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空性不是虛無,但空性是一種存在?

發布 財經 2024-04-06
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三體》中有這樣一句經典名言,一直列在各類書籍的書單上:空性不是虛無,空性是一種存在。看《三體》的時候,沒有時間仔細讀這句話的意思,一味地沉浸在故事情節中。

    現在想想,我才意識到事情並不簡單,哈哈。

    在我看來,空性確實不是虛無,而是一種絕對和完全的自由感。 這也牽扯到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 當有人問我是誰時,我該怎麼辦?

    我會說出我的名字,我的年齡,並且只列出"我"它前面的物件。 身高和體重,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 但實際上,這些都是“你”的外化表現。

    所以"我"到底是誰? "我"它在哪裡存在? “我”將何去何從?

    當我不斷丟棄原件時"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界限"當我回到盡頭時,我感受到的不是虛無的死寂,而是包含所有物質、生命和思想的空虛。 "萬物皆有其成,如夢之泡泡"各種形式的事物,當你追尋它的根源時,你會發現它的本質是空性。

    如果萬物的本質不是"空"但別的東西,那就等於說,世界就像乙個裝滿了水的杯子,它本身已經失去了價值,它不能再包含任何其他形式的顏色。 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什麼美妙之處呢?

    空性不是虛無,空性是一種存在,你必須用空性的存在來填充自己。 世界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好的和壞的,溫柔的和可恨的,都是你內心的反映。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其實,我很想留個空白,讓你自己體驗一下。 哈哈哈。 好吧,讓我們開始做生意。

    前輩在上,已經有高理論; 在這項研究的最後,我不敢犯錯,只是做一些補充供大家參考。

    “空”是否是“無”,“空”與“無”的關係是什麼,在魏晉時期爭論得尤為激烈誰談論它,誰就會說它是空的; 誰說空性,誰就要談存在與否。

    魏晉時期,佛教向東傳播。 為了便於佛經在洞都的傳播,魏晉時期的僧侶們經常使用一種後來被稱為“格夷”的方法,即使用道教體系中的一些術語和概念來解釋佛經的思想,或者說是雲

    以經中之物之多,建議配備外文書,是生與釋的典範,稱為格意。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一般大眾受教育程度不高,根本無法理解“空”的概念,這導致許多僧侶為了便於佛教的教學,直接將佛經中的“空”概念等同於道教的“虛無”。 《高僧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經常有客人聽講,很難理解道理,來回走動時,他們充滿了疑惑。 遠是要領莊子怡上課,讓迷茫者知道”。 這裡所說的是,當時的廣大勞動人民群眾聽不懂聖經在說什麼,他們聽得越多,就越懷疑。

    僧人見狀,只好用《莊子》中的東西來比喻,大家終於明白了。 《莊子》一書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它恰恰是題主提到的“無”。

    這種方法雖然有利於佛經的普及,但也引起了大眾對佛教理論的各種誤解,將“空”歸入“虛無”的概念是主要的誤解之一。 這種誤解一直持續到今天,因此主題提出了問題。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們現代人自然有數學、邏輯、哲學、心理學等不同角度的獨特解讀,但早在晉朝,就有很多偉大的思想家對此有深刻的見解,有些見解遠遠超出了今天的人。

    其中,對此做出突出貢獻的,就是東晉的偉大思想家:一位道林

    智道林,單字名“逃”,人稱林功,佛教“般若學”創始人,是“般若六大師”之一。 他雖然是佛教徒,但並不侷限於佛經,對道教思想有深入的研究。 他曾經和道家大師級人物郭翔爭論過,一言不合郭襄,於是名聲大噪,所以當時的貴族豪門都爭先恐後地邀請他來辯論。

    在他的名著《瞬間色彩理論》中,他有這樣乙個主題:“丈夫的本性不是自我著色的,顏色不是自我存在的,雖然顏色是空的。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

    然而,要找到它的意義,它不是真空。 它是因果的顏色,有來自命運。 如果它不是自存的,則稱為空。 ”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空性就是存在,存在就是空性,可以在此基礎上理解,而這句話在佛教中的基本目的就是萬物空的概念,就是要讓我們明白,萬物沒有永恆的化身,萬物都會散去,教導我們不要執著於萬物, 使身心不自在。於是,有人說空卻愛空,其實愛世間和愛空無一物,無異於執著不放。

    熱愛空虛的人,為了尋求乙個空洞的詞語,拋棄一切,到頭來還是有一種“空”的念頭,無法去除。 殊不知,一切都是空的,拋棄不拋棄的念頭是空的,出離心的念頭不再是空的,愛空的念頭已經是“存在”。 它表明存在和空性不受阻礙,是一樣的。

    執著於某些人的人不明白“存在就是空”,執著於空的人不明白“空性就是存在”。

    凡事都有因果,不要太執著於空與存在,這樣真正的空既可以是存在又是空。

    從源頭:

    顏色、空性和空性是一回事。 顏色是通過某種“因果”而產生的空性的結果或幻覺,而一切顏色都是通過某種“因果”從空性產生或轉化的,也就是說,顏色是在一定的因果條件下空性的表現或表象或表象。 顏色來自空性,所有的顏色都有空性,而空性是顏色的起源或本質。

    所有的顏色都可以回歸其本性,即空性。 當顏色(或眾生)回歸空性或本源時,他們就成了佛。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有乙個杯子,我們看不到杯子本身,我們只看到顏色,而顏色是一種主觀感受,是心靈的產物,是一種妄想。

    換句話說,在《心經》中,色就是空,空就是色。 空性與顏色相同,相等,0 0,空性。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最簡單的說法是沒有拉的東西。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總結。 顏色是空的,空性是顏色。 色彩源於覺知,空虛。 然而,沒有空性,沒有什麼是空性。 是不是有空的空間,又有空的空氣。

    什麼是空,空是否是虛,虛是否會存在。

    顏色是空的,空性是顏色。 色彩源於覺知,空虛。 然而,沒有空性,沒有什麼是空性。 是不是有空的空間,又有空的空氣。

    事實上,形上學中所有的超脫都被餓死了,稜角被殘酷的現實磨平了,剩下的無奈圓滑。 沒有資料,是真正意義上的空,空意味著有資料,資料是無意義的、空的,等等。

    俗話說,真假也假,無處可做。 真與假,空與空,如何準確。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空性不是虛無,也不是不存在。 空性意味著一切都取決於因緣和條件,並且是結合在一起的,沒有真正的自性。 當因緣和條件發生變化時,稿件也會發生變化,不再是一回事。

    有很多人說空就是虛,沒有孝道,這是很不對的。 空性意味著沒有無聊,有自性,它需要依靠各種因緣和條件。 當業力改變時,事情就會改變。 沒有不變性這樣的東西,所以它都是空的,不是什麼都沒有,不是不存在。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空”和“虛無”不是同乙個概念。

    “空”不等同於“無”,它並不意味著無話可說,而是一種狀態,空如也。

    雖然有東西,但沒什麼用,白茫茫的大地真的很乾淨,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東西。

    “空”是我們應該達到的一種境界,看不起很多事情,看不起我們所有的煩惱,不要太在意。

    另一方面,“無”是乙個定量概念,這意味著沒有什麼可攜帶的。

    “是”或“否”是乙個定量詞。

    空虛是乙個與國家狀態爭論的詞。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修煉,把事情當成虛無。

    看著這些東西,你就能明白它們的真正含義,如果沒有意義,那就是空的。

    屬靈的事物也是如此,肉眼可能看不見,用眼睛看可能沒什麼,但屬靈世界卻非常豐富,充滿了各種內涵。

    精神更加豐富多彩,這不是“空”,而是充滿了各種精神的東西。

    要區分兩者,提高自己的境界。

相關回答
6個回答2024-04-06

學前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孩子體驗什麼是教育,並為他們上學做好準備。 我同意,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小學,進步更快,並且對學校的厭倦感更少。

15個回答2024-04-06

電荷定義:物體或構成物體的粒子帶電的電荷量,是物體或系統中元電荷的代數和。 >>>More

8個回答2024-04-06

是。 不經意的動作。

5個回答2024-04-06

薩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中說:

無神論的存在主義——我是它的代表之一——我更自以為是; 它斷言,如果上帝不存在,那麼至少有乙個東西總是存在於它的本質之前; 首先要有這個東西的存在,然後才能用什麼概念來解釋它。 這個東西就是人,或者根據海德格爾的說法,是人的現實。 >>>More

16個回答2024-04-06

剛剛聽說天津有個版本,吃完飯後,客人想把剩下的西瓜片帶走,服務員說,對不起,開封的西瓜包包不上,就放棄了,走的時候,服務員端來了一整塊西瓜:“對不起,開封的西瓜包包不上, 給你乙個未開封的。 “宇宙再也擋不住海底撈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