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的主要危害是洪水。
黃河上游洪澇災害多發生在9月,主要來自蘭州上空,蘭州上游洪澇主要來自導江上空。 由於降雨持續時間長、強度低,加上蘭州上空植被良好,草原和沼澤對降雨影響較強,導致黃河上游洪水漲落平緩,汛期長,洪峰低,洪水過程線短而肥。
蘭州站洪水平均持續40天,最長66天,最短22天,測得的洪峰流量一般為每秒4000 6000立方公尺。
黃河上游多為峽谷段,無論洪水大小,一般傳播時間變化不大,從指南到蘭州大約需要幾天時間,從蘭州到河口鎮大約需要一天時間。 洪水在黃河上游並到達中下游,一般成為基流。
黃河上游的實際洪水資料始於1933年洪災之後,當時在蘭州、包頭等地設立了水文站。 測得的最大洪水發生在1946年,蘭州站峰值流量為每秒5900立方公尺,15天內總洪水量為65億立方公尺。
在1981年的洪澇中,蘭州站雖然峰值流量只有每秒5600立方公尺,但如果沒有龍陽峽水庫圍堰的建設和柳家峽水庫的蓄水,蘭州站的峰值流量可以達到每秒7090立方公尺。 據調查,上游地區歷史上最大的洪水發生在1904年,蘭州站洪峰流量達到每秒8600立方公尺。
-
黃河進入低平原後,水流緩慢,大量中游沉積物淤積,河床不斷上公升,最後兩岸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河流”。
長期以來,為了遏制洪水,人們一直在修建堤壩,導致河床與兩側地面之間的高差越來越大。 歷史上,黃河下游多次決堤、洪水氾濫,給華北平原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河流兩岸地區在汛期面臨洪水威脅,一旦堤壩決堤,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此外,黃河的“地上河”導致沒有支流流入,使黃河的水量隨著下游而減少,進而切斷了黃河的流量。 防洪築堤的數量和難度逐年增加,投入成本也逐年增加。
-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帶走了大量的表土,導致土壤層變薄,土壤養分流失,耕地質量惡化,導致單位面積作物產量下降。 同時,大量泥沙流入黃河,導致黃河含沙量急劇增加,並在下游淤積,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河流,嚴重威脅兩岸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主要原因是蓄洪能力差,容易爆裂,造成大規模洪澇災害。
-
分類:資源共享。
這個問題在《凱玲》中是這樣描述的:
請幫我找到它。
分析:黃河流域水汙染嚴重危害“三鄉”。5月下旬,記者走訪甘肅、寧夏、陝西等省區黃河畔,親眼目睹了黃河中上游水汙染現狀和危害日益嚴重。
隨著城市工業化程度的提高,黃河流域汙染形成了點源與非點源汙染並存、生活汙染與工業排放疊加、各種新舊汙染與二次汙染相結合的嚴峻局面,黃河流域的汙染程度遠大於淮河。 受汙染的黃河已經影響了中國西北和北方1.6億城鄉人口,其中受災最嚴重的是農業、農村和農民。
-
1、黃河水汙染對人們健康的危害。
2、黃河下游頻繁中斷,直接影響了依賴黃河供水的城鄉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
3. 黃河減少了生物多樣性,喪失了生物種群和遺傳多樣性。
4、三角洲濕地水環境失衡嚴重威脅濕地保護區內數千種水生生物。
5.引起生物種群數量減少,結構趨於簡單。
-
造成黃河流域水汙染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歸納如下。 (1)流域內部分大中城市位於河邊,一些大型工礦企業也分布在沿河。90年代初,流域城鎮人口2000萬,其中2 3以上集中在這些城市和工礦區。
-
優勢。 1、黃河塑造了素有“堵長江”之稱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也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華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2、黃河蘊含豐富的水能資源,為黃河上中游工農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水能。
3、黃河流經乾旱半乾旱地區,大部分降水不足,黃河水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使這裡的土地生機勃勃。
傷害。 黃河帶給我們的主要災難是下游容易決口、改道。 究其原因,下游河床高於地面,形成“地上河流”。
由於黃河中游流經黃土流失十分嚴重的黃土高原,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黃河下游流經平原,水流緩慢,沉積大量河水攜帶的沉積物,使河床淤積起來,成為“地上河流”。大雨期間,河兩岸的堤防隨時都有爆裂的危險,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流,幹流全長5464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份,形成鋸齒形,向東流入渤海,匯集了30多條主要支流和沿途無數的溪流, 流域面積超過75萬平方公里。河流中游流經廣袤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河水呈黃色,因此得名。 >>>More
1.【望著大海嘆息】。
相傳很久以前,黃河裡有一位河神,名叫河伯。 他站在黃河岸邊。 看著黃河水西向東流淌,他激動地說; “黃河那麼大,世界上沒有一條河可以比得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