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收益和遞延所得稅費用應如何確認

發布 財經 2024-03-20
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1. 遞延所得稅收入。

    1)與企業資產有關的**補貼,按應收款或應收賬款金額記入“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xx資產”或其他資產類別賬戶的借方,該賬戶記入貸方。在相關資產的使用年限內分配遞延收益時,記入借方並記入“其他收入”賬戶,處置資產時,將與該資產相對應的遞延收益賬戶餘額轉入資產處置收入(營業外收入)賬戶。

    2)**補貼與收入有關,根據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賬款”、“銀行存款”等賬戶,並貸記該賬戶。

    後續期間確認相關費用時,記入該賬戶,按應補償金額記入“營業外收入”賬戶貸方; 用於補償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應當記入該賬戶的借方,“營業外收入”和“管理費用”的賬目記入貸方。

    3)退還**補貼時,根據要退還的金額,將本賬戶、“營業外費用”賬戶、“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賬戶記入貸方。

    2. 遞延所得稅費用。

    1. 確認可扣除的暫時性差額:

    借方: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方:應納稅額 - 應付所得稅。

    2. 可抵扣暫時性差額沖銷:

    借方:遞延稅項費用;

    貸方: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負債則相反。

    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一般應計入所得稅費用,但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首先,按照會計準則,交易或事項應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則該交易或事件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變動也應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損益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入)。

    例如,某企業持有成本為1000萬元的資產,會計期末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計稅基數維持在1000萬元不變的,計稅基數與其賬面價值500萬元之間的差額為應稅暫時性差額。

    該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 25%。 假設除此事件外,該業務沒有其他會計和稅務差異,並且沒有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初餘額。

    在會計期間結束時,當確認公允價值變動500萬美元時:

    借款:可提供500萬金融資產。

    貸方:資本公積 - 其他資本公積 500萬。

    在確認應稅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時:

    借款: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25萬。

    貸方:遞延所得稅負債125萬。

    二是企業合併取得的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數不同,應當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的,遞延所得稅的確認將影響合併產生的商譽或合併當期損益中記錄的金額, 但不會影響所得稅費用。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你好! 遞延所得稅費用 = 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 + 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

    遞延所得稅收入=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

    遞延所得稅定義:由已記入會計但尚未入賬以計入稅收目的的收入而產生的負債,該收入記入資產和負債中。

    遞延稅項是指由於稅法和會計制度確認收入、費用或損失的時間不同而導致的會計利潤(利潤總額,下同)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時間差額。 差額是根據《稅收影響會計法》確認的,而不是根據《應付稅款法》確認的。

    遞延稅項是指由於稅法和會計制度確認收入、費用或損失的時間不同而導致的會計利潤(利潤總額,下同)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時間差額。 差額是根據《稅收影響會計法》確認的,而不是根據《應付稅款法》確認的。

    合理避稅的方法有很多種,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相應的稅務籌畫,以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

    節稅方案八大場景:工資稅、勞動收入、O2O平台、投資收益、利潤分享、增值稅、社會保險、採購中心。

    您可以搜尋“捷稅”——稅務籌畫專家! 免費策劃,一攬子實施!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1、遞延所得稅所得 遞延所得稅負債減額+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餘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餘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餘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餘額)。

    2、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餘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餘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餘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餘額)。

    3、遞延所得稅=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

    從該公式得出的正數是遞延所得稅費用; 負數是遞延所得稅收入。 上述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必須與“所得稅費用”相對應,才能影響遞延所得稅費用或遞延所得稅收入。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首先,正面。 遞延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為取得稅前利潤而應繳納的所得稅。 當發生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時,遞延所得稅費用**記入遞延所得稅資產,當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沖銷時,記入遞延所得稅費用,記入所得稅資產。

    2. 遞延所得稅費用的計算公式。

    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發生金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發生金額-遞延所得稅負債轉回金額+遞延所得稅資產轉銷金額,遞延所得稅是指合營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與會計利潤總額之間存在時間差時,為了調整會計差額, 賬面利潤總額可以作為利潤總額計算和支付,所得稅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為應納所得稅,兩者之間的差額為遞延所得稅。

    請點選輸入描述(最多18個字)。

    3、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所得稅費用在出差原因、計算方法和會計科目專案上存在差異。

    1.形成的原因不同。

    當期所得稅是從稅法的角度計算的,當期應繳納的所得稅,形成遞延所得稅的原因更多的是由於會計處理和稅收處理的暫時性差異。 所得稅費用是從資產負債表中損益表的會計角度計算的所得稅費用。

    2.計算公式不同。

    當期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所得稅率。 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所得稅費用=當期應納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

    3、會計科目專案不同。

    根據會計利潤,當期所得稅賬戶按照適用的稅收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調整,計算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遞延所得稅應當按照應稅暫性差額專案詳細核算。 標的餘額轉入“年度利潤”賬戶計算所得稅費用,結轉後該賬戶無餘額。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所得稅費用=當期應繳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 經驗。

    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3-20

1、沒有。 所得稅費用應在損益結轉之前計入。 您需要自己進行分錄以結轉盈虧。 >>>More

10個回答2024-03-20

不,你沒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More

7個回答2024-03-20

稅法由國家制定,在全國範圍內統一。 但是,不同地方在執行力度、政策理解、徵收管理措施等方面都會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有時會讓納稅人覺得稅法不同。

9個回答2024-03-20

1.不同的稅務主體。

個人所得稅是指個人取得的收入,個體工商投資者的個人所得稅是指個人工商投資者的個人所得稅。 >>>More

7個回答2024-03-20

是這樣,假設一般納稅人當期有銷售貨物和安裝施工的勞務,公司對這兩項業務實行單獨核算! 本期共取得收入35萬元,具體如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