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禹墓位於廬江縣東部。
周禹墓
周禹墓,又稱吳明江周公進墓,古稱周朗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鹿城鎮陳光社群,占地8648平方公尺,建於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 周禹墓底部台階邊長10公尺,墓高約5公尺,墓四角裝有4只石獅,域高約8尺,根據漢代墓葬造型體系,為桶形方錐夯土墓冢; 周禹園主要由門樓、影牆、闕門、石像、禮堂、碑廊、文物陳列館等東漢風格建築組成,是展示和傳播廬江人文歷史的園林。 1989年5月27日,周禹墓被安徽省人民批准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宇
周瑜(175-210),又名公進,是廬江蜀縣人(今安徽廬江縣西南部)。 東漢末年,他是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是東吳的著名將領。 生於廬江周,洛陽凌周義之子,從祖周靖,從父親周仲,從官到尉,排為三公。
周瑜身材高大,長得帥氣,節奏細膩,當時有句“歌錯了周琅谷”。 周宇出生於乙個大家庭,堂兄周靖和堂兄周仲都是漢朝太尉的官員,父親周毅是洛陽的統帥。 周瑜本人高大帥氣,野心勃勃。
仲平六年(189年),孫建兵與董卓作戰時,移居蜀國,孫堅的長子興春戲弄同齡的孫策和周瑜,兩人都是野心勃勃的少年。 兩人興趣相投,關係很好。 周瑜將家裡的部分住所讓給了孫策,並經常在經濟上幫助他。
孫策在周瑜的幫助下,讓孫策與學者的關係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周禹墓原址位於安徽省安慶市蘇松縣惠口鎮,後因桑洛洲坍塌搬遷至宿松縣貴山。 明代謝晉研究證明,周禹墓在安慶蘇松,出自《冀州周考》,“考奇陵在今安慶蘇松”,《文義集》有一首詩說“安徽水青林環公墓”。 北宋司馬光的《五代史記》“禹葬於肅,即墓是祠堂,後人住在祠堂旁邊,有幾十戶人家”。
明代,謝晉的《冀州周考》《考奇陵在今安慶蘇松》,《文義集》有一首詩說“安徽水綠林環墓地”。 公元208年,周和曹操在赤壁打獵,赤壁的焚燒最終改寫了中國的歷史,三國形成。 210年,周瑜在西進途中倒下,留下了一系列未解之謎。
周瑜的墓在哪裡?彷彿成了謎團,往事成了風雨,樹不見了,只能把古人掛在地上。 周瑜走了,英雄也不復存在。
檢查古籍以證明過去。 我偶然發現,其實周宇墓的原址還在,只是我們忽略了他的位置。 周禹墓在古籍中記載如下:
明代,謝晉的《冀州周考》《考奇陵在今安慶蘇松》,《文義集》有一首詩說“安徽水綠林環墓地”。 據《水經注》雲彩記載,青林水,尋日,透雷。 據我了解,這青林水就是雷水系。
古潯陽位於今黃梅的西南部。 這裡很清楚,周宇的墓就在蘇松的青林水附近。 具體位置需要調查和證明。
五朝,宋代初代徐玄,在《騎省文集》、《汝南郡太君周夫人墓誌銘和序言》《公金葬蜀志素松,今供奉孫氏後裔100餘位》。這也是其他“周陵墓”所沒有的條件,有後代要祭祀。 南唐(宋代)馬陵陸佑《南唐書——周本傳》歐陽秀《新五朝史》“豫葬蘇松,即墓是祠堂,後人住在旁邊,有幾十個家族”。
這一點可以推翻周本利墓的假設,如果是周本禮墓,周本的傳記就不會這樣寫。 我們還可以發現,其實在周本之前,就有周瑜的後代守著他的墳墓。 否則,哪裡會有數十座墳墓守衛墳墓?
古宅相當於今天的房子。 可以看出,守墓的人很多。 這也是官方史料中唯一記載的周禹後裔,也是唯一一本明確記載周禹墓位置的史書。
-
中國有許多周的墳墓。
1)根據唐朝梁肅所著的《周公進墓下詩序》和盧光偉所著的《吳帝志》,周禹墓位於蘇州,“周禹墓在縣城東部。 ”
2)根據陸游所著的《南唐書》,周禹墓位於蘇州,“禹葬於肅嵩,即墓是祠堂,後人住在旁邊,有幾十個家族。 ”
3)據明朝《統一編年史》記載,“周妞墓在廬江縣安豐鄉”。公元1422年(明正七年),澎宣的御史,靈芝縣**蘭立碑文說:
著名將軍周公進墓”。 清朝《廬江縣志》也記載:“周禹的妻子蕭喬墓,在西門外真武廟以西百步之遙,墓俗稱玉坡敦。
清咸豐年間,墓地被毀。 1926年和1942年,周瑜墓進行了兩次翻修。
1989年春,安徽省文物局召開相關專家論證會,對安徽岳陽、湖南、興安、興安、廬江、潮縣、蜀城、蘇松等地的周玉墓進行綜合科學論證,達成共識,確認廬江縣周玉墓, 安徽省是周宇的頭冢所在的地方。1989年5月,周禹墓被安徽省人民宣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廬江周禹墓距縣城東門2裡,其墓現在比較破舊:只有一堆黃土,原墓高兩公尺,墓門在東邊,墓碑上刻著“周公進墓, 吳國名將”。據史料記載,1942年,駐廬江的國民黨軍第176師第527團團長秦振遠,以修墓的名義偷掘了周瑜墓。
秦振遠挖掘墳墓後,又將一座墳墓建成平台,並請人寫一副刻在石墓上的對聯,說:“赤壁展覽,三十功德,公有天下;嘉誠封馬,兩千年後,我才把這個謠言傳到樹上。 “臉皮真的很厚。
據有關同志調研,在廬江周禹墓附近的村子裡,幾戶人家的短牆上有許多墓磚,磚上的圖案清晰可辨。 結合《三國:周庚傳》中“廬江書人”的記載,可以證明廬江的周庚墓可能是真的。
-
周禹墓在清朝、抗日戰爭和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洗劫了三次。
詩中描寫的周悽墓的悲涼景象早已不復存在。
歷史上最大的搶劫發生在 1942 年秋天。 當時,廣西人、國民黨桂部衛戍軍第176師第526團團長秦振遠打著“行善”“修墓”的幌子,動用全團趕走了周禹墓周圍的人。
1.關於曹操墓的發現。
該墓地被鑑定為曹操墓,與盜墓賊偷走的兩件文物有關。 “曹操墓”所在地原本是取土的窯址,挖了五六公尺深後廢棄,有的村民就這樣種莊稼。 2005年底,有村民在給地澆水時,發現有個地方有水往,經過檢查,發現那裡有個洞,推測下面可能有古墓; 春節期間,有人發現墳墓被盜了,而且被偷了個。 >>>More
高陵是安陽高陵(曹操墓),又稱魏高陵,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雪村,距曹操王都鄴北城西12公里。 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曹操於公元220年卒於洛陽,棺材被運到鄴城(今臨漳縣西南的鄴北市),葬於鄴城西門豹廟以西的山丘上。 >>>More
涪陵:是清朝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王后葉赫納拉氏的陵墓,因為它位於瀋陽市東北11公里處。 因此,它也被稱為砂金石。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