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和例子,說明你必須對別人做什麼,就像你希望他們對你做什麼一樣

發布 文化 2024-04-08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1.大禹治水:大禹是古代的領袖,為了消除洪災,他帶領百姓開闢了九條水道,將洪水引入大海。

    儘管這個過程既費時又費力,但他成功地為自己和鄰國的人民消除了災難。 這就是推動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他的行為體現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原則。

    2.羅斯福和海軍基地:羅斯福是美國人。

    有一次,當他的乙個朋友問他是否願意在加勒比海的乙個島嶼上建立乙個海軍基地時,羅斯福說他可以保守秘密,他的朋友也可以。 這體現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因為羅斯福不希望他的朋友知道這些資訊,如果他不能保守秘密。

    3.李寧的教科書:李寧是學生,在分發新課本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課本有點破損,就避開了這本課本,拿了一本好課本。

    雖然沒有人喜歡這本破損的教科書,但他並沒有把它強加給別人,這體現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

    這些故事和例子說明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原則,這是一種尊重他人並考慮他人感受的生活方式。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其實說白了,你可以學會感同身受,不喜歡的,不能推給別人,只要你特別好朋友,喜歡做; 也許是別人,也許他喜歡這樣做,但你必須想辦法讓他自己說出來,而不是你把它推給他。 畢竟,這是你不喜歡的東西,如果別人不喜歡它,你也不喜歡它,你會怎麼想?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鍾公問孔子如何為人世,才能仁慈? 孔子立即說:“乙個人應該認真對待別人,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強加給別人,不要抱怨他是在法庭上還是在反對派。

    鐘公道謝道:“我雖然遲鈍,但一定要記住夫君的話。

    2、在社交場合,有的人自己不抽菸不喝酒,但因為要求別人,或者出於某種原因,總會向別人敬酒,不管對方喜不喜歡。

    3、在家庭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情況,父母和孩子、兄弟姐妹、夫妻,強迫別人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會經常發生,在他們眼裡,還是理所當然的。

    4.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扔垃圾。 其實愛護環境是次要的,關鍵司機都知道,在高速行駛時,即使是很小的障礙物也會造成事故,所以你可能會在街上看到司機偶爾會把礦泉水瓶扔出窗外,但很少有司機敢在高速公路上扔礦泉水瓶。

    因為這件事不僅關乎自己的安全,也關乎他人的安全,而乙個大環境的安全也影響到自己的安全。

    5、戰國時期,梁國與楚國相鄰,兩國在邊界上設界亭,亭兵在各自境內種西瓜。 梁國的亭子守衛很勤勞,他們給西瓜除草澆水,瓜苗長得非常好; 可是楚國的亭子守衛卻很懶,沒人願意管理瓜田,瓜苗又瘦又弱。 出於嫉妒,楚人趁夜越境,把梁國的瓜苗全部扯下來。

    一大早起床,梁國仁發現自己的瓜苗被扯掉了,氣得不行。 於是,他向宋縣令匯報,準備把楚州的瓜苗扯下來。 宋 說:

    楚人這樣做,確實是卑鄙的。 但是,如果我們不想讓他們扯掉我們的幼苗,我們為什麼要轉身撕掉別人的幼苗呢?

    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今天起,每天晚上要悄悄地給瓜田澆水除草,使幼苗長得更好。 ”

    亭子守衛覺得宋杰的話很有道理,就照他說的做了。 幾天過去了,楚人非常高興地發現,他們的瓜苗一天比一天長得更好了。 但仔細一看,發現每天都有人給瓜田澆水,是梁族人悄悄地為他們澆水。

    楚國邊郡縣長聽了閣衛的匯報後,感到羞愧,對梁國百姓敬佩。

    於是,他把此事報告給了楚王。 楚王聽了這話,被梁家平鄰的誠意深深打動,特意為梁國準備了乙份重禮,以示自責和深深的感激之情。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強加給別人,講解如何與人打交道,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了解對方的想法和需求。

相關回答
14個回答2024-04-08

我覺得就是這樣,不改變自己就很難影響別人。 >>>More

7個回答2024-04-08

孔子的說法不是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 如果一切都基於這個原則,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很難向前推進。 如果兩個人舉起槍對峙,生命處於危險之中,甲是對的,乙是惡的,那麼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豈不是很悲慘! >>>More

5個回答2024-04-0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春秋時期,孔子。 >>>More

8個回答2024-04-08

第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不要把你的“想法”(通俗地說,就是你喜歡或不喜歡的東西)強加給別人,並要求別人接受它們。 >>>More

6個回答2024-04-08

不要像你希望別人對你那樣對待別人“,來自《論語》。 中國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解釋為: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