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治維新和西化運動的結果不同

發布 歷史 2024-04-22
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這個可以寫成乙個**來解釋,所以讓我們談談我的拙見。

    1.皇權。 日本明治維新的本質是重新確立皇權的獨特性,即完成權力的集中,任何新興政權的特徵都是新政策可以更方便地實施。

    中國的集權任務早在秦朝就已經完成,皇權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基本穩定,變化不大,進行新政改革的內生力量很小。

    第二,外部環境。

    日本的小國土在被西方進入時基本被忽略了,因為日本沒有太多值得掠奪的資源,而中國不同的廣闊資源和巨大的市場成為西方覬覦的目標,受到外部力量的極大影響。

    3.改革思想。

    明治維新邏輯是,日本看到了自己的弱點,明治天皇獲得皇權的中堅力量都是年輕的有志者,即非既得利益者,有內在動力和外在學習機會。

    西化運動更像是****為了獲得更多政治資本而發起的一場改革運動。 中央集權不再是變革的引擎,因為政治集團中的既得利益比他們想象的更強大。

    清**不想動筋骨,只學面板,日本從裡到外都是新的。 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區別。

    第四,失敗的結論。

    就結果而言,西化運動並不是失敗的,至少它在中國奠定了一定的工業基礎,儘管很弱。 而且,應該指出的是,明治維新最終能夠成功,這與《馬關條約》中清廷三億兩**的賠款不無關係。

    第五,文化思維的差異。

    日本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學習者的姿態,不用擔心整個國家無法輸入西方思想,日本無法成為日本。 向先進方學習,對日本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近百年來,清廷在區域穩定體系中被周邊國家尊為優越國,最終的結果是,人們會擔心向西方學習會讓中國不再是中國。

    第六,金融體系的失敗。

    雖然中國是世界上第乙個出現紙幣和貨幣銀行的國家,但到了清朝,這些已經成為古老的黃曆,所有的貨幣銀行都是依靠政治權力獲取利益的機構,缺乏金融發展和創新的動力, 導致經濟體系缺乏金融活力,沒有為西化運動注入金融活力,金融權力長期落入西方銀行手中。

    日本較早對金融有更深的了解,由於紙幣通脹幾近崩潰,它能夠以2億銀元的賠款打破局面。

    一點個人思考,思考歷史就是在歷史中尋找經驗作為參考,而其背後事件的發展總是同一條線,無論社會如何進步,這些都是不變的,因為書寫歷史的永遠是人。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慈禧不同意資本主義改革,光緒沒有實權,清**腐敗,列強不希望殖民地發展。 另一方面,日本是時代的潮流,沒有戰爭和外國勢力的入侵。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西化運動是封建統治者內部的自助運動,並沒有改變半殖民地的歷史。 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局面,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離開了亞洲,加入了歐洲。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比較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

    中國足球認為,花錢購買技術,聘請外國教練,可以得到預期的結果和力量。 殊不知,在初期或許有用,比如決魯時期,但進展只是表面的,無法維持。 因為到了一定程度後,系統*度的問題就開始逐漸顯露出來。

    花的錢開始慢慢被系統的腐敗所淹沒。 李鐵的調查只是冰山一角。 這種腐敗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因此,如果不改變體育管理系統,就不可能在世界盃上花錢。 它只能在一些當權者的口袋裡。 最後,我只能在塵土中看著日本隊,甚至看不到尾燈。

    日本隊徹底脫離亞洲,進入歐洲,中國隊只能自娛自樂,中超聯賽改為中超聯賽,現在國安也輸給了縣隊。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因為這兩次改革的目的不同,阻力也不同,當時清朝並不重視培養人才。 雖然這兩個運動是同時改革的,但它們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01.改革的目的不同

    中國的西化運動完全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只是為了國家的自強自滅和繁榮昌盛,並沒有帶動廣大農民。 這場運動的主要目的是為那些統治者謀取利益,並沒有把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放在主流。它只是發展了科技和軍事,並沒有改變舊的制度。

    相反,明治維新是由從明治天皇一直到平民武士的人進行的。 日本還從西方引進了經濟、文化和教育教育,這是乙個根本性的變化。 當時,日本的電力系統與西方非常相似,因此實施這一舉措要容易一些。

    02.對改革的抵制是不同的

    當時,清朝的西化運動雖然是由統治者進行的,但朝廷卻分為西方派和頑固派。 那些頑固分子根基深厚,勢力比較大,根本難以撼動,所以在改革過程中尤其困難。 另一方面,明治維新是由明治天皇和平民武士共同進行的,因此相對抵抗很少,封建軍閥因幕府運動的成功而受到削弱。

    因為對明治維新幾乎沒有阻力,所以更容易嘗試。 <>

    03.清朝沒有天賦

    西化運動不注重培養自己的人才,而是更多地依靠那些外國人才,其中大多數是入侵軍官或一些根本不懂技術的商人。 外國人看到這是為了幫助中國的發展,當然貢獻不會那麼激烈,他們只是為了利潤,他們會從中偷工減料。 另一方面,明治維新不僅引進了人力資源,而且在國內培養了人力資源,使他們能夠提高和發展自己的優勢。

    西化運動的發展更像是乙個空殼,有口號,卻沒有實際行動。 另一方面,明治維新到處都在實施,這就是為什麼兩次運動的結果不同。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他們向不同的方向改革,乙個是技術,乙個是制度,西化運動破產了,我們的技術改革起不到作用,根本原因是政治制度,明治維新就是從這裡開始的,並取得了一些成功。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首先,西化運動的背景是掌握皇帝控制皇帝的本領的產物,而百日維新的部分原因就是皇帝想要完全親政府,而這兩個運動有著根本的不同。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因為西化運動是封建地主階級的改良運動,所以他的目標是學習西方技術,學習彝族藝術,基本維持封建統治。 明治維新正在學習西方政治。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4-22

它們都發生在國家面臨西方列強入侵的時候,都是本國統治階級發起的救國運動,明治維新借鑑了西化運動,吳緒維新借鑑了明治維新。

4個回答2024-04-22

西化運動只是一次產業改革,並沒有改變當時的生產力方式,也沒有完成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 另一方面,明治維新是乙個根本性的變化,農業社會變成了工業社會。 因此,在第一次中日戰爭中,中國的**只能靠銷售,而日本可以造船。 >>>More

2個回答2024-04-22

明治維新。 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日本的封建統治與中國相比相對較弱,因此幕府派系的實力得以壯大; 幕府壯大後,推翻幕府的腐敗統治,支援明治天皇進行改革。 >>>More

7個回答2024-04-22

明治**與舊幕府軍隊之間的戊辰戰爭發生在 1868 年。 此時,美國剛剛結束內戰(1861-1865),無意向海外擴張勢力,普魯士正準備統一德國,鄰國到處作戰(1864年普魯士戰爭,1866年普奧戰爭,1870年普法戰爭),奧地利陷入義大利獨立戰爭(1859-1866年), 最後普魯士被趕出了德意志大家庭。然而,明治維新的主要角色是英國和法國,英國支援薩摩藩和其他沒落勢力,而幕府則與法國友好。 >>>More

8個回答2024-04-22

洋務運動。 內容非常龐大,涉及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以“自強不息”的名義,以建立軍工產業和圍繞軍工建立其他企業、建立新裝備的陸軍和海軍為主要內容。 60年代以來,江南製造局、福州造船局、安慶內軍械學院等現代軍工企業相繼建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