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遲繼尚,蘇良赫主編。 岩漿巖岩石學。 北京: 中國工業出版社, 1962
2 遲繼尚, 李兆乃, 李文祥, 等. 燕山西段南口花崗岩(主要涉及岩漿分化、同化和成礦特異性)。看:
中國地質學會第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1962:200-213
3.尚馳基。 構造岩石學分析簡介。 參見:巖群分析方法選集。 北京: 地質出版社, 1977
4 遲繼尚, 吳國忠. 費德羅夫法。 北京: 地質出版社, 1983
5.遲記尚。 岩漿作用和岩漿巖概述。 載於:《當代地質科技趨勢》(張炳喜主編)。北京:地質出版社,1987:77-81
6 遲繼尚,主編。 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和上地幔研究(含金伯利巖)。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88
7 遲繼尚, 盧鳳翔主編. 華北地台金伯利巖和古生界岩石圈地幔特徵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6
8 遲繼尚、盧鳳翔等 中國原生金剛石礦化地質條件研究.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96
-
1917年6月25日生於湖北省安路縣。
1930-1936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7年,他流亡長沙,就讀於一所臨時大學。
1938年赴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學習地質學。
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留校任教。
1946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布魯繆大學學習,1947年獲碩士學位,1949年獲博士學位。
1949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質學系擔任Turnnier教授的研究助理,從事博士後研究。
1950年回國,任清華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
1952年調系到北京地質研究所任教授。
1958年,他被任命為全國38紅旗手。
1978年任武漢地質研究所副院長。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院士)。 同年,任全國自然科學協會國家學位委員會委員、教師評價組委員,地質礦產部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被評為地質礦產部勞動模範。
1979--1982年 教科文組織國際地質合作計畫(IGCP)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執行局成員。
1983年,他被任命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8年當選為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分會副理事長。 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94年1月1日,因治療無效在北京去世。
積極的一面是,所有的好相都像合相,橙色位置是0(但吉祥是兇),三合一是120度,六合一是60度,半合相是30度。 負相是惡相的相位,如0度,對沖180度,破相45度,穿透135度,危害150度。 如需諮詢星座問題,建議選擇測試組的**產品操作。 >>>More
我買了 9 件商品。 我以為NO5是個大**,**不算太低,看起來是真的。 結果,買了之後,我才意識到,以後,這種佔主導地位的**不應該再相信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