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50年代,德國經濟進入繁榮時期。 上世紀60年代,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經濟已經超過英國和法國,成為歐洲第一大資本主義強國。
第4章,第2節 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1.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20世紀50年代美國經濟的穩步發展; 7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放緩和下滑,經濟霸權動搖; 70年代中期後經濟的“滯脹”; 80年代的經濟復甦; 90年代的經濟繁榮; 二戰後西歐經濟快速復甦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 電子商務; 資本主義世界三足制局面的形成; 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緩和和與矛盾; 美國社會危機的加深; 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在德國和日本以及極右翼勢力的活動。
2)能力目標。
1)通過研究二戰後至9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培養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綜合分析和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2)通過分析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和變化的內外部因素,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外部因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部因素是事物變化的決定因素。
3)通過對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矛盾和問題的分析,提高對資本主義的全面辯證認識,即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社會主義矛盾的緩解,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第二,知識分配。
1)知識指導。
1 美國戰後經濟發展。
2 戰後西歐的經濟復甦與發展。
背景:二戰期間,西歐經濟遭到破壞; 戰後,各國進行了改革,調整了政策,發展了經濟。
措施:加強與美國的聯絡,利用美國的援助。 加強巨集觀調控。 發展高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新興產業。
結果:在50年代初,工業生產恢復到戰前水平。 50、60年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力增強,出現了繁榮景象。
西歐的經濟一體化程序加快了。 歐洲共同體成立於1967年,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70年代後,它攻擊了美國與日本的霸權。
3 戰後德國經濟的發展。
條件:與西歐其他國家的措施基本相同。 其他具體措施及理由:
a 政治穩定、政治改革、消除法西斯主義和非軍事化。
b 美國不僅保留了強大的工業基礎,而且還通過馬歇爾計畫提供經濟援助。
c.** 強調經濟按照市場規律執行,發展科技教育。
d 高素質工人的辛勤工作創造了“經濟奇蹟”。
結果:50年代,德國經濟進入繁榮時期。 上世紀60年代,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經濟已經超過英國和法國,成為歐洲第一大資本主義強國。
-
總結。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的橫向發展,是指世界各大資本主義國家從自由向壟斷過渡,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自己的殖民體系,但這個體系充滿了矛盾和鬥爭。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的橫向發展是指世界各大資本主義國家從自由向壟斷過渡,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自己的殖民體系,但這個體系充滿了矛盾和鬥爭。
其特點是:1、壟斷不斷向高水平發展,各種壟斷組織不斷湧現,各國壟斷程度大大提高,生產和市場集中度大大提高,塵埃過剩在20世紀初以金融資本(財閥)壟斷的形式出現。 2、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天下,新舊帝國主義激烈競爭,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孝順無疑是擴張的。
帝國主義正在擴大軍備和戰爭,世界大戰迫在眉睫。
-
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歐美日本資本主義列強進入了帝國主義時代。 但是,由於歷史原因,這些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政治發展程度參差不齊。 此時,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較慢,而美國、德國、日本的經濟迅速趕上並超過英法。
-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壟斷成為各大資本主義國家一切經濟生活的基礎,各國紛紛進入帝國主義發展時期。 從那時起,資本主義經濟一直處於快速發展時期,這導致了整個社會生產的盲目擴張。
日本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正在調整,他們放棄了相對落後的行業,現在他們主要集中在相對高階的行業,所以他們有一段經濟衰退的時期,其實這只是過剩。
大蕭條主要發生在美國,而這場經濟危機的範圍蔓延到全世界,因為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引發了將中國拖入水裡的邪惡想法,就像當年日本的崩潰一樣,美國因為商品的定價權, 所以美國在這場危機中沒有損失任何東西,目前的損失只是暫時的,將來會挽回,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匯率利益都將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