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科研成果

發布 科學 2024-02-29
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鏈結到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生考試資料。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出版地:北京。

    語言:中文;

    尺寸:16頁。

    issn: 1000-0585

    綜合影響因子:

    綜合影響因子:

    歷史演變:當前標題:地理研究。

    該期刊在以下資料庫中被索引:

    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文)(2012年計畫收錄)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學報(1996).

    《地理研究》創刊於1982年1月,2001年拓展為雙月刊,2010年拓展為月刊,到2010年初,共發表各類摘要約2400篇,包括綜述、綜述、工作報告、書評、學位等。 這些成果為推動我國地理科學基礎理論研究,加強我國地理科學界對我國經濟建設和人口資源環境重大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發展提供了乙個開放的學術平台。 為相關決策、發展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布局調整、資源合理利用、保護環境生態、促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成立50年來,研究院圍繞解決基礎測繪、航空航天和軍事測繪保障、環境災害監測、國家大規模工程建設等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關鍵技術問題,在大地測量學與地球物理、環境與地理學等交叉學科領域開展創新研究。 並取得了一系列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深厚的學術積累和獨特的學科特色。為國家測繪學科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研究所發起並參與完成了第一代國家重力網、國家天文大地測量網、全國天文重力水平網、國家天文基礎點網的建設,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公升空和首次遠端飛彈發射提供了重要的測繪支撐,並得到了中國共產黨首批、中國共產黨首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首屆中國首位、中國共產黨首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首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首屆中國首位、中國共產黨首屆中國首屆全國人民大會、中國共產黨首位、中國共產黨首屆全國 第一和第一軍事委員會;提出了準穩態調整和魯棒性估計的測量資料處理理論。 他發展了地球重力場的近似理論和重力場的高空分配模型,並獲得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獎。 自主研發中國第一台船用重力儀,其精度達到國際同等水平。 在大地測量學與環境科學交叉學科領域,開展了防洪汛災害、濕地保護、水環境管理、大型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影響等應用基礎研究,提出了多項被國家和湖北省採納的建議,產生了良好的生態、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研究所自1978年恢復重建以來,主持或參與了多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專案、重大科學工程專案、國家科研計畫、支援計畫、國家和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創新團體、優秀青年、中國科學院重點重大專案、 以及當地企業專案。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勵100餘項。 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3000餘篇,專著80餘部。

    授權專利80餘項,註冊軟體著作權10餘項。(資料截至2015年12月)。

    目前,研究所主要從事與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和環境科學相關的重要科學問題的研究,包括地球的區域性和整體運動、地球內部結構和球體的相互作用、地球系統的質量分布和遷移、大地測量在空間技術中的應用以及國家大規模工程建設、 長江中游環境災害監測與評價,濕地演化與恢復。目前,研究所擁有“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環境與災害監測與評估重點實驗室”、“動態大地測量中心實驗站”、“江漢平原小崗濕地生態站”。 與高校和兄弟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國家GPS工程中心”等機構。

    擁有世界一流的高精度觀測裝置,包括各類陸地絕對和相對重力儀、海洋重力儀、人體健康雷射測距儀、GPS接收機、原子頻率標準系統、遙感影象處理和地理資訊系統等。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1928,**.

    研究所地質研究所成立。

    1928年,**研究所地質研究所成立。

    1951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在南京成立,侯德峰任所長。 同年,他移居北京。

    1960年,從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分離出來。

    1966年從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分離出來。

    1978年,國家**局地質研究所分離。

    1985年,工程岩土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成立。

    1990年,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實驗室成立。

    1997年,地質環境系統研究中心成立。 成立礦產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與香港大學邊坡岩土工程力學聯合研究中心成立。

    1999年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28年,氣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成立。

    1950年,中科院接管原**研究所24個單位,其中氣象、地磁、**合併為地球物理研究所,由趙九章任所長。

    1954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遷至北京。

    1959年,通過蘭州分院的規劃,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分院。

    1966年,分為五個研究院,即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習,後屬第七機械系)、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昆明地球物理分院。

    1972年,國家**局成立,地球物理研究所劃入國家**局,從中國科學院分離出來。

    1978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重新成立。

    1988年,WDC-D地球物理資料中心成立。

    1994年,現代地球科學研究中心成立。

    1994年,中國礦產資源勘查研究中心成立。

    1999年與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合併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999年,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丁鐘立任所長。

    1999年,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丁鐘立任所長。

    2003年,劉東昇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4年,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電離層實驗室整體改組。

    2004年,原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合併成立,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

    2005年,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主任是朱日祥院士。

    2007年,朱日祥院士任第二任主任。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鏈結到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生考試資料。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CAS)於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成立,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前身為1940年成立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委員會(成立於1956年)合併而成。並被列入中科院知識創新試點專案。1、截至2014年底,現有員工584人,其中科研人員450人,科技支援人員83人; 研究所的研究體系由7個實驗室(中心)和研究實驗室(中心)組成。

相關回答
8個回答2024-02-29

1984年在國內率先建立博士後流動站,1994年研究生物理學科質量評價全國第一,1998年和2000年分別全國第一,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重點博士培養基地,2005年被評為國家優秀博士後流動站。 2011年,“理論物理”學科被評為中科院重點學科。2012年被評為物理一級學科培養點。 >>>More

8個回答2024-02-29

我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獲得地理學碩士學位,對地理很了解。 >>>More

14個回答2024-02-29

公交線路:617路和660路,全程約1公里。

1、從北沙橋南步行約430公尺至北沙橋溪站。 >>>More

6個回答2024-02-29

您好,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管理科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福萊特。 1920年,他出版了《新國家》一書,被認為是政治哲學家。 她的主要著作有: >>>More

5個回答2024-02-29

鏈結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考試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