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地吐痰是行政犯罪還是民事犯罪?

發布 社會 2024-03-11
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隨地吐痰違反《城市容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隨地吐痰行為可以向城市人民**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責令改正違法行為,並可以給予警告和罰款。

    隨地吐痰違反《城市容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可以向城市容貌環境衛生行政部門報告,責令改正違法行為,並可以給予警告和罰款。

    違法是指違反現行法律,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的行為。 違法行為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行為)。 根據違法行為,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和違憲行為。

    什麼是危害環境罪。

    1.危害環境罪,是指通過破壞環境,危害人類健康和財產的犯罪;

    2、危害環境罪,是指以破壞環境為形式危害人類健康、財產、環境的行為;

    3. 危害環境罪是指危害生態系統本身的犯罪。

    我們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諮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城市外觀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市人民**市外觀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單位除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給予警告、罰款:

    1)隨地吐痰、排便、亂扔果皮、紙屑、菸頭等廢棄物;

    (二)擅自在城市建築物、設施、樹曆上亂塗亂畫、塗鴉,或者張貼宣傳材料的;

    (三)在市民規定的街道上臨街建築物的陽台、窗戶上堆放、懸掛妨礙城市外觀的物品;

    (四)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方式傾倒垃圾、糞便;

    (五)不履行區域衛生責任的清掃義務或者不按照規定清除、處置垃圾和糞便;

    6)運輸液體和散裝貨物時沒有密封、包裝或覆蓋,造成洩漏或溢位;

    7)街道上的建築工地未設定護欄或未設定堵塞,工地未及時整理並做好必要的覆蓋,或工地建成後未及時清理平整,影響城市面貌和環境衛生。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法律分析:隨地吐痰是乙個道德問題,並不違反法律。

    法律依據:《天津市城管條例》第四十二條 嚴禁隨地吐痰、嚼口香糖、隨地便便或傾倒糞便,嚴禁在公共場所亂扔菸頭、紙屑、瓜皮芯等各類垃圾。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立即審批; 拒不撤的,處50元罰款。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從嚴處罰:(一)隨地吐痰、隨便、亂扔瓜果、紙屑、口香糖、菸頭等雜物,責令清理,並處五十元罰款。 (二)對隨意傾倒垃圾、從高空或建築物投擲物品、潑水、遺棄牲畜屍體的,責令清理,並處200元罰款。

    此外,“隨地吐痰”處罰隊伍將增加1000多名環衛監督員,他們將在城關大隊的指導下接受再培訓,與城關執法人員一起走上街頭執行罰款。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式規定》第一百五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調解處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如毆打他人、故意傷害他人、侮辱、誹謗、誣告陷害、故意毀損財物等。 因民事糾紛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侵犯私隱或者非法侵入住宅,情節較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親戚、朋友、鄰居、同事、學生之間因瑣事而發生糾紛的;

    (二)行為人的違法行為是由受害人先前的不法行為造成的;

    3)其他調解更有可能解決衝突的情況。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不,我國法律沒有規定。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它不屬於任何東西。 它應該是個人的文明。

相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