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症的早期徵兆是什麼?

發布 健康 2024-03-12
1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表現為行走緩慢、踮起腳尖著地、易跌倒; 爬樓梯和站立困難; 仰臥行走時,骨盆向兩側上下擺動,呈現典型的“鴨步”; 有乙個高爾斯徵,就是由於腹部肌肉和髂腰肌無力,孩子從仰臥位起身時,要先翻身到俯臥位,依次彎曲膝關節和髖關節,用手支撐軀幹成俯臥位,然後用雙手和雙腿支撐軀幹, 然後用手按壓膝蓋,輔助股四頭肌的肌肉力量,身體處於深弓姿勢,最後雙手爬上下肢慢慢站立,因力過猛而出現面部發紅。隨著症狀的惡化,可能會出現跟腱攣縮、足下垂和在平坦地面上行走困難; 當手臂向前推時,有乙個明顯的翼狀肩胛骨; 大多數兒童有肌肉假性肥大,摸起來很硬。 十幾歲時,孩子無法行走,需要坐在輪椅上。

    大多數患者有心肌損傷,如心律失常; 心臟擴大,瓣膜功能不全; 大約30%的兒童有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礙; 平滑肌損傷可能包括胃腸道功能障礙,如嘔吐、腹痛、腹瀉、吸收不良和巨結腸。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肌肉萎縮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兒童比女性更常見,主要是由於遺傳因素。 走路遲緩、動作笨拙、步態搖晃、蹲下和上下樓梯困難等,經常被用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正常兒童在一歲之前不能獨立行走,但他們可能要到年齡才能走路,或者他們可能在行走中保持不穩,並且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症狀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

    進入幼兒園後,運動能力比同齡孩子差,走路搖擺不定,俗稱鴨步,上下樓梯困難,蹲下也困難。 肌營養不良在3-5歲兒童中逐漸發生,在嬰兒期和兒童早期大多無症狀,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在12歲左右可能失去獨立行走的能力。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肌肉萎縮症是一組遺傳性骨骼肌疾病的總稱,由於編碼肌肉細胞相關蛋白的基因的遺傳變異,導致蛋白質缺陷或功能障礙,導致肌肉細胞完整性受損。 早期症狀大多因人而異,常見表現為行走姿勢異常、跑慢、容易疲勞、上樓有點力氣、經常跌倒等,甚至有些患者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只是在體檢時發現肝酶公升高, 進一步檢查肌酸激酶公升高,診斷出肌肉疾病時才考慮,主要通過肌肉病理學和基因檢查來診斷。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乾性瘦肉營養不良。

    患者體重減輕,皮下脂肪減少,明顯消瘦。 兒童表現為生長遲緩,體重明顯低於正常兒童,身材矮小。

    皮下脂肪減少,患者臉頰凹陷,**下垂,皺紋,毛髮細淡發黃。

    孩子有虛弱、無力的哭聲、反應遲鈍、無精打采、體溫和血壓輕微下降、腹部凹陷。

    患者可能表現為飢餓性腹瀉,其特徵是頻繁排洩少量深綠色粘液。 反覆嘔吐和腹瀉可導致酸中毒。

    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各種感染,最常見的是呼吸道感染。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腦子不好用,頭暈,體力跟不上,沒有精力,**暗黃,沒有血。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瘦弱,面黃,走路不穩,無力。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肌肉萎縮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多發生在兒童周圍,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大多數兒童會出現動作笨拙、行走遲緩、腳步不穩等症狀,這引起了家長朋友的關注,該病的出現阻礙了成都兒童的成長, 帶來嚴重的傷害,肌肉萎縮症需要盡快出現。

    1、正常情況下,正常兒童一歲時就能獨立行走,而肌肉萎縮症兒童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只能獨立行走,行走不穩,常被家長誤認為缺鈣或體質虛弱等, 從而被忽視,耽誤了疾病的最佳時機,給兒童的健康帶來危害。

    2、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症狀會越來越明顯,尤其是進入托兒所後,孩子的運動能力比同齡孩子差,動作不協調,顯得笨拙,奔跑能力極差,步態異常、走路搖曳等症狀會逐漸顯現。

    5歲的孩子,逐漸出現明顯的症狀,嬰兒期和幼兒期的症狀並不明顯,個別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從小就有運動發育遲緩,而且發育一直受到影響,年齡不斷增加,導致孩子的肌肉萎縮症症狀越來越嚴重,一般在12歲左右, 孩子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因為長期臥床休息,容易產生更多的併發症,如褥瘡和肺炎等,嚴重時還會導致死亡。家長必須關注孩子的發育,對肌肉萎縮症有正確的認識。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肌營養不良通常在3-5歲時隱匿開始,最突出的早期症狀是骨盆帶肌肉無力,表現為行走緩慢、踮起腳尖著地、容易跌倒。 由於髂腰肌和股四頭肌無力導致上樓梯和下蹲困難,以及後伸肌無力使腰椎在站立時過度前凸。 臀中肌無力會導致骨盆在行走時上下擺動,這是典型的鴨步。

    由於腹部肌肉和髂腰肌無力,孩子從仰臥位站立時必須先翻身並轉向俯臥位,然後彎曲膝關節和髖關節,用雙手支撐軀幹成跪姿,然後用雙手和雙腿支撐軀幹。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早期症狀的特徵:第一。

    1.近端肢體對稱性無力,進展緩慢,如爬樓梯困難,從蹲臥姿勢難以站立,通常需要雙手輔助。 第。

    其次,有肌肉萎縮,包括肢體肌肉、軀幹肌肉、面部肌肉等,但有些患者可有雙側小腿腓腸肌假性肥大。 第。

    第三,肌肉的抗疲勞性較差,患者可以表現出耐力和疲勞度的下降。 第。

    4.不伴有四肢麻木等感覺障礙症狀。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髂腰肌和股四頭肌無力,難以上樓站立,蹲姿,兆輝的背部伸肌無力,使站立時腰椎過度前凸。 臀中肌無力會導致骨盆在行走時舌頭兩側上下擺動,這是典型的鴨步。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走路遲緩,走路慢,容易跌倒,跌倒後不容易爬起來。 其中大多數都伴有小腿肌肉的肥大,最初的肥大肌肉比較強壯。 空臀中肌受累導致骨盆左右上下晃動; 跟腱攣縮和腳後跟不能接觸地面; 腰大肌受累導致腹部前凸,頭部向後傾斜,出現鴨步。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在肌營養不良症早期,主要病因是骨盆帶肌無力,萎縮是第一吃水腔的香翔症狀,表現為步態緩慢、走路鴨步、上下樓梯困難、蹲起困難等,肌肉無力和肌鍵萎縮可伴有肌肉痠痛和壓痛。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早期肌營養不良症:

    一般來說,兒童的心臟收縮功能低於同齡兒童。 有些孩子可以看到心血管疾病,如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和心悸。 同時,他們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遲鈍。

    一些兒童還會出現腦發育畸形或腦白質營養不良。

    晚期肌營養不良症:

    由於呼吸肌無力或心臟受累,患者會出現肢體攣縮和基本運動能力喪失。 他們通常在 20 歲之前死於肺部感染和壓瘡。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疾病的發生通常是由於多種原因的組合,或者在多種原因組合的情況下,突出因素起作用。 一般來說,肌營養不良與以下因素有關,如遺傳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 疾病發生後,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病情嚴重程度,預防和減緩可控制的加重因素。

    肌肉萎縮症的最初症狀是什麼。

    1.正常兒童1歲以後可以獨立行走,而肌肉萎縮症兒童可能在1歲半或2歲時開始獨立行走,或者一直走路不穩,常被誤認為缺鈣或體質虛弱而被忽視。

    2.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症狀逐漸明顯。 經常發現孩子的運動能力比同齡人差,動作不協調,動作笨拙,跑步跟不上同齡人。 同時,肌肉萎縮症兒童逐漸出現步態異常,走路搖擺不定,俗稱鴨走、上樓困難、蹲下困難。

    3.大多數肌肉萎縮症患兒在35歲時逐漸出現症狀,而大多數在嬰兒期無症狀。 一些細心的父母可能會發現,他們孩子的運動發育略落後於同齡孩子。

    4、隨著病情的進展,肌營養不良症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孩子一般在12歲時就喪失了獨立行走的能力。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肌肉萎縮症的症狀:嬰幼兒患者走路步態緩慢,容易跌倒,行走年齡延遲,走路時骨盆左右搖晃,腳跟不能接觸地面,跟腱攣縮,前凸,後腦勺,肩部肌肉萎縮,無力,**皺紋,肩部肌肉萎縮,翼狀肩部畸形,小兒患者有脊柱和四肢關節畸形, 後期肢體攣縮,運動功能完全喪失。通常伴有肺部感染,心臟損傷伴有心悸、潰瘍、褥瘡等症狀,兒童智商明顯下降。

    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特定的藥物。

    肌營養不良症是一種遺傳性肌肉退行性疾病,沒有具體途徑,只有症狀和支援性。 它可以增加患者的營養、正常活動、身體**和骨科,並能預防和改善脊柱的變形和關節的攣縮。 因為是患者肌肉本身的病變,所以不鼓勵劇烈運動,可以進行適當的活動,避免長期臥床休息。

    ATP、肌苷和維生素 E 可以口服或靜脈注射,以提供能量支援。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肌營養不良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其特徵是肌肉力量進行性惡化和控制運動的肌肉退化。 其早期臨床表現與其分類有關。 對於假性肥大,它發生得相對較早,在兒童早期。

    其主要表現是行走年齡延遲,有的1歲就可以走路,甚至2歲就可以走路。 走路時跌倒也比較慢,跌倒後很難爬起來,屬於一種型別。 第二種是肩胛肱型。

    這種症狀是輕微的,沒有任何症狀,只是偶然發現的。 主要表現是面部肌肉的受累,如睡覺時眼睛不緊閉,吹氣時沒有力氣。 第三種情況是肢帶型。

    這類疾病起病較慢,主要表現為上肢、舉重困難。 第四種是眼部畸形。 主要表現為眼瞼下垂和眼外肌進行性麻痺。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河北夷陵醫院肌營養不良專科良好,20多年來利用中醫開展各種肌營養不良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國內知名的專科。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1.早期身體虛弱。

    肌無力在肌營養不良的早期階段並不明顯,只有在仔細檢查時才會明顯。 在缺乏其他營養因素的情況下,患者通常表現為不適和疲倦等症狀。 此外,身體虛弱的症狀往往出現在特定的時間點,並具有一定的週期性。

    2.肌肉或關節萎縮。

    肌營養不良症患者在早期會出現消瘦症狀,而此時,患者的肌肉骨骼和關節逐漸萎縮,並會隨著病情的日益嚴重而繼續加重,主要表現為患者關節腫脹僵硬、活動能力差、**彈性下降等。 隨著症狀的惡化,患者甚至可能出現無法進食的嚴重問題。

    3.行動不便。

    由於肌肉萎縮症會導致患者各部位肌肉營養不良,會降低患者的肌肉活動能力,導致活動能力受損。 此外,這種症狀會在疾病的早期階段體現出來,主要表現為走路搖搖晃晃、爬樓梯困難、容易跌倒等。 而且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也會因為不便而失去自理能力。

相關回答
14個回答2024-03-12

可以先多吃健脾食物做食補,比如每天蒸一些山藥,吃點玉公尺、紅棗等,這樣寶寶的脾胃會更強壯,食慾也會更大,吸收營養的能力也會增強。 如果寶寶的脾胃很虛弱,建議看一下中藥,準備一些中成藥來強脾。 >>>More

9個回答2024-03-12

肌萎縮症是一種對患者生活和工作有嚴重影響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病隱匿,病程較慢。 專家提示:肌萎縮症是一種腦神經組織的疾病,該病的發生嚴重破壞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了解了第一肌肉萎縮,盡早預防疾病,更好的保證了大家的健康。 >>>More

10個回答2024-03-12

肌營養不良症在西醫中沒有解決辦法,只能求助於中醫。 >>>More

5個回答2024-03-12

如果你營養不良,你可以從你的臉上看出來。

14個回答2024-03-12

營養不良兒童應注意補充蛋白質,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多選擇牛奶、羊奶、全脂奶粉、豆漿、瘦肉、去刺魚、蛋黃、蔬菜、水果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