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英法軍隊入侵和焚燒圓明園,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發布 歷史 2024-02-09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英法聯軍。 燒毀圓明園。

    當然,這是可恨的,但我們必須看到歷史的來龍去脈。 他們首先燒毀了紫禁城。

    是的,但是英國將軍說,如果這個被燒毀,也許中國人真的想和我們一起戰鬥,這畢竟是公開的事情(看看別人分得有多清楚),它是中國的象徵。 所以他們覺得,要燒就得燒皇帝的私物,最後選擇了圓明園,最可恨的是,很多中國人把他們帶到了圓明園,為什麼? 因為中國人也認為你們皇帝每天都在享受幸福,我們陷入了困境,我們為什麼要幫助你們?

    這是人心的失落,英法軍點火後就走了,旁邊的華人中沒有人說要幫忙滅火,他們都趕緊搶東西,生怕自己搶的比別人少,所以看起來英法軍野蠻可恨, 其實那是我們自己民族的悲哀,今天你也能在新聞中看到那些翻車後,附近的人不去幫忙,而是去車裡撿東西,看起來更加悲哀、羞愧、可恨、難過、難過。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我想說:你的火燒毀了園林藝術的寶藏; 這場大火燒毀了建築藝術的精髓:這場大火燒毀了耗資5.3億兩,歷時151年建成的萬園花園。

    然而,這把大火,卻無法摧毀英法軍隊的滔天罪行,毀不了燕、黃後人的深仇大恨,更不能摧毀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圓明園的廢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落後——我們會挨打!

    我們會好好學習,絕不讓悲劇再次發生!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這件事對子孫後代來說是不好的做法,建議一定要立足於人的善意。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因為英國公使埃爾金和英軍司令格蘭特看到人質和屍體後,他們認為只有毀掉圓明園才能給中國皇帝帶來很大的打擊。 因此,他們把富麗堂皇的御花園看作是中國皇帝的私有財產,成為聯軍報復和個人憤怒的物件。

    英法入侵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10月(咸豐六年),英軍佔了便宜"蓍草是皇家榮譽"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7 年 3 月,英國**任命前加拿大總督埃爾金為全權代表,法國**任命格羅男爵為全權特使,率領軍隊前往中國。

    12月,聯軍在珠江口集結,共計5600餘人,其中法軍1000餘人,英軍4600餘人;**20多艘艦艇占領了廣州,成立了盟軍委員會,對廣州實行殖民統治。 1858年,聯軍入侵天津郊區,迫使清朝在簽訂《天津條約》後南下。 翌年,在《天津條約》互換批准書期間,英國公使普魯斯和法國公使波布隆組成聯合艦隊,再次來到天津海口,共計2000多名士兵和20多艘各類船隻,戰敗歸來。

    1860年,英法擴大戰爭猜疑,重新任命埃爾金、格羅為全權特使,並任命柯林頓、孟豆瓣為兩國侵華總司令,率領18000多名英軍、7000多名法軍、73艘英軍、32艘法國艦艇,集結中國海。 8月24日占領天津,10月13日占領北京,侵略軍燒殺搶掠,犯下滔天罪行。 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的焚燒,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巨大損失。

    11月初撤出北京。 1861 年 10 月,中國在根據《北京條約》向英國和法國支付了所有軍事賠款後撤出廣州。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圓明園的毀滅是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悲劇。 從歷史程序來看,這場落後和毆打的悲慘災難震驚了知識淵博的中國人。

    圓明園大災後,出現了西化運動,這場悲劇導致了民族的覺醒和進步。 1861年,災難發生後的第二年,西化運動開始建立,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但由於重重障礙,國家"自我修養"這個目標已經很久沒有實現,圓明園本身,以及整個北京和整個中國,都在繼續遭受苦難。 青妍。

相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