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表中需要調整所得稅調整的主要專案是什麼?

發布 財經 2024-03-28
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增減稅專案如下:

    1、福利費扣除限額為工資薪金的14%,超額部分增加。

    2、員工的教育費用限於工資、薪金的扣除。

    3、工會經費扣除限額為工資、薪金的2%。

    4、捐贈費用的扣除限額為總利潤的12%。

    5、商務招待費的扣除限額為營業收入的5/1000,營業招待費的60%。

    6、廣告、業務推廣費用按營業收入的15%扣除。

    7、資產減值準備金已全面增加。

    8、所有未實際發生的預扣費用,均應增加。

    9、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小於稅法規定需要增加的折舊年限。

    10. 罰款和滯納金需要增加。

    11、補充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超過限額的,也應增加。

    哪些專案不允許從總收入中扣除?

    a. 資本支出、固定資產購置、建設支出、無形資產轉讓、開發支出、資本利息,包括業主貸款投資的貸款利息、外商投資支出。

    b. 對非法經營和沒收財產損失的罰款。

    c. 滯納金、罰款和各種稅款的罰款。

    d.與取得應納稅所得額無關的其他費用。

    e.自然災害和事故損失賠償的部分。

    f. 納稅人的非廣告贊助支出。

    g. 分配給投資者的股息。

    h. 非公益性救助捐贈等

    對不可抵扣專案的監督檢查,應當嚴格按照《稅務法》的規定進行,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必須進行調整。

    綜上所述,財政撥款、依法徵收並納入財務管理的行政費、第一等非應納稅所得額。 它不包括在應繳納的所得稅中,但中途轉移的收入應納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管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管理,規範稅收徵收和繳納,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稅務機關依法徵收的各類稅種的徵收、管理,適用本法。

    第三條 徵收、中止徵稅,以及減免稅款、免稅、退稅、納稅,依照法律規定進行; 法律授權***的,依照***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徵收、停繳、減稅、免稅、退稅、補稅等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決定。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必須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代扣代繳、代繳稅款。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總結。 該報表的基本原則是,從會計核算中的利潤總額出發,首先乘以母公司的適用稅率,得到“按法定適用稅率計算的所得稅費用”,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一定的專案調整,得到會計上的最終所得稅費用, 其中最後一行的“所得稅費用”應等於損益表上的所得稅費用,即當期所得稅費用與遞延所得稅費用之和。

    該錶的基本原理是從會計核算中的利潤和利潤總額入手,先乘以母公司的適用稅率,得到“按法定適用稅率計算的所得稅費用”,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一定的專案調整,最終得到會計中的所得稅費用總額, 其中最後一行的“所得稅費用”應等於損益表上的所得稅費用,即當期所得稅費用與遞延所得稅費用之和。

    您還有其他問題嗎? 如果您對我的服務感到滿意,請給我評論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會計利潤和所得稅費用的調整流程如下:

    單體水平。 其實仔細來說,個人會計利潤和所得稅費用的調整過程很簡單,因為你的稿件裡肯定有所得稅費用,而且你知道增減的數字內容是什麼,或者稅務稽查的數字審計可以直接使用,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填寫這個過程中的數字, 並僅此一項就寫下 3 個注意點。

    **此處填寫的數字除了總利潤外,還需要乘以稅率。

    是否有資產減值損失?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表裡沒有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因為在稅調整中,比如損益表的資產減值損失是100萬,所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必須進行稅後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 但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絕對沒有。

    假設:會計利潤為175萬,其中資產減值損失為25萬,則應納稅所得額為175+25萬=200萬,所得稅費用為200*25%=50萬。

    如果資產減值損失為250,000,則應確認:

    借方:遞延所得稅資產 25*25% = 貸方:所得稅費用。

    會計利潤和所得稅的定義:

    會計利潤是指企業總收入減去所有顯性成本或會計成本的餘額。 顯性成本是指企業為獲得生產所需的各種生產要素而發生的實際支出,主要包括支付給員工的工資、生產中購買的各種原材料、零部件等。

    在經濟分析中提到利潤時,是指企業在扣除土地、勞動力、資本等所有生產要素的所有機會成本後獲得的全部收入的剩餘。 機會成本是指製造商生產產品或服務的成本。 在會計利潤的計算中不考慮隱性成本,即企業長期佔據的、不買不租的要素生產產生的機會成本,不能反映在會計記錄中,但這部分成本在經濟分析中必須考慮。

    所得稅是不同時期個人應納稅所得額的定義和百分比,有時也對稿費收入、薪金收入和附帶收入(如彩票中獎)單獨徵稅。 所得稅又稱所得稅、所得稅,是指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對法人、自然人等經濟組織的各項所得徵收的一種稅種。

    所得稅(中國香港)"所得稅";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和南韓"所得稅"它是稅種之一,根據自然人、公司或法人徵稅。 世界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稅率制度,例如累進稅率和單一統一稅率。

    所得稅是所有被徵稅收入的總稱。 在一些國家,公司作為公司徵稅,通常被稱為公司稅、企業所得稅或逐利綜合所得稅。

相關回答
8個回答2024-03-28

首先是文字。

1、對納稅人的收入徵收所得稅,稅負不易轉嫁,比較公平; >>>More

11個回答2024-03-28

零申報和以前一樣,所有應該提交的表格都提交了,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納稅申報表1,表2如果你填寫上個月的餘額,填寫本月的收入,然後去國稅局,這沒有區別。 如果沒有費用,在A類上填寫零,稅率,如果有費用,填寫費用,利潤也會發生變化。 >>>More

17個回答2024-03-28

1.表與實際分配有差異a,表已發放,但未發給員工,b、表數與分配不同(表較多)。 >>>More

3個回答2024-03-28

國家稅務總局.

國稅發〔2010〕18號《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稅務管理暫行辦法》。 >>>More

6個回答2024-03-28

交通補貼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由於補貼屬於工資、薪金收入,根據規定,個人因職務或就業而獲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獎金、津貼、補貼等與職位或就業有關的收入。 也就是說,只要個人取得的收入與其職位或就業有關,無論其單位的資本支出渠道如何,或者以現金、實物、有價物等方式支付,都是工資薪金徵稅的物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