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室問題! 快點,你能告訴我嗎? 有優點!!

發布 教育 2024-04-06
2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用砂紙去除鎂表面的氧化膜是物理變化,發現鎂是銀白色的金屬,這是一種物理性質,用坩堝鉗夾住鎂帶,在酒精燈的火焰上點燃,發現它可以燃燒這就是鎂的化學性質, 燃燒時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上述描述屬於鎂的性質。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物理,物理,,,化學,最好說清楚。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物理的、金屬的、易燃的、反應過程和結果。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用砂紙去除表面的氧化膜,這是物理的,而且不會改變物質,就是表面的氧化膜物質與鎂元素分離出來!

    我把它放在酒精燈裡燃燒,這是一種化學變化。

    產生氧和鎂的化合物!

    它的固體粉末是氧化鎂,發出的白光屬於物理想象! 這還是放熱反應,但實際上,它是一種轉化為熱能的化學能! 只能說是一種能量轉化,也可以說是一種物理能量轉化的想象!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除氧化膜外,物質的本質沒有變化,也沒有產生新的物質,所以是物理變化;

    鎂不需要參與化學反應才能成為銀白色金屬,這是一種物理性質;

    可燃燒生成氧化鎂,生成新物質,屬於化學變化;

    以上句子是客觀事實,應該是對現象的描述。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在進行鎂帶燃燒試驗時,用砂紙去除鎂表面的氧化膜,這是一種物理變化; 鎂是當銀白色金屬被發現時發現的,這是一種物理性質; 用坩堝鉗夾住鎂帶,在酒精燈的火焰下點燃,發現它可以燃燒,這是鎂燃燒室的化學性質,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生白色粉末狀固體,這是上述反應現象。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砂紙去除"物理變化 氧化膜中的化學變化。

    物理的。 化學性質。 現象。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物理變化; 物理的。 鎂的化學性質,燃燒試驗說明。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1.丁香酚易揮發,可用蒸汽蒸餾而不被破壞,丁香酚幾乎不溶於水,能與有機溶劑混溶,遇到氫氧化鈉溶液時轉化為鈉鹽溶於水,酸化後可游離。 因此,純丁香酚可採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用氫氧化鈉萃取,酸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

    2.揮發油也可採用有機溶劑萃取、超臨界法、微波萃取等方法萃取。

    1.優點:操作方便、裝置簡單、顯色方便等,採用薄層色譜法,將測得的化合物(或混合化合物)和標準品點在同一薄層色譜板上,用同一種試劑、同一種顯色方法(螢光、硫酸顯色劑或其他)、相同的射頻值和相同的專色進行色譜分析, 建立為同一化合物。

    2.點樣是薄層層析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耗時的環節,特別是在定量路徑層層析分析中,點樣所需的時間佔整個分析時間的30-60%。 因此,有必要優化點樣技術。

    一般要求是點點盡可能集中,面積恆定,點樣體積準確。

    點樣技術的選擇通常與樣品量、層的型別、分析的目的(定性或定量)、形式等有關。

    應選擇合適的去汙劑。 容量式微量移液器、微量注射器(帶扁針)或容量式毛細管分配器都很方便。 位置可以在裝有捲尺的特殊點圖案上確定,也可以自己測量。

    在常規的泡層色譜中,分液體積一般為皮公升,而對於高效能薄層,樣品體積多為50至500納公升。 如果採用多點法,點樣量應較大,但總體積不應超過一次可轉移量的三倍。 樣品液不多時可一次性訂購,較多時可分階段訂購,要求邊點、邊乾邊乾燥,避免原點直徑過度擴散。

    大量稀釋的樣品溶液,優選以窄帶噴灑在板上。 在使用密度測定定進行定量時,條帶點樣可改善分離並減少系統誤差。

    在定性薄層中,樣品可以在起跑線上連續捏緊,這仍然可以顯示出帶狀分離的優勢。

    在點配額中,分配量必須相同。 如果需要不同的樣品量,則必須應用不同濃度的校準標準品。 然而,對於試紙分液技術來說,這並不是必需的,因為該技術允許使用不同體積的校準標準溶液而不會損失定量準確性。

    如果對所有樣品使用相同的分液裝置(例如,毛細管滴管),並且樣品製備中的體積測定誤差小於1%,則可以獲得較高的還原性。 如果容積裝置不同,應注意計數應盡可能準確。

    開啟時會揮發。

    3.因為如果將點滴劑浸入藥劑的液位下,則點上的樣品會溶解在藥劑中,從而使點樣無效,無法獲得色譜。 因此,點滴點不應浸出到液位以下。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1.兩個人。

    2..過量服用不僅浪費藥物,而且對溶液的pH值有影響,可能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如果沒有指示要滴多少液體,一般會滴1 2ml

    3.這樣讀數會更準確。

    4.準確; 如果溶液的顏色在半分鐘內沒有變化,則已達到滴定終點。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1 位數字只能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

    2.大量的指示劑可能會改變溶液的pH值

    3 下面沒有刻度,誰知道用了多少,所以要重新加 4 準確,嚴格來說,稍微多了,指示燈只是變色,靜置 1 分鐘後顏色不變。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1..酸鹼標準溶液也可以用移液器和分析天平製備,以提高準確性。 然而,一般實驗不需要這麼高的精度,所以用量筒測量鹽酸並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NAOH就足夠了。 留出兩位小數。

    2.用量過多是浪費藥物,二是影響溶液的pH值,可能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用量一般為2-3滴;

    3.這是為了便於讀取,其實可以使用溶液的剩餘部分進行滴定,只要足夠,但在這種情況下,讀數應該是兩個讀數之間的差值。

    4.在允許誤差範圍內,可觀察溶液中指示劑的顏色變化,以確認滴定終點; 緩慢滴加,滴最後一滴時溶液變色,半分鐘內溶液顏色不變,即達到滴定終點。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A錯了,F離子和Fe離子形成絡合物,溶液中沒有Fe離子。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假設亞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強,當將二氧化硫引入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溶液(強酸到弱酸)中時,會產生二氧化碳。 那麼只要證明確實產生了二氧化碳,就可以得出亞硫酸比碳酸強的結論。 我們來談談其他藥物的作用:

    高錳酸鉀:吸收過量的二氧化硫; 品紅色:證明二氧化硫已被完全吸收;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存在的證明。 洋紅色和二氧化硫之間的反應本身是可逆的,在加熱條件下,二氧化硫會再次分解,這將使澄清後的石灰水中變得渾濁的氣體無法確定是二氧化碳。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洋紅色用於驗證 SO2 的存在,澄清的石灰水用於驗證 SO2 或 CO2

    因為SO2溶於水形成亞硫酸。 然後引入碳酸氫鈉或碳酸鈉溶液也會產生亞硫酸。

    實驗的目的是驗證亞硫酸比碳酸強,因此當引入碳酸氫鈉或碳酸鈉溶液時,強酸和弱酸會產生CO2氣體。 CO2 不與酸性高錳酸鉀反應,但 SO2 發生反應,因此 SO2 通過酸性高錳酸鉀後被去除,只留下 CO2。 那麼洋紅色不變色,說明前面的酸性高錳酸鉀已經去除了SO2,所以下一步澄清的石灰水變色只是CO2引起的。

    這表明之前的 H2SO3 確實取代了 CO2,表明 H2SO3 比 H2CO3 更酸。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有1L的NaOH溶液 Na2CO3溶液的製備 (1)取NaOH溶液500ml,吸收多餘的CO2氣體,直到CO2氣體不再溶解;

    2)小心地將溶液煮沸1-2min,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2氣體;

    3)將另一半(500ml)NaOH溶液加入所得溶液中,並充分混合溶液。

    經過上述操作,得到非常純的碳酸鈉溶液。

    原因是(1)生成NaHCO3,其中溶解的CO2氣體在沸騰時被除去,實驗過程(3)中的NaHCO3恰好被NAOH中和並完全轉化為Na2CO3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這是乙個反應程度的問題,太少的CO2可能不會與NaOH反應太多,太多的NaOH會產生Na(HCO3)2,化學方程式計算,1L的NaOH正好是全部轉化為Na所需的CO2量2CO3,可以計算出乙個非常簡單的方程式。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將過量的 CO2 引入溶液中

    naoh+co2=nahco3

    所得溶液蒸發,剩餘的晶體被加熱和燃燒。

    2NaHCO3=Na2CO3+CO2 +H2O 此時得到純Na2CO3固體,如果需要溶液,可以按所需比例加水配製。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將NaOH分成2等份,乙份充滿足量的CO2,然後另一部分將NaOH與反應液混合。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從化學方法的角度來看,b:

    首先將過量的碳酸鈉加入混合溶液中。

    當BaCl2+Na2CO3====2NaCl+BaCO3(沉澱)到碳酸鋇沉澱不再生成時,濾出上清液(含氯化鈉和碳酸鈉),向上清液中加入過量的鹽酸。

    2HCl+Na2CO3====2NaCl+H2O+CO2(氣體)直到不再產生氣泡,蒸發濾液,過量的鹽酸和水會蒸發,留下氯化鈉晶體,然後加入過量的鹽酸到碳酸鋇沉澱中。

    2HCl+BaCO3====BaCl2+H2O+CO2(氣體)直到沉澱物完全消失,蒸發後可得到氯化鋇晶體。

    至於d,由於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分別與鋇離子和氯離子共存,因此沒有反應。 而且,在混合物中加入氫氧化鈉不會顯著影響氯化鈉或氯化鋇的溶解度,因此答案可能是錯誤的。

    你應該相信自己,不要總是假設答案是正確的。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這個問題有問題,即使新增試劑也無法出晶體。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我也選擇B。

    d 沒有反應。 A 將在最後引入 k

    c 將引入 SO4

    所以選擇B!

  23.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實驗的目的是測定鐵的含量,原化合物中的鐵離子與草酸鹽絡合,幾乎不可能電離,所以加入高錳酸鉀氧化草酸根離子,鐵離子解離成Fe3+,然後加入鋅粉,因為鋅粉的量不容易控制, 於是加入多餘的鋅粉,將所有Fe3+還原為Fe2+,然後過濾鋅粉除去。最後,使用高錳酸鉀準確滴定Fe2+的量,Fe2+是樣品中鐵的量。

  24.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我想是的:K3[Fe(C2O4)]3·XH2O 與稀 H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2SO4,(PS:你會寫的化學式)+2 價 Fe 被氧化成 +3 價,滴加 KMno4(反應試驗指示劑)途中會影響三草酸鉀鐵素體中 Fe(C2O4)3-酸基的 +2 價 Fe,即與他發生第二次反應, 即K3[Fe(C2O4)]3·XH2O和KMno4 發生第二次反應,然後加入鋅粉與Fe(mNO4)3反應,Fe被還原繼續與稀H反應2SO4.理解??

相關回答
25個回答2024-04-06

解決方案:銅提取需要氧化銅x。

h2+cuo=cu+h2o >>>More

7個回答2024-04-06

1)克。

2)公斤。3)16000÷8=2000t >>>More

11個回答2024-04-06

首先糾正錯誤:二氧化錳不與稀鹽酸反應,僅與濃鹽酸反應。 >>>More

12個回答2024-04-06

從長遠來看,醫生是好的。 但是,初始投資非常大,基本要求最低碩士及以上學歷,醫院不容易進入。 >>>More

20個回答2024-04-06

1.解決方案:(1-1 2 2)(1-1 3 2)....(1-1/1999^2)(1-1/2000^2)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