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的規模只有十萬人,為什麼會成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

發布 歷史 2024-03-07
10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黃巾起義爆發後,統一的漢帝國變成了乙個火藥桶。 狼煙無處不在,征服仍在繼續。 大大小小的戰鬥大概有上千場,也有人說有一定規模的戰鬥有300多場。

    你不需要查詢資訊,你可以感覺到它。

    那麼,在這麼多戰役中,“夷陵之戰”為何能脫穎而出,成為三大戰之一呢?

    漢末三國年間,經典戰役屢見不鮮,規模和持續時間遠遠超過“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之所以重要,關鍵在於它具有戰略意義,其結果徹底改變了歷史程序。

    市場活動的定義。

    戰役是整個戰爭的一部分,是戰爭與戰鬥之間的作戰行動。 它是在一定時期內,按照戰爭的一般作戰意圖和計畫,在戰爭的某個地區或方向上進行的一系列戰鬥的總和,以達到戰爭的部分目的或戰爭的總體目的。

    一場戰鬥的勝負,將直接影響戰爭的大局,甚至會改變歷史的走向。

    根據行動的目的和性質,戰役可分為進攻戰役和防禦戰役。

    戰役由無數的特定戰鬥組成。 鑑於戰鬥是指敵對各方進行的所有武裝衝突。

    宋蘇軾在《教兵防》中說:打仗,打仗。 它通常是指以武力進行的所有對抗和攻擊。

    “戰爭”一詞在戰國時期的軍事書籍《武子》中就已經出現過。 這是敵對各方為實現某些政治、經濟、領土主張等而進行的武裝軍事行動。

    三國十大戰。

    三國十大戰役:北統戰、江東統一戰、西川統一戰、官渡戰、赤壁戰、通官戰、合肥戰、漢中戰、荊州戰、夷陵戰。

    漢末三國年間,大大小小的戰役數不勝數。 有人列舉了三國十大戰役,這裡,我們就不討論這句話是否準確,因為仁者見仁者,智者見智者。 但更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戰役規模巨大,持續時間長,都不同程度地改變了歷史的程序,決定了歷史人物的命運,是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偉大戰役。

    簡要提及這一時期的這些戰鬥,儘管它們也是經典和大規模的。 不過,很多戰役都沒有夷陵之戰那麼重要,其原因,朋友們都能理解。 從另乙個方面,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夷陵之戰的戰略意義。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其實夷陵之戰並不是很重要,荊州的失守注定了蜀國的廢軍。離開那五萬精英,蜀未必強。 而且,劉備打敗吳國,勢必敗下陣來。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因為夷陵之戰更加悲慘,也是蜀漢衰落的轉折點。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雖然夷陵之戰的規模沒有超過十萬人,但這一戰卻相當重要,因為關羽發動了樊城之戰,嚇得曹操差點攻都,丟掉了荊州,再加上夷陵之戰的失敗,讓劉備失去了進攻的能力。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因為夷陵之戰在三國的影響力特別大,所以這場戰役直接損失了蜀漢五萬精銳部隊,讓蜀漢走上了下坡路。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 “夷陵之戰,三國三大戰役之一,雙方有多少兵力。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從公元221年7元持續到公元222年8月,以東吳擊敗蜀漢而告終,這是劉備在三國時期對東吳孫權發動的一場大規模戰役,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以積極防禦化解敵人先天優勢的著名成功典範, 並最終取得了勝利,是影響三國時期歷史程序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場。

    這場戰役的動機是劉備為了報東吳報仇而殺了關羽,公元219年,東吳孫權攻打荊州,關羽被呂蒙殺死,荊州被調往東吳境內。 這種攻打東吳的動機在歷史上也是頗有爭議的,有人認為,只是劉備想通過為關羽報仇,奪回對蜀涵很重要的荊州。

    戰鬥雙方投入的兵力大致相同,蜀漢軍五萬人,劉備率領,東吳孫權指派菜鳥將軍魯迅率領五萬大軍迎擊,戰爭開始前,東吳孫權派人求和, 在共同敵人曹魏的眼皮底下,雙方打得像狙擊蛤蜊,漁夫受益,但劉備下定決心要戰鬥,孫權只好積極備敵。

    戰爭初期,劉備率領的蜀軍一步一步逼近,一直駐紮在長江西岸,大軍振奮,氣勢旺盛,東吳合劈了一邊,魯迅觀察了蜀漢大軍,認為此時不宜直接迎戰, 但要先挫敗關鍵節拍一族的精神,趁機發動兩軍開戰,這是魯迅的準確判斷,果不其然,大軍氣餒,在備戰鬆懈的時候,大火燒毀了連營四百里,蜀軍敗下陣來。

    而魯迅在這場戰役之後,已經聞名於世,流傳了幾個世紀。 舒翰身負重傷,戰鬥結束後的第二年,劉備又回到了西邊,實在是太可惜了。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 “為什麼夷陵之戰被稱為三國名戰之一?”

    《三國演義》中曾記載,三國時期有三次著名的戰役,分別是赤壁之戰、關渡之戰和夷陵之戰,赤壁之戰和官渡之戰是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勝的戰役,而在《三國演義》中的夷陵之戰中, 劉備率領的蜀軍和魯迅率領的吳軍,雙方投入的兵力基本相同,那麼,夷陵之戰為什麼也會被稱為三國演義中的一場著名戰役呢?

    首先,因為作者羅冠忠在夷陵之戰上花費了大量的筆墨,關羽被陸蒙斬首,張飛想為關羽報仇,卻被他的士兵打傷,之前的系列故事都是為了給夷陵之戰鋪平道路。

    在頤浩麒陵之戰中,魯迅燒毀了劉備的七百里連營,諸葛亮也在這場戰役中巧妙地布置了八卦陣法,作者也用了四次來形容這場戰役,可見夷陵之戰,在作者羅冠中眼中,在歷史上意義非凡。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率領70萬大軍東進,以消滅東吳,但這70萬並不符合現實,就像曹操在赤壁率領百萬人一樣,這70萬和曹操一開始的百萬是春天的崩塌, 當曹操率領百萬人前往赤壁,想要一舉殲滅劉備和孫權時,他號稱有百萬大軍,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東方劉備率領的七十萬大軍也是乙個假想的數字。

    畢竟在蜀漢王朝的鼎盛時期,人口只有百萬兵,幾十萬,就算當時蜀漢人都參軍,也很難集結足夠的七十萬大軍,這是羅冠忠在寫《三國演義》時所用的誇張手法, 其實在夷陵戰爭的真實史料中,蜀軍最多也只有五萬,東吳的魯迅也帶來了近五萬吳軍,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夷陵之戰之所以有這個資格,是因為夷陵之戰和其他兩場戰役是一樣的,就是這一戰之後,對歷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二萬到三萬大軍擊敗了袁紹的十萬大軍, 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孫柳聯軍5萬大軍擊敗了20多萬曹軍,使曹操無法完成稱霸天下的願望,也為三足稱霸天下奠定了基礎。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一時不小心,讓魯迅找墓友,用火進攻,導致劉備率領的守軍全軍覆沒,當時劉備沒有主動進攻的能力,世界暫時進入了相對平靜的時期, 而在夷陵之戰之後,吳軍和蜀軍十分慘不忍睹,於是蜀漢和東吳再次選擇結盟。

    所以,這一戰可以說,只要任何人都能抓住機會,就能徹底取勝,雖然夷陵之戰的名氣不如赤壁之戰和官渡之戰,但夷陵之戰卻是完全合格的,被列入了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中, 畢竟在夷陵之戰中,雙方大軍勢均力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對方殲滅。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親吻你好,為你提出這個問題感到高興。

    夷陵之戰後,東吳保衛了荊之子洲,而蜀漢則重傷,元氣大損。 戰鬥結束後,東吳和曹魏的實力受到影響,為雙方今後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了基礎。 一方面,就直接影響而言,夷陵之戰是蜀漢歷史上的乙個重要轉折點,在夷陵之戰之前,蜀漢整體呈上公升趨勢,甚至有望與曹魏爭奪天下,但在夷陵之戰之後, 儘管諸葛亮進行了北伐,但實際上,這是舒翰生存時間的延續。

    也就是說,劉備病逝,蜀涵損失了數萬士兵之後,蜀涵的滅亡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就東吳而言,雖然在夷陵之戰中擊敗了蜀漢,守住了被關羽攻打的荊州,但這也意味著東吳承擔了更大的防禦壓力,而這種壓力來自曹魏。 例如,在夷陵之戰中,魏草丕溫皇帝派出大軍攻克東吳。

    在厭惡這片森林之後,曹魏和東吳經常在荊州、江淮等地發生衝突。 從整個三國歷史的走勢來看,夷陵之戰前,魏、蜀、吳三國的領土在不斷變化,但在夷陵之戰之後,魏、蜀、吳三國的領土格局相對穩定,即變化不大。 而且,魏、蜀、吳三國的實力基本固定,即曹魏家族佔主導地位,東吳居中,蜀漢最弱。

    因此,夷陵之戰將被稱為著名的三國之戰。 一。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夷陵之戰終於奠定了吳國和蜀國的邊界。

    隨著蜀國的戰敗,劉備和與劉備並肩作戰的第一代將領退戰,蜀國進入了諸葛亮統治時期,同時也宣告了蜀國無法統一整個國家。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 “為什麼夷陵之戰被稱為三國名戰之一?”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三場著名的戰役,分別是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和夷陵之戰,赤壁之戰和禿頭之戰是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勝的戰役, 而在《三國演義》中的夷陵之戰中,劉備率領的蜀軍和魯迅率領的吳軍,雙方投入的兵力基本相同,那麼,夷陵之戰為什麼也會被稱為三國演義中的一場著名戰役呢?

    首先,因為作者羅冠忠在夷陵之戰上花費了大量的筆墨,關羽被陸蒙斬首,張飛本想為關羽報仇,卻被他的士兵打傷了,前面的系列故事都是為夷陵之戰鋪平道路,在夷陵之戰中, 魯迅燒毀了劉備的七百里連營,諸葛亮在這場戰役中也巧妙地沒有走下八卦陣,而這場戰役的作者也用四回來形容,可見夷陵之戰在作者羅冠中眼中,在歷史上意義重大。

    在我們看過的《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了剿滅東吳,率領70萬大軍東進,但這70萬並不符合現實,就像曹操在赤壁率領百萬人一樣,這70萬和曹操一開始的百萬意思是一樣的, 當曹操率領百萬百姓到赤壁一舉殲滅劉備和孫權時,他號稱有百萬大軍,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而劉備率領的東邊七十萬大軍也是乙個虛構的數字,畢竟在蜀漢的鼎盛時期, 人口只有百萬兵數十萬,就算當時蜀漢的百姓全部參軍,也很難湊齊到足以集結七十萬大軍,這是羅冠忠在寫《三國演義》時用的誇張手法。其實在真實的史料中,夷陵戰時的蜀軍最多也只有五萬好兵,而東吳的魯迅也帶來了近五萬吳軍,所以可以說是雙方勢均力敵。

    夷陵之戰之所以有這個資格,是因為夷陵之戰與其他兩場戰役是一樣的,那就是對這場戰爭之後的歷史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2萬至3萬的兵力擊敗了袁紹的十萬大軍,從而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赤壁之戰,孫柳聯軍5萬大軍擊敗了20多萬曹軍,使曹操無法完成稱霸天下的願望,也為三足稱霸天下奠定了基礎。

    在兒子的戰鬥中,劉備一時不小心,讓魯迅找機使用火力攻擊,導致劉備所在的銅陵守軍被殲滅,而此時劉備沒有主動進攻的能力,世界暫時進入了相對平靜的時期。 所以,這場戰役可以說是徹底的勝利,只要有人能抓住機會,所以我個人認為,夷陵之戰雖然沒有赤壁和官祿春都那麼有名氣,但夷陵之戰完全有資格列入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 畢竟在夷陵之戰之時,雙方大軍勢均力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對方全軍覆沒。

相關回答
5個回答2024-03-07

戰役介紹: 戰役名稱:夷陵之戰,又稱夷陵之戰和夷亭之戰。 >>>More

34個回答2024-03-07

夷陵之戰,東吳集團已經付出了將近三年的代價,這場戰鬥中最大的損失其實是劉備集團。 >>>More

14個回答2024-03-07

一應該是當時諸葛亮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所以沒有人指教,所以他們的士氣會大打折扣。所以,在損失了五萬兵馬之後,那將是一蹶不振,因為如果沒有士氣,那麼對於乙個團隊來說,那真的是特別重要的損失。 所以如果當時諸葛亮沒有生病,可能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諸葛亮當時對舒寒來說尤為重要。 >>>More

20個回答2024-03-07

我覺得舒翰統一三國的幾率很大,因為當年的夷陵之戰,他們損失了不少戰士,對他們的實力影響很大。

16個回答2024-03-07

我想是的,因為劉備自得意自得,所以在軍隊疲憊不堪、後勤不足的時候,堅持要為關羽報仇,如果有更多的時間修軍,他應該不會輸得那麼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