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未必能對他人。 這是什麼意思?

發布 文化 2024-03-12
10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不要把你不喜歡的東西強加給別人。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不要像你希望別人對你那樣對待別人,從《論語》中。

    中國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整句話的解釋是,如果你不希望你的身體或你的心靈不願意被這樣對待的結果,就不要讓別人遭受不想要的結果,得不到你想要的治療。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己所不欲,己所不欲,出自《嚴淵論語》和《魏靈公論語》。中國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如果你不想被這樣對待,你就不想這樣對待別人。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不要把你不想要的東西強加給別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己所不欲“,出自《嚴淵論語》。 孔子說的,味道深入木頭。 實在比不上後世的迷茫。

    厭惡,不斷厭惡的根源。 理解是相互的,體面是相互的。 饒恕的限度在於正確的意圖。

    朋友之間:不愉快可以寫在沙灘上,偶爾風吹過,還是都沒了; 笑聲可以刻在岩石上,但它可以永遠持續下去。 這就是寬容。

    這只是盲目的寬容,那是受虐狂的個人靈魂,而且真的很便宜,很難支援。

    不,所涵蓋的範圍不僅涉及事物和事物,還涉及該領域的所有基本原理。 通常:如果你不開心、不屑一顧,甚至怨恨,你也必須注意自己是否有同樣的錯誤,這讓別人感到尷尬和厭惡。

    同理心或許更容易找到相互理解的切入點,但更恰當的是自我審視、自我審視,與自我認同融合。

    稜角是性格,可以隱藏,但完全不可磨滅。 排程或感覺或理性的特徵,在自身中逐漸發展。 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各有各的痕跡,各有各的優點,但修為不同。

    摘自“九道奎”網路日誌。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出自《論語》。 如果你不喜歡言語或行為,就不要用這些言語或行為來對待別人。 不要把你不想做的事情強加給別人。 不要把你不想承受的東西強加給別人。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的現代中文意思是:不要讓別人做你不想做的事。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己所不欲,己所不欲,就是說無論做什麼,都要把所做之事推之,用心與心比,用自己的感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用自己的處境來推斷別人的處境。 這種把別人推給別人的思維,蘊含著理解和理解他人的深刻意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首先確立的標準。 也就是說,當你要求別人做某件事時,首先你自己願意做,或者你自己願意做,那麼你就會對你的要求感到自在。 普遍的理解是,如果你自己做不到,你就不能要求別人做。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很簡單,不要強迫別人做你不想做的事情。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不要把你不想做的事情強加給別人。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不要給你不想要的東西。

相關回答
6個回答2024-03-12

不要像你希望別人對你那樣對待別人“,來自《論語》。 中國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解釋為: >>>More

14個回答2024-03-12

我覺得就是這樣,不改變自己就很難影響別人。 >>>More

7個回答2024-03-12

孔子的說法不是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 如果一切都基於這個原則,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很難向前推進。 如果兩個人舉起槍對峙,生命處於危險之中,甲是對的,乙是惡的,那麼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豈不是很悲慘! >>>More

11個回答2024-03-1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出自《論語》。 這個道理連古人都知道,我們更應該明白。 >>>More

6個回答2024-03-12

在所有條件下討論這句話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