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從前秦時期到西漢地位上公升的原因是什麼?

發布 文化 2024-04-25
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秦國的隕落說明純粹的法家主義是有缺陷的,在漢初,劉邦一開始只是用儒家思想來裝飾門面,到了文景在位的時候,治國利用道家的不作為,讓百姓休養生息。 漢武帝時期,劉徹一改前幾代無所作為的作風,變得喜歡折騰,自然不能再用道家的無所作為思想了,於是他使董仲書的儒家天人合一學說得以延續,尊重儒家思想。 儒家教育也賦予了文化人等級低下、忠誠愛國的集體思維,有利於當時中國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捍衛君主的思想。

    儒家經歷了秦始皇。

    焚書儒事後,維持君主制統一權力的思想逐漸確立,儒家思想在漢代興起的原因是漢武帝。

    為了促進他的大統一,選擇了有利於統治的儒家思想作為正統意識形態。 此外,在董鍾書之後。

    新儒家思想的轉變,如君主的神權,迎合了漢武帝的統治思想,因此受到極大的尊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2000多年的正統意識形態。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對皇權手段的需要,總之,帝國的掌控者認為儒家思想有助於振興國家,長期穩定國家,所以他們大力宣傳儒家思想,使其蓬勃發展。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因為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為了鞏固權力的集中,決定尊重“儒家思想”。 其中,有一位名叫董仲書的著名代表,他梳理了孔孟的儒家思想,並介紹了“儒家思想”,口號是“廢黜百家思想,唯獨尊重儒家”,首先,董鍾書提出了一系列新儒家迎合時代需要的命題,“天人歸納”, “君主的神權”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

    第二,漢武帝大力推動儒學的發展,充分肯定了新儒學的思想,聘請了數百名儒家學者參與國家政治,建立了太學派,使世界上所有的學者都學習儒家經典,因為儒家思想適應了統治者的需要,其真理可以穩定人民的心, 從而有助於統治者的統治,這也與漢武帝時期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生活的穩定有著很大的關係。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漢武帝為了促進大統,選擇了有利於統治的儒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 此外,董仲書改革的新儒家思想,如君主制的神聖授予,迎合了漢武帝的統治思想,因此受到大力尊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2000多年的正統意識形態。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董仲殊成功地改革了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廣泛汲取百家思想的長處,建立了新儒學,主張“天人歸納”、“君主神權”,宣揚“大統”和“三綱五常”。此時的儒家思想是“內法外儒學”,符合加強權力集中的需要。 漢武帝欣然接受了董仲書的建議,實施了“廢黜百家,唯獨尊重儒家”、振興太學、禁止傳播其他思想等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特點:以儒家為基礎,儒家、法家、道家相互結合,相互滲透。 儒家思想是宗教的、經院的和政治制度化的。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從武帝到溫帝這段時間裡,黃老的思想主要是純潔、不活躍,從靖帝開始,儒家思想就成為中流砥柱,崇尚“有前途”。

    西漢初期,受秦末戰爭影響,各產業凋零,國力減弱,社會生產力亟待恢復。 而百姓也渴望擺脫嚴酷折磨的秦朝的陰影。 此外,從戰爭中建立起來的西漢王朝,內部沒有足夠的實力實行徹底的中央集權,也沒有強大的國力來抵抗匈奴對外入侵,因此統治者需要一段和平時期來積蓄力量。

    與春秋時期、戰國時期一樣,黃老志主張純潔無為的理論,既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又符合清朝失敗者的統治需要。 在漢初得到了極大的推廣。

    景帝時期,西漢經歷了文景統治的大發展,國力越來越強。 在這個階段,黃老志的理論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 而且,七國之亂也暴露了黃老思想的短板,長期的自由放任讓封建王國和地方貴族家族越來越囂張。

    武帝時期,形成了董仲殊的新儒學,軟化了道家陰陽思想,提出了“大統”、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 新儒家思想滿足了統治者對國家統一和集中的需要,並利用儒家思想來維持社會等級制度。 不顧天人合一,天人對皇權的制約作用,提出了大岐正木統一,迎合了漢武帝北攻匈奴、南越南動兵的思路。

    而“推翻百家思想,唯獨尊重儒家思想”也解決了思想統一的問題,因此西漢主流思想的轉變對於社會發展是必然的。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相關回答
24個回答2024-04-25

秦朝之後經歷的朝代有西漢、東漢、西晉、東晉、南北朝、隋朝。 >>>More

13個回答2024-04-25

先秦儒家思想是一種治國觀,屬於一種學說,沒人要。 但是,它很受歡迎。 >>>More

5個回答2024-04-25

先秦詩歌的發展經歷了從口頭到書面、從民間到宮廷、從集體歌唱到詩人創作的漫長過程。 早在西周到春秋時期,中國的詩歌就產生了一大批輝煌的篇章,其標誌是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的出現。

9個回答2024-04-25

長期以來,中國古代實行以土地稅(含戶稅、土地附加稅)為基礎,以商業稅(含關稅、市政稅)為輔的稅制。 這種稅制最初形成於西周和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 秦漢王朝逐漸完備; 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在君天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 宋元明清三代,隨著統一土地制度的破壞,土地兼併之風愈發興盛,在不斷開墾土地、整理地籍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了地稅、戶稅、丁稅的合徵,以及商稅、鹽稅的徵收制度, 茶葉、酒等商品稅得到加強,使商業稅和商品稅成為我國封建時期末期國民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