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換機的背板頻寬是交換機的介面處理器或介面卡與資料匯流排之間可以處理的最大資料量。 背板頻寬表示交換機的總資料交換容量,以 Gbps 為單位,也稱為交換頻寬,一般交換機的背板頻寬範圍從幾 Gbps 到幾百 Gbps。
交換機背板的頻寬越高,可以處理的資料就越多,但設計成本就越高。 背板頻寬資源的利用率與交換機的內部結構密切相關。
內部結構:
首先是共享記憶體結構,它依靠中央交換引擎提供全埠高效能連線,核心引擎檢查每個輸入資料包以決定路由。 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記憶體頻寬,大量的開銷,特別是隨著交換機埠數量的增加,記憶體量變得很高,使交換機核心成為效能實現的瓶頸。
其次,交叉匯流排結構,可以在埠之間建立直接的點對點連線,這對單點傳輸效能有好處,但不適合多點傳輸。
3.混合交叉匯流排結構,這是一種混合交叉匯流排的實現方式,其設計思想是將整合的交叉匯流排矩陣劃分為小的交叉矩陣,並通過中間的高效能匯流排將它們連線起來。 優點是減少了分頻匯流排的數量,降低了成本,減少了匯流排爭用,但連線分頻矩陣的匯流排成為新的效能瓶頸。
-
什麼是背板頻寬、交換容量和資料包速率?
-
1. 根據定義,背板頻寬和交換容量之間的區別:
1.背板頻寬:交換機的資料匯流排和交換機的介面卡(或介面處理器)之間處理的最大資料量稱為背板頻寬。 背板頻寬越高,交換機的資料交換能力越強。
2、交換容量:交換容量是指離子交換器在開關中能產生的交換離子量,開關的交換容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最大的因素是離子交換器的大小。
2、從計算方法的角度看背板頻寬和交換容量的區別:
1.背板頻寬:背板頻寬=2埠數對應埠速率。
2.交換容量:交換容量=(NaOH標準溶液的濃度和NaOH標準溶液的量)樣品的濕重固體含量。
計算]交換機背板需要多少頻寬?
交換機的背板頻寬越大,交換機的效能越高,處理資料的能力越強,但成本越高。 因此,有必要選擇合適的背板頻寬,以避免浪費。 如果要計算交換機的適當背板頻寬,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
考慮 1:計算出 2 埠埠容量小於背板頻寬,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交換機而不會造成浪費。
考慮 2:考慮交換機的吞吐量,當資料包長度為 64 位元組時,交換機 1 個 Gb 埠的吞吐量為理論值),10 Gb 埠的吞吐量為 。
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方面的交換機背板的頻寬是最合適的。 應考慮背板的頻寬和吞吐量,在選擇時應將它們結合起來考慮,而不僅僅是一側。
背板頻寬資源的利用率與交換機的內部結構密切相關。
交換機的內部結構分為三種型別:一種是通用記憶體結構,需要大量的記憶體頻寬; 二是交叉匯流排結構,交叉匯流排機構的單點傳輸效能遠優於多點傳輸,因此交叉匯流排結構多用於單點傳輸; 還有混合動力跨界匯流排結構,減少了匯流排數量,避免了浪費,因此節省了大量成本。
-
什麼是背板頻寬、交換容量和資料包速率?
-
交換機背板的頻寬和交換容量之間的差值。
背板頻寬:代表我們的介面處理器或介面卡與核心交換引擎之間的速度,大家可能都知道,我們計算乙個交換機實現線速的背板頻寬標準是“=2*埠數*埠頻寬”,大家也可以看到,當前交換機的標稱背板頻寬大於我們的理論值, 但實際情況是開關的線速**並不一定是這樣,那是因為他不是最核心的引數。開關背板是乙個可以大於或等於開關容量的設計值(這是實現線速開關的標準)。
製造商在設計時會考慮未來模組的公升級,例如模組從最初的 100 Gb 公升級到支援 Gigabit 和 10 Gb,埠密度增加。 背板頻寬一般是指模組化交換機。 它確定每個模板和交換引擎之間的最大頻寬。
是交換機介面處理器或介面卡與資料匯流排之間可以處理的最大資料量。 背板頻寬表示交換機的總資料交換容量,以 Gbps 為單位,也稱為交換頻寬。
交換容量:它代表我們交換機核心交換引擎的速率,一般用bps表示,這與緩衝區的位寬和它的匯流排頻率有關,例如,乙個交換機的快取是96,匯流排頻率是133,那麼他的交換容量是96*133=12....事實上,一些裝置廠商的工程師已經認為背板頻寬的概念毫無意義,下面要提到的開關容量和**速率決定了交換機的效能,而這個引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換機矩陣。
交換容量(最大頻寬、吞吐量)是指系統中使用者介面之間交換資料的最大能力,使用者資料的交換由結構實現。 當交換機達到線速時,交換容量等於埠速率 2(全雙工模式)對應的埠數。
包率:其實這個包率是第三層的包率,上面的交換容量就是第二層的包率。 要計算第 3 層資料包速率,簡單來說,千兆的埠速率是多少?
1000,000,000bps*8*(64+8+12)=,8代表8位,64+12+8代表資料字段為64位元組的幀,網路上用於傳輸的實際位元組數,報頭為8位元組,其他開銷為12位元組。 同樣,100G介面的資料包速率為Ha。 因此,為了在第三層達到我們的包絡速度,我們至少要滿足這個條件,以及我們的包絡速率。
資料包速率:反映交換引擎的效能。 標準乙太網幀大小範圍為 64 位元組到 1518 位元組,應使用最小的資料包大小來測量交換機的資料包容量。 指單位時間內的資料總量,基於 64 位元組的資料包、交換機**。
-
交換容量是指交換機的記憶體,背板頻寬是指交換機的效能,如10和100M的8個埠的頻寬,頻寬越大,效能越好。
-
套餐價格如下:
計算應該是。
1000,000,000bps/8/(64+8+12)=,
-
什麼是背板頻寬、交換容量和資料包速率?
-
什麼是背板頻寬、交換容量和資料包速率?
-
一般來說,計算如下:
1) 線速背板頻寬檢查交換機上所有埠可以提供的總頻寬。計算公式為埠數*對應埠速率*2(全雙工模式) 如果總頻寬是標稱背板頻寬,則背板頻寬是線速頻寬。
2)第二層包裝**線速。
第 2 層資料包速率。
千兆埠數 100 千兆埠數 * 其他型別埠數 * 對應的計算方法,如果這個速率可以是標稱的第 2 層分組速率,那麼交換機在做第 2 層交換時才能達到線速。
3)第三層包裝**線速度。
與第二層包裝**的線速相同。
那麼,你是怎麼得到它的呢?
對於 10 Gb 乙太網,線速埠的資料包速率為 **。
用於千兆乙太網。
線速埠的資料包速率為 。
對於快速乙太網,乙個線速埠的資料包速率為 。
對於 OC 12 上的 POS 埠,線速埠的資料包速率為 。
對於 OC 48 上的 POS 埠,乙個線速埠的資料包速率為 。
如果以上三個條件都能夠滿足,那麼我們就說這個開關是真正的線性、非阻塞了。
-
1. 背板頻寬和交換架構有什麼區別?
交換架構是指資料遍歷裝置的方式。 主要有:
匯流排型別:資料包通過匯流排傳輸到所有埠,然後處理器告訴每個埠是繼續還是丟棄資料包。
共享記憶體:將資料包放在共享記憶體中,然後處理器告訴埠模組應將資料讀取到指定位置。
跨矩陣型:通過跨矩陣交換機將資料直接傳送到模組埠。 路由的方向可以由處理器確定,也可以由輸入模組本身確定。
後者是分布式處理。 一般來說,只有交叉矩陣型別才能實現完整的分布式處理。
背板頻寬是可用於資料包遍歷裝置的頻寬總和。 匯流排型別是匯流排的寬度,共享型別是到達**處理器的每個模組的匯流排頻寬之和,交叉矩陣型別是連線到矩陣的每個模組的匯流排頻寬之和。
-
背板頻寬是乙個交叉矩陣。
-
什麼是背板頻寬、交換容量和資料包速率?
網線的長度應該沒有問題。 交換機的背板匯流排頻寬,表示交換機可以支援的最大速度。 背板匯流排是連線UP口到各埠的線路,一般做在背面積體電路板上,所以稱為背板匯流排。 >>>More
例如,某公司有4個客戶組成環網,利用光纜組成這4個客戶的環網,客戶1---客戶2---客戶3---客戶4---客戶1,設定為自動轉換,當客戶1---客戶2時,該線路的光纜未連線,環網交換機會自動跳轉到客戶3,將網路供應給客戶2, 以確保客戶 2 可以繼續訪問網際網絡。
電信的寬頻網線直接連線到交換機(如果是ADSL,數據機連線到交換機也是一樣的),並且首先撥號上網的主機IP設定方法:在網路連線中檢視本地連線,點選右側的健康選擇屬性,連線後在通知區域的圖示前點選Internet協議(ICP IP)屬性, 並點選使用以下IP位址:IP位址填寫: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