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地面通過光纖線路連線到網際網絡不同,漂浮在海洋上的遊輪只能通過覆蓋全球的衛星通訊實現資訊的傳輸和接收,衛星傳輸的成本不僅昂貴,而且衛星提供的資訊流相對有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遊客都在抱怨遊輪上網速度慢且價格昂貴。 可以說,海洋是最難訪問網路的地方之一。
更不用說船舶的裝置投資,光是衛星通訊的維護成本和大量旅客的網路通訊需求,都會給船舶帶來巨大的壓力。 海上呼叫也同樣複雜。 在陸地上,訊號是通過基站傳輸的,基站和基站之間的距離大多不遠,傳輸成本相對較低,而一般建在海岸上的陸地基站只能覆蓋約15海浬(1海浬=公里)距離的區域, 然後就沒有訊號了。
沒有基站的訊號,如果需要通訊,只能通過衛星傳輸訊號,而衛星通訊的原理與基站通訊是不一樣的,首先訊號必須符合衛星可以接收的頻率,這個頻率是普通手機無法傳送的, 只有衛星才有,如果是普通的手機,就一定要使用APP,通過艦載伺服器進入衛星訊號傳送,最後這個訊號會被衛星捕捉到,然後定向傳送給被叫**的使用者,一顆衛星的運營成本是上億, 而衛星在通訊過程中需要完成很多步驟,成本當然非常高。
-
那就是無線網路,一般的訊號比較差,要看你所處的位置,國外的成本比較高,國內的也要看運營商,一般不是很便宜。
-
它非常昂貴,基本上是依靠4G模式,5G來了就好多了。
-
是的,也許一半! 據海上通行證負責人介紹,明年亞太衛星將發射亞太6D衛星,這顆高通量衛星容量超過30Gbps,可以支援全國超過10萬艘船舶上網,到時候可以降低交通成本,同時, 使用海上接入網際網絡的流量**也可以減少。
-
海上也提供網際網絡接入。 廣州中海電信憑藉自身的行業優勢,自2010年起以“低成本、高頻寬、廣受歡迎、多應用”為目標,在國家專項政策資金的支援下,成功研發出一整套海上衛星寬頻通訊系統及相關產品及應用, 大大提高了海陸通訊速率,大大降低了海陸通訊成本,開創了從網際網絡到海洋的高速資訊之路。
目前,易海通海上衛星寬頻產品已成功推廣應用於海洋監控、海洋科研、石油勘探、航道疏浚、航運等多個行業,是當今社會眾多海員的福音。
-
海上也提供網際網絡接入。 我代表公司參加2016中國“網際網絡+”峰會,聽說一家名為廣州中海電信****的海上寬頻公司憑藉自身的行業優勢,成功研發出一整套海事衛星寬頻通訊系統及相關產品及應用e海通,大大提高了海陸通訊速率,大大降低了海陸通訊成本, 打造一條從網際網絡到海洋的高速資訊之路,是當今社會很多海員的福音。
-
沿海有訊號的地方,比如陸地上,衛星訊號可以用來在海洋上上網,但成本是船員負擔不起的,而且速度慢,訊號不穩定。
-
不,海上沒有基站,陸地基站不能輻射那麼遠。
只能嘗試專用網路。
-
如果你有船員許可證,你可以找到它,但如果沒有它,你就不能出海工作。
-
如果是離岸,可以上網,但服務員號碼不好,不能去遠海。
-
當然,海上衛星的流量更貴,海上流量**的零售價是1元,1G的流量在1000元左右。 相比之下,如果使用海事衛星上網,只能買到1100元的流量,而乙個500M的流量套餐價格高達10000元。
-
一般沒有,除非對接,否則海上應該沒有蜂窩基地,一般的海上工作人員都比較辛苦,很多人在出發前會用手機硬碟來裝電影、美劇之類的東西,留著慢慢看吧!
-
不,沒有訊號。 但也有辦法,幾乎不能考慮,方法如下:衛星終端可以上網,一萬左右,不算流量費,流量是70多元一萬億,注意是一萬億,不是一萬億。
-
如果你能上網,你在公海上做不了太多事情,這取決於你的船的大小,我有乙個在海上工作的同學。
-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在使用衛星wifi之前必須安裝“海通”APP,才能實現充值和流量統計功能,每個使用者單獨註冊乙個,每個使用者獨立計費。 當使用者登入時,APP會讀取流量餘額並自動計算流量,因此船長無需擔心自己購買的流量被船員使用。
您的寬頻是前期付費還是後付費?
如果你先付錢,你就不用擔心了,因為錢是扣不了的,你交了一年的網路費,如果一年不到期,電信公司也幫你斷開網路,如果他想幫你斷開網路,你可以告他,誰讓你成為年度使用者。 畢竟,如果你支付一年的網際網絡賬單,你將使用一年的網際網絡。 他不可能讓你再付錢,是嗎? >>>More
這應該行不通,但在中國的海岸線上可能會更好,因為當你到達海邊時,你將無法找到基站。 但嚴格來說,如果用衛星接收機上網,可能會更好,但是網絡卡在海上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