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當然。
膝上型電腦硬碟的引腳實際上與一般的英製硬碟沒有太大區別,幾乎是普通硬碟的縮小版,但是有44個引腳,比英製硬碟多了兩對。 額外的兩對引腳用於連線電源,膝上型電腦硬碟沒有單獨的設計電源設計,電源和資料引腳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別,當然普通硬碟也沒有萬無一失的設計,所以在修改膝上型電腦硬碟時, 區分電源的正負極非常重要,因為如果電源接錯了,就必須對硬碟進行補償,說不定能看到一陣白煙冒出來,所以一定要小心!
雖然英製硬碟的介面設計與英製硬碟沒有太大區別,但精簡版不能直接安裝在台式電腦上,所以還需要乙個介面卡,就是介面卡介面。
該介面卡附有一根5V電源線,可直接接上台式電腦的12V-5V電源介面,但連線時要注意介面卡介面上有引腳位置和5V標記,需要注意紅線代表5V,黑線代表5V, 紅線對應介面卡介面上的5V標記。至於資料線的連線就比較麻煩了,膝上型電腦硬碟的資料連線方式與普通硬碟不同,資料線1針靠近電源插座的方法也不同,在實際操作中需要仔細觀察。
-
可攜式計算機硬碟可以安裝在台式機主機上,但需要介面卡卡。
-
硬碟英吋和英吋的區別:容量不同,大小不同。
1.容量不同:在相同的容量和相同的速度下,讀取速度應稍快。 5400 rpm的英製硬碟與7200 rpm相同容量的**大致相同,但速度不如7200 rpm。
7200-rpm的硬碟肯定比同容量和速度的大盤貴,而且快取大小也有因素。
二、尺寸不同:英吋硬碟一般用於台式機,因為空間比較大。 由於筆記本中的空間很小,筆記本中一般使用英吋硬碟。 乙個真的很大,另乙個真的很小。 大的就是英吋,小的就是英吋。
硬碟的容量。
該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個磁碟的容量。 所謂單盤容量,是指硬碟單盤的容量,單盤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越短。 對於使用者來說,硬碟的容量就像記憶體一樣,總是太少,而不是太多。
除了操作更簡單之外,Windows作業系統還帶來了檔案的大小和數量的增加,一些應用程式經常占用數百兆位元組的硬碟空間,並且有增加的趨勢。
-
3-point-5 驅動器的尺寸為 147mm(長)、102mm(寬)和 26mm(厚),2point-5 驅動器的尺寸為 70mm(寬)、100mm(長)或 7mm(厚)。
2點5英吋硬碟轉速為5400轉/分,3.5英吋硬碟轉速為7200轉/分。 3點5英吋硬碟一般用於台式機,空間比較大。
湘正石關資訊:
硬碟是計算機的主要儲存介質之一,由乙個或多個鋁盤或玻璃盤組成。 圓盤上覆蓋著鐵磁材料。
-
介面相同,但大小不同。
擴充套件資訊:關於 SATA 硬碟
1.SATA(Serial ATA)埠硬碟,又稱串列埠硬碟,是未來PC硬碟的趨勢,已經基本取代了傳統的PATA硬碟。 SATA的全稱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Intel、APT、Dell、IBM、Seagate、Maxtor這些主要廠商的序列ATA委員會正式制定了序列ATA規範,在2002年,雖然序列ATA相關裝置還沒有正式上市,但序列ATA委員會已經搶先建立了序列ATA規範。 串列埠ATA採用串列埠連線方式,串列埠ATA匯流排採用嵌入式時鐘訊號,具有更強的糾錯能力,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可以檢查傳輸指令(不僅僅是資料),發現錯誤自動糾正,大大提高了資料傳輸的可靠性。
序列介面還具有簡單易用和可熱插拔的優點。
2. SATA介面需要硬體晶元的支援,比如Intel ICH5(R)、威盛VT8237、NVIDIA的MCP RAID和SIS964,如果主機板南橋晶元不能直接支援,就需要選擇第三方晶元,比如Silicon Image 3112A晶元等,但這也會產生一些硬體效能差異,驅動也比較複雜。
-
是的,介面和英製一樣,電源介面也一樣,主要是因為硬碟的形狀和尺寸不同。
請看**,上圖是,下圖是。
-
串列埠硬碟介面,有多種規格和標準。 就SATA介面而言,膝上型電腦的介面與台式機的介面是統一的。 它可以是通用的,只要硬碟托架可以容納磁碟即可。 SATA 介面有三種不同的標準:
1. 在早期版本中,介面傳輸速率為 150MB s。 它比 IDE 的 ATA100 介面效率高 50%;
2.中期版本,介面傳輸速率為300MB s;
3.當前版本,介面傳輸速率為600MB s;
4、高版本介面硬碟應匹配其對應版本介面,以獲得最高效能。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那些老主機板只有版本介面,現在的硬碟都是標配的,使用時硬碟效能會略有下降。 最主要的是影響外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