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先用青銅,然後用鋁,最後用鐵?

發布 科學 2024-04-05
1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嗯,我是高二,我真的忘記了初三的時候我說了什麼。 然而,人類使用鐵的時間比鋁早得多,所以你可能犯了乙個錯誤......

    人類最早使用銅是因為當時沒有這麼先進的冶金技術,銅比鐵更穩定(也就是說放在空氣中不容易生鏽),所以當時人們發現了現成的材料:銅、鐵礦石和鋁土礦,他們首先發現銅是非常有用的, 並開始鍛造青銅器皿,因為當時純鐵礦石(隕石鐵)很少,所以當時的鐵器很少,但後來銅用得太多,很難找到,於是大鐵匠們把木炭和鐵礦石混合在一起,用冶煉法提煉鐵,鐵礦石在地球上非常豐富, 而且木炭很多,所以大家都認為鐵比銅更省事,所以他們開始使用鐵器。鋁的用途是在近代,西方化學家從元素週期表中逐一挑選出鋁的元素,把鋁切出來,發現它非常防鏽(其實鋁的刺繡正好可以隔絕空氣,防止鋁的深層生鏽,鐵就不能工作了)才開始使用, 而現代研究表明,鋁的攝入量過高會引起阿爾茨海默病,於是大家又開始用鐵鍋做飯了,但目前鋁的應用還是很普遍的。

    知道的不多,僅此而已,希望能幫到你!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2012年版人民教育版的知識是肯定的。

    原因是:鋁比鐵更活躍,鐵比銅更活躍,所以冶煉它們的難點是:鋁、鐵、銅。

    以前的冶煉技術太有限了。

    如果對您有幫助,請及時,您的滿意,我的無限動力,感謝您的合作(*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你的問題似乎不正確,人類首先使用青銅,然後是鐵,最後是鋁。 原因是銅容易冶煉,不易生鏽,而鐵和鋁則更難冶煉。 金屬的使用順序與它們的活躍度有關,為了獲得活性金屬,需要更先進的冶煉技術,所以銅是第一位的,然後是鐵,鋁都是在人們找到較低的氧化物熔點後才冶煉的。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首先是銅,然後是鐵,最後是鋁 銅的顏色和化學性質都比較穩定 鐵比銅更活潑 但不如鋁那麼活潑 鋁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 它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所以發現晚,自然使用晚。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因為有天然的銅元素,所以沒有天然的鐵。

    而且,桒的熔點比鐵低,容易冶煉。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根據金屬的活性可以看出,Al大於Fe,大於Cu,因此可以知道,其活性越低,以化學狀態出現的可能性就越小,可以越早使用。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鋁比鐵更活躍,鐵比銅更活躍,活潑型很容易找到。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1)活性較弱的金屬不易發生化學反應,能以元素形式存在,比較容易熔煉,所以人類使用金屬的順序與金屬的活性正好相反,所以人類開始使用這三種金屬的順序是銅、鐵、鋁; 因此,答案是:銅、鐵和鋁;

    2)在這三種金屬製品中,使用時最需要注意防止金屬腐蝕的鐵製品是鐵製品,因為鐵的活性強,銅的活性差;雖然鋁的活性很強,但鋁製品表面容易形成緻密的氧化鋁膜,以保護鋁製品免受進一步氧化,所以答案是:鐵;

    3)合金的硬度大於純金屬,青銅的硬度遠大於純銅;所以答案是:大;

    4)波爾多液之所以不能包含在鐵中,是因為鐵可以代替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其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 FeSo4+Cu,所以答案是:Fe+CuSo4 FeSo4+Cu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人類首先使用銅,然後是鋁,最後是鐵的原因:

    1.金屬的移動性。

    強弱之間的關係以及人類使用金屬的順序表明,人類早期使用的金屬具有較弱的活性。

    2、金屬活性越強,金屬冶煉越困難,影響人類對金屬的利用;

    3、銅的冶煉工藝比鋁的冶煉工藝簡單,鋁是電解冶煉的,古代沒有電是沒有辦法得到鋁的。 金屬的反應性越強,就越難熔煉。 鋁和銅要活潑得多。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1)活性較弱的金屬不易發生化學反應,可以元素形式存在,相對容易熔煉,所以人類使用金屬的順序與金屬的活性正好相反,所以人類開始使用這三種金屬的順序是。

    cu、fe、al;

    2)前面的金屬會從其鹽溶液中取代後面的金屬,因此硫酸亞鐵溶液可以與鋁反應,但不能與銅反應,以比較三種金屬的活性;

    3)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根本區別在於含碳量不同,這決定了它們不同的效能;合金的效能優於純金屬,因此鐵合金的硬度大於純鐵;

    4)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3CO+FE2O3

    高溫 2Fe+3CO2

    所以答案是(1)銅、鐵、鋁(或銅、鐵、鋁)。

    2)b;Fe+CuSo4=硫酸鐵4+Cu(或2Al+3CuSo4=Al2(SO4)3+3Cu)。

    3)含碳量;大 (4)3CO+Fe2O3

    高溫 2Fe+3CO2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1)活性較弱的金屬不易發生化學反應,能以元素形式存在,相對容易熔煉,所以人類使用金屬的順序與金屬的活性正好相反,所以人類開始使用這三種金屬的順序是Cu、Fe、Al;

    2)前面的金屬會從其鹽溶液中取代後面的金屬,因此硫酸亞鐵溶液可以與鋁反應,但不能與銅反應,以比較三種金屬的活性;

    3)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根本區別在於含碳量不同,這決定了它們不同的效能;合金的效能優於純金屬,因此鐵合金的硬度大於純鐵;

    4)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3CO+Fe2O3高溫。

    2fe+3co2

    所以答案是(1)銅、鐵、鋁(或銅、鐵、鋁)。

    2)b; fe+cuso4

    Feso4Cu(或 2Al+3CuSO4

    al2so4

    3cu) 3)含碳量;大 (4)3CO+Fe2O3高溫。

    2fe+3co2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1)活性較弱的金屬不易發生化學反應。

    元素。 形式存在,而且比較容易冶煉,所以人類使用金屬的順序與金屬的活性正好相反,所以人類開始使用這三種金屬的順序是。

    cu、fe、al;

    2)前面的金屬會去除後面的金屬。

    鹽水。 所以可以使用。

    硫酸亞鐵溶液。

    能與鋁反應,但不能與銅反應,三種金屬的活性可比較;

    3)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根本區別在於含碳量不同,這決定了它們不同的效能;因此,合金的效能優於純金屬的效能。

    鐵合金。 比較。

    純鐵。 硬度大;

    4)一氧化碳和。

    氧化鐵。 反應被破壞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3CO+Fe2O3高溫。

    2fe+3co2

    所以答案是(1)銅、鐵、鋁(或銅、鐵、鋁)2)b; fe+

    銅SO4FeSO4+CU(或2AL+3CUSO4=AL2(SO4)3+3Cu)。

    3)含碳量;(4)3CO+Fe2O3,高溫2Fe+3CO2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一定是早期的銅器,目前出土的青銅器是商代的; 在鐵器方面,有專家認為,西周時期的煉鐵行業可能曾發生過爭吵。 因為《班金詩音》在擔任成子清王時,有一句“王命毛用邦冢君、屠雨、百姓打東國榮”,而其中的“百姓”可能是冶鐵工人,說明西周王朝已經有了特殊的冶鐵業和奴隸。 而且據信,鐵在西周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東西。

    《詩經》《秦風》《司玉》中有詞句,因為馬如鐵而叫“驖”,也有把“驖”寫成“鐵”的。 直到鐵成為一種普遍的東西之後,人們才用它的顏色來稱呼其他東西。 這也是對中國古代冶鐵起源時間的解釋。

    然而,在地下發掘中,至今沒有發現西周時期的鐵器。

    用鐵代替銅鹽,至少應該是西周以後的事情。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我認為鐵不好儲存,更容易氧化,而鐵很難儲存到現在,都是在大型自環境中鐵比銅更容易氧化

相關回答
13個回答2024-04-05

簡單來說,就是源於起源關係的心理學。 就像孩子一樣,他們都在愛情中生活和成長,所以他們會先了解感情,然後他們才會自己做事,所以他們有智慧。

8個回答2024-04-05

因為有乙個太陽,它就是太陽。

17個回答2024-04-05

我們人類也是哺乳動物。

但是我們沒有像其他哺乳動物那樣有完整的毛髮,我們只是把毛髮留在重要的地方,其他地方已經失去了毛髮。 我們脫髮,我不認為是因為我們穿衣服,只是沒有頭髮的結果,不是原因。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人類脫髮的真正原因,現在只有一些假說,其中散熱理論和火理論比較流行。 >>>More

39個回答2024-04-05

太確定,不虛偽的人不是一無是處。

6個回答2024-04-05

太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能量都來自太陽能。 因此,太陽是人類的“能量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