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地祈求佛法,為什麼眾生迷失在自己的本性中?

發布 文化 2024-04-25
4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知在六界之間輪迴,證得六根後的一切苦難,都是因此知而生。 認知來自行動,行動源於無知。 因此,無明是本源,心的無明是妄想與妄想的區別的混淆,心的清明是清的,妄想和妄想就熄滅了。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如果心中沒有妄想,為什麼眾生會有妄想? 心的非妄想本性是阿賴耶的無妄覺,而不是眾生淺薄覺知的無妄覺。

    眾生自**開始就失去了自性? 從什麼時候開始考慮穿上衣服和吃熟食。

    人類在開悟的那一刻之前是無知的。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

    如果你真的想問,你首先要問為什麼眾生應該有一顆清淨的心。

    佛陀也會以眾生的形式出現,從表面上看,也顯露出失的本性,和眾生一樣,又有什麼不同呢?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他驚呆了,說自己的性感覺很美妙,他徒勞地開悟了。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當然,眾生有自己的本性,而自性意味著每個佛法都具有真實不變、清淨不斷的個性。 普通人因為執著和妄想而無法顯現自己的真實本性。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其實,眾生與諸佛的區別在於迷惑和覺悟。

    一切眾生和諸佛最終都是平等的,本質上是完美的。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這裡的自性是指自性缺席。

    一切法都因緣而生,它們沒有自性,即空性,而這種空性(真性)恰恰是以非自性為本的自性。

    也可以說是心的本質,是法的本質,是自我的本質,是心與心,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心、佛、眾生,三者之間沒有區別。

    生死是涅槃,苦難是菩提。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一切法無自性,由業生,自性與妄想無關,與諸佛、眾生也無關。

    不要試圖去理解這些東西,它們都是經驗性的,如果沒有經驗證據,你就不會真正理解,很有可能入海沉沙,越來越迷茫,導演也一樣。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同意yuanaheng2526的說法! (你的名字太長了)。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眾生的自性與佛陀的自性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因為後天習性蓋過了自性,所以如果你證悟了自性,消除了這些習性,你就是佛。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用簡單的術語解釋深刻的內容。

    佛教的修行有兩種,一種是開悟,一種是漸進,其中有無數種方法。

    說到開悟,你的觀點和思想對你的影響很小,你怎麼能把佛教作為一種知識和觀點來認識呢? 有些道理,只有在有深刻領悟的時候,才會影響自己。 開悟是比理解更深刻、更高的領悟。

    乙個念頭,一萬個念頭。 如果沒有執著,就沒有自我。 須彌證悟了自性。

    漸漸地:戒與智慧,扎根,逐漸改變壞習慣,跟著佛法修行,日復一日地提高,你就能夠生出智慧,修煉和打破執著,智慧和觀點是一體的,功夫深化後,你就會深入障礙,打破深深的執著,從而獲得結果。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步驟一:身是菩提樹,心如鏡子,時時勤擦拭,不惹塵。

    眾生的身體是一棵智慧之樹,需要不斷的覺悟,眾生的心就像一面塵封的鏡子。 它必須隨時除塵和擦拭,以免被汙垢汙染並掩蓋其明亮的性質。

    具體來說,眾生的心中充滿了慾望、妄想、分離和執著,這些“塵埃”汙染了原本光明無阻的身心。 要想回歸真我,就需要靠戒律和智慧來消除貪恨,就像用掃帚掃除塵土一樣,一點一點地清理心中的貪恨、迷茫,也就是勤修行。

    第二步:菩提沒有樹,鏡子不是平台,本來什麼都沒有,哪裡可以揚起塵土。

    菩提本來就沒有一棵樹,明亮的鏡子也不是平台。 本來什麼都沒有,那裡會沾上什麼灰塵?

    當心清淨到一定程度時,你就會意識到一切都是空的,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是從妄想中誕生的。 至此,無我無人,無眾生,無長壽,連天無地,無死無生,脫離一切表象,真空,不朽不朽,還有什麼塵埃呢?

    個人意見,如果有什麼不對勁,希望戴德改正。

    阿彌陀佛!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頓悟需要機會,通常需要更痛苦的經歷。

    天要降臨在百姓身上,他們要先心疼,筋骨勞累,身體清空,行動混亂,然後動心忍耐,得不到的。

    你需要對自己有更深層次的反省,就像捲心菜蟲需要被繭縛住,然後才能破繭而變成蝴蝶。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眾生都有不同的根基和不同的因緣,所以過程會不同。 隨它去。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臨濟有餅,肇州沒有茶,雲門拿了一根棍子。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個人方法不同。 但有乙個共同點,那就是思考,也叫停下來。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找佛法經來驗證自己,別人的佛法可能不適合你。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我的道在我心裡是自在的,佛法是渺小的。 真佛與道無異,無為。 為什麼需要看書才能了解自己的本性,對書的痴迷,不就是看的問題嗎?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佛陀留下佛經,教導眾生尋求自我,超越自我。

    其實,每個人的心都在尋找自己超脫的方式。

    執著於佛法也是乙個執著的問題。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眾生雖然有容貌,但為什麼都一樣的容貌,既然都有機會成佛,佛沒有眾生的容貌,所以不會和眾生一樣,所以虛空遍布妙法蓮華經的雲霧 世尊從三摩地中安詳地起身,對舍利弗說: “諸佛的智慧是無量的,他們的智慧之門很難解決,也很難進入。佛陀已近千萬億無數諸佛,修行無量道家,勇敢勤奮,名號廣為傳聞。

    從來就沒有深刻成就的規律,也很難理解說什麼才合適。 舍利弗,我成佛,各種因緣,各種比喻,廣博的論述和教法,無量的便利,對眾生的指導,與一切著作的分離。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方便了解波羅蜜多,就足夠了。 舍利弗,如果你知道,是廣闊而深遠的,無量無邊的,暢通無阻的,強大的,無畏的,禪定的,從三摩地中解脫出來,滲透到無邊,成就一切未得的法。 舍利弗,若能作各種分,善巧地講法,輕聲說話,取悅眾人心。

    舍利弗,簡單來說,無量無邊無法,佛陀已證得。 ’』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shravakas都在四果的小乘領域,就像阿羅漢一樣。 中上座部佛界的佛陀修行十二業。

    佛陀的智慧無量無邊,遍布虛空,是人的妄想執著所能想象的,我們只是刻苦修行,以擺脫自己煩惱的習性,如嗔恨、貪婪、執念。 很難改掉,所以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改掉你的壞習慣,說起來容易,你自己就能記住乙個月能改掉多少個壞習慣。 佛陀的意思是覺悟。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佛陀的意思是,每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每個眾生都可以根據因緣發展菩提心。 這就像把玉藏在石頭裡,你說這是石頭還是玉? 經過一千次的錘煉,石頭會變成美麗的玉石。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如果有通往永生的方法,為什麼不要求它呢? 道很好,而且很好。

  23.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所有眾生都有自己的本性,這是佛教典籍中經常出現的乙個重要概念。 然而,由於每個學派的核心思想不同,給出的含義往往不同。

    這種“自性”的本質是“分離的妄想”,而這種“自性”的本質不是妄想心、辨別心、生住、異化、滅亡的執著心,而是沒有妄想顛倒、沒有愛恨、不執著於分離、不動不動搖、不生不生不死的清淨心。

    這個心是“包含生命”的“同道理”,“卻被客塵的妄想所掩蓋”,每個人都有,不求別的。 知識分子所說的“自我”是將其與正義區分開來; “性”是身體和品質的意義。 它被稱為由原因和條件聚合而形成的現象,具有與之完全不同的相對構成和功能,被稱為“自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自性”就是“他者”。

    在禪宗學者的語錄中,說它是本面,或本性,或佛性,或自性等。 “當自性是自淨的,當自性不是生而滅的,當自性是自給自足的,當自性是不可動搖的,當自性誕生時,萬法。這樣一來,看似每個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但又不能說是共享的。

    禪宗的自性是指在因果現象中自生、自足、永恆存在的自性,而覺悟的自性是指一切根據他而生起的現象,每一種現象都有相對獨立的構成和與之完全不同的功能,禪家的自性是指我們作為乙個人所擁有的真正的佛性。 中觀的核心思想是緣起的空性。

    緣起,即宇宙中所有存在的現象都源於條件的和諧。 空性意味著一切因緣和睦而生的現象,都無自性。 中觀的毀滅物件主要是Arisarvastivada所說的自性。

    至於智慧和禪宗怎麼說,從龍樹菩薩破執的動機來看,很明顯,這不是他想要破解的,如果有人堅持說是真的,中觀也會破解。

    自性的本質,即使有情眾生失喪,也有生而不死的心,“在聖上不增,在凡者不減”。 可惜眾生把生死的虛界當真,順著這些境界產生“所見、所聞、所愛、所恨、所有、所失......”

    各種妄想心、執著、生滅心,甚至把這些妄想心、執著、生滅心的功能(看、受、想、行、知)當成自己,就失去了自己的本性。 這就是所謂的“被客塵的妄想推翻,不能透露”。

  24.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正統的信仰比神通更有用,如果神通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那麼,外道也有神通,嶗山道士不也是一樣的神通嗎? 自己的貪婪和仇恨是解決不了的,別說別人施展神通來救你,就算你有神通,你也會有同樣的煩惱。 美國電影電視經常看到擁有超能力的人,他們的煩惱一點也不比我們多,這是乙個很好的例子。

    當然,在佛經中也經常有菩薩顯神通的例子,也就是感道。 現代眾生有深智淺智,惡見空,這些都是法圓的顯現。 事實上,我們自己的意識是與生俱來的,我們自然擁有超自然的力量。

    只是因為迷茫,看不到自己的寶藏。

    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體現在教導我們如何轉入覺悟上,開悟的時候,我們就會光明無阻,會擔心沒有神通,呵呵。

    南方沒有阿彌陀佛!

    心同德!

  25.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眾生因為嫉妒神通而追求神通,墮入外道,然後歸正,難度!

  26.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佛經揭示了一切,對於佛經來說,乙個信仰可以解決所有疑惑。

    你為什麼要展示你的超自然力量,執著於超自然的力量卻無法理解它們,執著於它們而無法解脫它們,所以你的意思是一種誤解。

  27.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真相就在你腳下,但不幸的是,有些人沒有看到,有些人不相信。 是因果尚未到來,災禍尚未窮盡。 雖然聲音和純潔的風來了,但愚昧的人不會看到光明。

  28. 匿名使用者2024-01-12

    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在疑惑之前我徵求過意見,主要有以下幾點: 1神通確實可以讓生活變得自信,但無疑會讓很多人追求神通,想想幾年前氣功帶來的種種弊端,所以神通一定不能隨便玩。

    2.佛法是平淡的,沒有必要去做那些事,也不能去做 3眾生的業力就是這樣,大家都在追求物質享樂,追求外在的東西,所以沒有機會看到神通的顯現。

  29. 匿名使用者2024-01-11

    大道無形無相,如何"人相"顯示? 不要混淆?

  30. 匿名使用者2024-01-10

    修煉是修身修煉,不求佛。 不要問!

  31. 匿名使用者2024-01-09

    因為它是平等的! 它就像乙個金礦,裡面全是金子! 所以金礦本來就是金子,去掉石頭就是。 一切眾生皆是佛,無妄執。

  32. 匿名使用者2024-01-08

    眾生之所以成為眾生,是因為他們對真實本性的無知和妄想。 不管是佛還是眾生,佛的本性都是一樣的,眾生沒有一念就是佛,因為一念而成為眾生,所以我個人認為,佛是一輩子,因為一念, 一切眾生都成佛,是因為他們與乙個念頭斷絕了,但佛法的本質,即真與法,是一樣的。

  33. 匿名使用者2024-01-07

    什麼是眾生? 一念無明,迷失在本性中,無意識,我常執著於佛法和兩種執著,我都是眾生。 眾生打破了無明,打破了自法執著,證悟了自己的本性,並證得了諸佛的智慧。 一旦開悟和永恆,佛陀將不再成為眾生。

  34. 匿名使用者2024-01-06

    我個人認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有機會成佛,證悟禪,而佛陀是無形眾生的覺悟。

  35. 匿名使用者2024-01-05

    佛性是我們擁有的東西,但當我們迷失時,我們看不到它,所以我們必須把它找回來。 阿彌陀佛!

  36. 匿名使用者2024-01-04

    沒有眾生可以得救,也沒有佛陀可以證得。 多讀佛經,不要胡說八道。

  37. 匿名使用者2024-01-03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38. 匿名使用者2024-01-02

    真正的法性(佛陀的法性)是有情眾生,有情眾生是無明,有情眾生是迷惑的,佛是清醒的有情眾生。

  39. 匿名使用者2024-01-01

    如果一切眾生都由佛轉化而來,豈不是人人都是佛,那你還需要佛什麼呢?

  40. 匿名使用者2023-12-31

    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嗎?

  41. 匿名使用者2023-12-30

    如果你讀了我的回信,你就會明白,乙個人修煉到天人合而為一,與宇宙合而為一的地步。 看似境界很高,但實際上這是乙個錯誤的想法。

    正確的想法是:我不需要修煉,此刻我已經和宇宙融為一體了,我看到的每個人都是我自己。

    我有一種錯覺:我認為他就是他,我就是我,宇宙就是宇宙。 我們是兩個同時生活在宇宙中間的個體; 他們也發展出執著,執著於這種錯誤的想法,並認為這種錯誤的想法是正確的。

    我們需要用毒來對抗毒,修行(一種毒)來擺脫妄想(另一種毒)。

    如果你被迷惑了,你會想,我是人,我怎麼能修煉成佛呢?

    如果你開悟了,你就會知道我自己一直都是佛。

相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