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制氮是利用液空分離法,利用每種空氣的不同沸點來分離氧和氮。
雖然氮氣在大氣中的含量比氧氣豐富,但由於其非活性性質,人們只有在了解氧氣之後才知道氮氣。 然而,它是在氧氣之前發現的。 1755年,英國化學家布拉克發現碳酸後不久,他發現,在玻璃蓋中燃燒木炭產生的碳酸,即使被苛性鉀溶液吸收後,仍然有大量的空氣殘留。
後來,他的學生D.盧瑟福(D. Rutherford)繼續對動物進行實驗,將老鼠放在封閉的玻璃圍欄裡直到它們死亡,並發現圍欄內的空氣量減少了1 10。如果用苛性鉀溶液吸收剩餘的氣體,則1 11的體積將繼續減小。
-
工業規模制氮有三種型別:低溫空分制氮、變壓吸附制氮和膜分離制氮。
1.低溫空分制氮。
它是一種傳統的空分技術,已有90多年的歷史,其特點是產氣量大,氮氣純度高的產品,無需淨化即可直接應用於磁性材料,但其工藝流程複雜,占地面積大,基礎設施成本高,需要特殊的維護力, 操作人員較多,產氣緩慢(18-24h),適用於大規模工業制氮,制氮成本約為0-7元m3。
2.變壓吸附制氮。
變壓吸附氣體分離技術是非低溫氣體分離技術的乙個重要分支,是長期努力尋找比低溫法更簡單的空分方法的結果。 七十年代,西德礦業公司埃森研製成功碳分子篩,為PSA空分制氮產業化鋪平了道路。 近30年來,該技術發展迅速,日趨成熟,已成為中小型制氮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變壓吸附制氮是以空氣為原料,以碳分子篩為吸附劑,利用碳分子篩選擇空氣中氧氮的吸附特性,利用變壓吸附(壓力吸附、減壓脫附和分子篩再生)原理,在室溫下分離氧氮制氮制氮。
3.用於制氮的膜分離。
膜分離制氮是以空氣為原料,在一定的壓力下,利用中空纖維膜中氧和氮的不同滲透率,分離氧氮,產生氮氣。 與上述兩種制氮方式相比,具有裝置結構更簡單、體積更小、無需切換閥、操作維護更方便、產氣速度更快(小於3min)、擴容更方便等特點。
但是,中空纖維膜對壓縮空氣的清潔度要求較為嚴格,膜容易老化失效,難以修復,需要更換新的膜。
當要求氮氣純度高於98%時,比同規格的變壓吸附制氮裝置高出30%左右,因此當膜分離制氮與氮氣淨化裝置相結合生產高純氮氣時,一般氮氣的純度一般為98%, 這將增加淨化裝置的生產成本和執行成本。
-
工業氨生產方法:
1. 布朗的三座塔樓。
三個廢鍋氨合成圈。
布朗三塔三廢鍋氨合成圈由3個合成塔和3個廢鍋組成。 塔內有催化劑籃,氣體通過殼體與籃體之間的間隙從底部流向頂部,然後從頂部軸向流向底部。
流經催化劑床。
第三塔催化劑的負載能力比第二塔多,最終出口氨含量可提高到21%以上,減少了迴圈氣體量,節省了迴圈壓縮功。 合成塔的控制系統非常簡單,每個塔都配有乙個旁路,用閥門調節進入塔內的氣體溫度。
2.木的兩塔,三床,兩個廢鍋,氨合成圈。
伍德的兩塔三床雙廢鍋氨合成圈採用兩座較小的合成塔,三颱催化劑床,兩座塔各連線乙個廢鍋。 這種結構使反應溫度分布非常接近最佳反應溫度,氣體的迴圈容積和壓降小,節省了投資和能耗,副產高壓蒸汽更多。
3.托普索的兩座塔,三張床,兩個廢鍋,氨合成環。
托普索 S-250 系統由乙個 S-200 合成塔和乙個 S-50 合成塔組成,沒有較低的熱交換。 還包括:廢鍋和鍋爐給水換熱器的餘熱; 合成塔進出口空氣換熱器、水冷卻器、氨冷卻器和冷交換器、氨分離器和新鮮氣體氨冷卻器等。
合成塔為徑向流催化劑床層,採用壓降小的催化劑。 S-200塔的合成氣經餘熱鍋爐加熱,保證適宜的溫度進入S-50塔,提高單程合成率。
4.工業天然氣生產氨。
天然氣首先經過脫硫,然後轉化兩次,然後分別通過一氧化碳。
轉移,二氧化碳。
除去等工藝,得到氮氫混合物,其中仍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約體積)。
甲烷。 除去化學作用後,制得摩爾比為3的氫氮純氣體,經壓縮機壓縮,進入氨合成迴路,得到產物氨。 以石腦油為例。
生產氨作為原料的過程與此過程類似。
5.工業重油生產氨。
重油包括各種深加工得到的渣油,可採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氣,生產工藝比天然氣蒸氣重整簡單,但需要空分裝置。 空分裝置產生的氧氣用於重油和氣化,氮氣作為合成氨的原料,液氮。
也用作去除一氧化碳、甲烷和氬氣的洗滌劑。
百科全書 - 氨。
百科全書 - 氨的製備方法。
-
氮氣是通過加熱氯化銨和亞硝酸鈉晶體的飽和溶液(或飽和溶液)的混合物來製備的。 將雙孔橡膠塞放置在圓底燒瓶上,帶有分離漏斗和短彎曲導管。 將亞硝酸鈉晶體(或飽和溶液)放入燒瓶中,將飽和氯化銨溶液滴入分離漏斗中,將燒瓶加熱至85左右,生成氮氣。
當空氣排出時,可以通過排出氣體收集或直接用橡膠球囊收集氮氣。 因為該反應是放熱的,所以反應開始時應停止加熱。 化學方程式為:
nano2+nh4cl==nh4no2+nacl
nh4no2 n2↑+2h2o
-
然後根據氧氣和氮氣的不同沸點蒸發液態空氣。 以這種方式得到的氮氣基本上可以用於一般生產,如果需要更高的純度,則需要化學反應來輔助。
-
磷等固體在密閉容器中燃燒,留下更純淨的氮氣。
-
把它放在空氣中,因為超過6%的空氣是氮氣,它會發生化學反應。
-
氮氣常用的生產方法有:液化空氣分餾、低溫分離、膜分離、變壓吸附、變壓吸收等。
液態空氣分餾氮:主要是通過從大氣中分離或分解含氮化合物而產生。 液化空氣集團每年生產超過3300萬噸氮氣,然後通過分餾和大氣中的其他氣體生產。
低溫分離:低溫分離工藝,又稱低溫蒸餾工藝,利用空氣中不同沸點的氮氣和氧氣來分離氧氣和氮氣。 由於氮氣的沸點(-196)低於氧氣的沸點,液氮在液態空氣蒸發過程中比液氧更容易變成氣體,而氧氣在空氣液化時比氮氣更容易變成液體。
由於氮氣和氧氣的沸點相差不大,液態和氣態空氣必須經過蒸發、冷凝和再蒸發的反覆過程(這個過程稱為低溫蒸餾)。
膜分離工藝
膜分離技術是基於膜中氣體組分的選擇性滲透和擴散特性,以達到氣體分離淨化的目的。 流過膜的氣體不同組分的速度不同,各組分流過膜的速率與氣體的種類、膜的特性、膜兩側的分壓差有關。 進入膜的氣體成分不能是100%純淨的。
氣分離膜一般可分為多孔和無孔材料,長東頭由無機物質(多孔玻璃、陶瓷、金屬、導電固體和鈀合金等)或有機聚合物(微孔聚乙烯、多孔醋酸酯、均相醋酸酯、聚矽氧烷橡膠和聚碳酸酯)組成。 淨化後的壓縮空氣通過緩衝罐和組合過濾器從膜組的一端進入。
在壓力下,氣體分子首先與膜的高壓側接觸。 混合氣體在膜高壓側表面以不同的溶解度水平溶解在膜中,然後混合氣體的分子以不同的速度擴散到膜的低壓側,在膜的兩側產生壓差。 經過兩種溶液的選擇和擴散過程,最終將氣體混合物分離成不同的組分。
例如,空氣和氧氣的滲透速度比氮氣快。 膜分離後,留在高壓側的氣體富含氮氣,而通過的氣體富含氧氣。
-
問題1:塔拉工業生產中製備氮氣的方法分離液態空氣。
空氣加壓冷卻,然後逐漸加熱,N2 O2依次汽化成氣體,達到分離的目的。
N的沸點2 是-196度,O2是-183度,所以當液態空氣汽化時,首先得到N2
氮氣可由偶氮透明溜溜球狀化合物和過氧化氫反應生成。
問題2:如何制氮 直接空氣分餾是一種工業提取方法。 如果要在實驗室中提取氮氣,則需要將氯化銨飽和溶液與亞硝酸鈉固體混合並加熱。
以這種方式提取的氮氣與水蒸氣混合,在另乙個容器中可以用濃硫酸、純鹼石灰、氧化鈣、無水氯化鈣、無水硫酸鎂等乾燥劑除去。
具體化學反應方程式請自備:
氯化銨 + 亞硝酸鈉 = = 氯化鈉 + 水 + 氮。
由於反應中雜質的影響,溶液可能變黃甚至變黑; 氮氣的產生速度不慢,可以使用沸水浴加熱。
問題三:氮氣是如何產生的,也是如何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
-
制氮主要有三種方法:
1、分子篩空氣分離制氮:是以空氣為原料,碳分子篩為吸附劑,利用變壓吸附原理,利用碳分子篩選擇性吸附氧氮氣分離氮氣的方法;
2、低溫空分制氮:是一種已有近90年歷史的傳統制氮方法。 它以空氣為原料租賃行李,壓縮、淨化,然後利用熱交換液化液化空氣。
液化空氣主要是液氧和液氮的混合物,利用液氧和液氮的不同沸點,通過液化空氣的蒸餾,使它們分離而得氮氣;
3、膜空分制氮:是八十年代在國外發展迅速的另一種新型制氮技術,近三四年來在國內得到推廣應用。 膜空分制氮的基本原理是以空氣為原料,在一定的壓力條件下,利用氧、氮等不同性質的氣體,將膜中的氧、氮分離。
呵呵,其實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dw(但你也可以起床 你也可以直接上** 全站系統 with CMS(後台管理)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如何起床,你也可以一步一步地慢慢知道 上傳很簡單 但要花錢 但也有空閒空間。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