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調查結構、工作思路和措施報告樣本。 (經濟相對落後)。

發布 社會 2024-02-08
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查詢該縣的**工作報告。

    或者去圖書館搜尋它。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1、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農業現代化是“四個現代化”同步的短腿,不能再落後了。 實現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方向,是夯實農業基礎的根本途徑,今後要把農業現代化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為應對農業發展的實際挑戰,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亟需加快“農業轉型和結構調整”。 近年來,農業雖然保持了糧食增收的良好勢頭,但數量與質量、總量與結構、投入與產出、成本與效益、生產與環境、當前與長期的矛盾加劇。 我國農業發展模式仍是傳統與現代並存。

    只有推進農業的“模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才能提高農業的產業質量、發展質量和經營效率,才能使農業成為有前途、有吸引力的產業。

    推進“農業轉型和結構調整”,要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科技為先導,以法治為保障。 這一轉變的重點是推動農業的發展,從注重數量增長到注重數量、質量、效率並重,從依靠資源和物質投入向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 結構調整的重點是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資源稟賦特點,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的自給水平、生產重點和區域分布,在確保“穀物基本自給自足、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不斷優化種植養殖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

    為此,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挖掘糧食生產新潛力。 二是要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要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經營方式創新,提高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 四是更加注重保護農業資源和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五是要更加注重適應市場需求和資源條件,優化調整產業結構。

    六是更加注重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公升農業競爭力。

    農民是“變模式、調結構”的主體,必須尊重農民的意願和經營自主權,部門的重點是做好規劃、指導和服務,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要堅持市場導向,尊重經濟規律。 要深入研究需求特點和市場趨勢,善於利用市場資訊引導農業生產,善於通過市場流通鏈帶動農業生產,善於運用市場手段引導和組織農業生產。 請採用。

相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