顆粒數有關。
-
1 原理中計算公式的推導做了哪些近似,如何判斷這些假設在本實驗中的合理性? 2 本實驗中使用的測溫儀器貝克曼溫度計的設計思路是什麼? 請提出替代溫度測量計畫。
3 在確定溶液的凝固點時,過冷過多對結果有什麼影響? 溶液體系和純溶劑體系的自由度是多少?
4 外套有什麼作用?
-
答: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乙個重要的理化引數。 降低凝固點是確定物質分子量的一種簡單而準確的方法。 稀溶液具有依賴性,凝固點的降低是依賴性的一種表現。
稀溶液的凝固點降低(對於沉澱物為純溶劑的系統)與溶液中物質比例的關係為:δ=TF* -TF= kfMB,其中TF*為純藥劑的凝固點,TF為溶液的凝固點,MB為溶液中溶質B的質量摩爾濃度, 是溶劑的質量摩爾凝固點降低常數,其值僅與溶劑的性質有關。
問:這和網際網絡上不完全一樣嗎?
-
萘物質的量為:n=
128g/mol
溶解在樟腦中的萘,也可以溶解等量的有機物,即有機物溶解在樟腦狀態時,有機物的溫度降低13,則樟腦中溶解的有機物的溫度降低13,溶解腔所起的作用的有機物的量為:
溶解在樟腦中,凝固點降低,則溶解有機物的量為:
這種有機物的摩爾質量為:m=
121 g mol,有機物的量為:n = 121 g mol
CO2的量為:
44g/mol
然後在有機物中:n(c)=, h2
o 該物質的量為:
18g/mol
那麼 n(h)=,有機分子中的 c 和 h 原子數為:n(c)=712,n(h)=
6、那麼有機分子中所含的氧原子數為:121?12×7?1 62、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7H6O2
答:這種有機物的分子式是C7H6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