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經度的漸進變化:東邊的度數增加到東經度數,西邊的度數增加到西經度數。
2.緯度的漸進變化:北緯度數增至北緯度數,南緯度數增至南緯度數。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圓圈彼此平行,赤道是緯度最長的線圈,向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子午線都是與北極和南極相交的半圓,並且長度相等。
5.東西方經典的判斷:東經沿自轉方向增加,西經度減小。
6.南北緯度的判斷:度數向北到北緯,向南到南緯度增加。
7. 東西半球的劃分:東半球東經20°至東經160°,西半球西經20°至東經160°。
8.東西方向的判斷下弧定律(例如,東經 1° 時東經 80°,西經 170° 西經)。
-
高二地理知識點總結:1、地理位置分析:
Absolute position 相對位置。
1)半球位置。
2)大陸邊界或國界的位置。
3)經緯度位置:高、低、中緯度、熱帶、溫帶和寒冷地帶。
4)陸地和海洋位置。
5)相對區位:鄰近地區(國家級、經濟發達地區);交通位置(重要海峽、鐵路樞紐、港口)。
2.描述乙個地方的地形特徵:
1)什麼地形是主要地形(五大地形)。
2)起伏的地形(相對高度,大大小小)。
3)地形特徵(東、西、北、南、中,哪個高,哪個低)。
3.某地的地形分布特徵:
描述哪個方向由什麼地形主導。
4、判斷地形的依據:
1)等高線的分布。
2)河流流動的方向(與等高線凸方向相反)。
3)水系的形狀(向心是盆地,中低高外圍,徑向是山,中高低外圍)。
5、我國部分地形區的地貌(地形)特徵:
1)青藏高原:雪山和冰川分布廣泛。
2)雲貴高原:崎嶇不平,土地不平坦。
3)內蒙古高原:地勢開闊。
4)黃土高原:支離破碎,千溝壑疊嶂。
5)橫斷山區:山高谷深,山河交織。
-
高二地理知識點總結如下:1、等高線密度:同圖中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壓線越密集,風越強; 等溫線密度越大,溫差越大。
2、等高線的凸方向和地形:等高線向高處突出的地方是山谷,等高線向低處突出的地方是山脊。
3、等高線與河流的凸方向:等高線凸方向與河流的流動方向相反。
4.等溫線的凸方向與洋流的凸方向相同:等溫線的凸方向與洋流的凸方向相同。
5、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為“北上、南下、左西、右東”; 有一張指向目標的地圖,指向目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經緯網圖,經線表示南北方向,見解是緯度線表示東西方向。
-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是乙個球體。
由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艦隊首次使人類能夠環遊地球。
2.緯經平行線:垂直於地軸並繞地球執行的圓。
緯線不相等,赤道是緯度最大的線圈。
經度:連線北極和南極並垂直於緯線相交的半圓。
經線的長度相等。
3.經緯度。
緯度定律變化:從赤道(0°平行線)到北極和南極。 最大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赤道以北的緯度稱為北緯,用“n”表示; 赤道以南的緯度稱為南緯,用“s”表示。
4.地球的運動。
當地球向其轉動的方向移動時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北半球的季節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 夏冬)。
5. 地圖。
地圖的三個元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刻度型別:線段刻度、數字刻度。
通過問題,有 |f(-1)|= |-a+b|<=1 ; f(1)|= |a+b| <=1
1<= -a+b<=1 ;1<= a+b<=1 兩個公式的相加有 1<= b<=1 ,即: |b|1 由第乙個方程(乘以 -1)與 -1< = a-b<=1 和第二個方程相加。 有 -1< = a<=1,即 |a|≤1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