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中對》中的劉備和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正面評價還是負面評價)。

發布 歷史 2024-02-25
1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歷史對“龍中對”的評價基本是正面的。

    那是諸葛亮給劉備畫的一塊大蛋糕,也可以說是基本的政治綱領,至少劉氏集團一直沿著這個大方向發展。 不可否認,劉備有了諸葛亮之後,他的人生就徹底轉移了。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劉備在去龍中之前,基本上過著非常鬱悶的生活,說派人下籬笆下是客氣的,說“五家奴”也不為過,那麼諸葛亮為什麼這麼看重劉備,願意和他一起出去呢?

    劉備當時有什麼? 富? 強?

    士兵? 還是乙個空洞的“皇叔”? 劉備所謂的皇叔也是很牽強,中山靖王有一百多個兒子,誰知道劉備和哪個有關係,而且相差這麼多年,所以只有乙個原因,諸葛亮其實沒有那麼高,他也急切有人回應他, 他也需要乙個好的政治舞台,兩人一拍即合,劉備檢查了一大漏。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龍中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不過是孔明為玄德謀劃的一幅政治藍圖 他是什麼人,打著富漢的旗號 想著自己霸權 原因是劉備自稱是“劉皇大爺”,奪取荊州的第一步只能智取不搶 所以應該知道是誰了。

    那是乙個動盪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尋求自己的利益。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劉備因為要別人,不得不降價,諸葛亮賣了,因為劉備要了他。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從《龍中對》來看,諸葛亮是乙個學習能力強、知識面廣,但創造性思維、策劃再演不夠,現場反應不足的人。 1.“龍中對”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知識,知識廣泛而複雜。 2、《龍中對》的主思想不是諸葛亮乙個人完成的,而是借鑑劉邦定的世界和魯肅的分天戰略形成的戰略思想,能夠從幾種不同的戰略思想中找到乙個比較合適的戰略,證明其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但同時,《龍中對》所展現的戰略思維,並非完全創新,而是繼承了前人的思想。 在新的對抗形態下,這種思維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形態,諸葛亮也沒有做出合理的改變,而是單方面將其全部繼承下來,頂多是上述思想的融合。 由此來看,諸葛亮的創造性思維是不夠的,或者說諸葛亮當時雖然知識淵博,但他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來發展自己的戰略分析,從而發展出適合當時形勢的戰略思維。

    他很像現在網際網絡資訊時代的人,知識夠了,但基礎知識不夠。 有很多人精通使用高科技產品,或者能用這些高科技產品做出新產品,甚至不會做肥皂。 例如:

    我。 3、缺乏現場反應的原因是知識廣而複雜,但又不專業,創造性思維不足,所以他能看穿很多策略,或者給足夠的時間,他可以綜合這些知識,形成戰術思路。 但就像陳宮的評價:

    計畫遲到了。 事後看來,我們正在談論的內容更是如此。 當然,這些弱點隨著政治時間的增長、經驗的積累和地位的提高而有所改善。

    但當時的諸葛亮更適合這份工作——參謀。 劉備放諸葛亮在領導下執政,是對諸葛亮最好的訓練!!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諸葛亮,27歲。 幫助劉備對抗世界。 他為舒涵努力了27年。 真正的工作已經完成,以“盡力而為,然後死去”。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乙個非常熱情的年輕人,不同於他這個年齡的冷靜和對當時局勢的獨特見解! 雖然你不出戶,但你知道這個世界!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這當然和分析一樣準確。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諸葛亮在龍中南陽臥龍崗給劉備的軍事發展戰略,幾千年來一直被世人奉為經典,劉備政權在早期迅速崛起,得益於這一早期計畫。 事實上,龍中對抗戰略一出,劉備政權的最終流亡就注定了。

    龍中前半部分的內容是對當時形勢的前瞻性分析,指出了各種勢力實力的對比。 在談到曹操政權時,他說:“今天曹有百萬人,天子是諸侯的威望。 這種誠意是無可置疑的。 ”

    在這一點上,諸葛亮確實對當時曹操軍隊的實力有了清晰的認識,但他顯然對曹操政權的發展趨勢和內部危機缺乏了解。

    當時,曹操政權的目標很明確,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與之鬥爭的局面。 同時,關中地區的西涼軍是曹操的左肘麻煩,當馬家軍駐紮在關明時,兵力非常強大,劉備後來吞併荊州蜀未能有效對付馬家軍隊對曹操的制約,關明屬於曹操。

    諸葛亮的龍中對之所以會永遠被後人稱讚,只是因為沒有先知的不可思議的效果。 總之,諸葛亮還沒有出山,他知道世界未來的方向。 其實龍忠的對話內容全是標準的廢話,只有在後世人員之後才會出現。

    比如按照龍忠的計畫,劉備必須先攻占荊州,然後占領益州,然後從荊州和益州進行北伐,以平定中原。 但問題是,在劉備當時所處的環境裡,他是乙個人,他也知道劉備要先占領荊州。

    此外,劉備多次咒罵,荊州沒有野心,沒人相信他。 如果要說為什麼,那是因為只要時機成熟,劉備在荊州主要是反客人。 這絕對不是秘密。 這也是劉彪對劉備產生懷疑的主要原因。

    諸葛亮自古以來的形象可以說是古代智慧的化身,無論是言情還是官史,都備受讚譽,充分肯定了他對蜀國的偉大貢獻。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諸葛亮率先丟擲“益州危,萬里肥沃,天府之地,高祖因此而成帝”的說法,然而,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韓高祖並沒有真正以益州為立足點,從巴商撤軍到收復三秦, 劉邦只在漢中呆了不到半年,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修復兵力,迅速再戰,遠非“當帝”。諸葛亮讓劉備占領蜀國,正是要把這個新的強大軍政集團的核心放在巴蜀的位置,後果可想而知。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在龍中隊,指出了當前的情況,提出了完善的戰略方案,但這也意味著不可能實現完美的方案。 到頭來,只會導致劉備的失敗。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正是因為劉備非常信任諸葛亮,對他提出的龍忠毫不懷疑,他做的正是這本書裡的內容。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國家的消費量比較大,國家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所以肯定會導致國家的滅亡。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三國演義》是對諸葛亮違反龍忠自相矛盾的戰略道路的批判。 因為劉備太弱,諸葛亮在龍中說,奪取荊州的前提是不是與魏國對抗,而是與吳國結盟 原文:

    龐通勸說劉集中全軍撤離荊州,迅速奪取四川,但諸葛堅持分重兵攻守荊州,劉只好讓諸葛帶著管張昭的主力守荊州,帶著龐通、黃忠、魏延的弱兵奪取四川。 進入四川後,龐通發現川軍實力強大,提出刺殺川主智取四川,派精兵攻打成都,攻占四川,連夜撤離四川,返回荊州勸說諸葛奪取四川,但劉備拒絕了。 騎虎難少將,龐通只能當將軍,衝鋒陷陣,死於敵箭,劉也被困,被迫調動諸葛張飛和趙雲的主力部隊打四川,只留下關羽的弱兵保衛荊州。

    奪取四川後,本應撤離荊州的弱兵,趁川蜀路的天然危險築牆積糧不遠征,諸葛開始煽動劉備和魏武同時奪取荊州,丟了荊州,殺了劉觀和張煌。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為了進一步說服劉備,其主要目的是說服劉備相信他的政治計畫,益州在劉章父子的統治下,一切都由益州人民提供,劉備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夷陵之戰,但此時的益州已經筋疲力盡,進一步消耗了國力

相關回答
5個回答2024-02-25

自從董卓叛亂以來,全國各地英雄同時崛起,化州為縣,一方稱霸的人數不勝數。 與袁紹相比,曹操名利低,兵力少,但曹操居然打敗了袁紹,由弱變強,原因不僅在於時機好,還在於人選的妥善謀劃。 現在曹操有一百萬大軍,挾持皇帝命令諸侯,實在比不上他。 >>>More

15個回答2024-02-25

確實是徐術的推薦,也是因為司馬德曹的推薦,裴松之的注)!! >>>More

8個回答2024-02-25

司馬會,字德曹,應川揚寨(今河南豫州)人。 >>>More

4個回答2024-02-25

你要研究他的妻子嗎?

13個回答2024-02-25

將軍是皇帝家,書寫在四海,英雄概括,思想渴,若有靖頤,保護其磐石抗,西與祝融,南為傅義月,外為善孫權,內修政務; 如果天下有變故,那麼將命乙個將軍將荊州的軍隊帶到向灣和羅,將軍將帶領益州的人民離開秦川。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霸權就可以實現,韓家就可以興旺發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