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西洋參預防和治療菌核菌核病? 人參菌核病頻發,如何預防和治療?

發布 三農 2024-05-25
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菌核病菌核病主要侵染人參根三年以上,幼苗很少受損。

    1)疾病:菌核病菌核病僅感染地下根和根莖。根部感染軟腐病,表面先有少量白色菌絲,後形成不規則的黑鼠糞便顆粒菌核。 最後,內部組織的腐敗消失了,只剩下外皮。

    病害發展迅速,早期難以鑑定,早期幾乎是一株健康的植物,發現枯萎時,人參根已經潰爛。 一旦疾病發生,它就會迅速傳播(圖36)。 (2)病害的成因是菌核在病殘和土壤中越冬,早春、晚秋在地溫下開始感染,早春、晚秋土壤低濕時易發生病害,一般發生在4、6月土壤解凍後幼苗出苗前, 6月後基本停止傳播。

    當土壤溫度高於2時,病害會開始感染,當土壤溫度為6 8時病害會很嚴重,當土壤溫度超過15時病害會輕微或停止傳播。 當土壤溫度在20度以上,濕度過高時,病參的根部會迅速腐爛。 該病從土壤融化到出苗處於高峰期。

    土壤墒情、地溫低、排水不良、透氣性差或氮肥過多都容易發生這種疾病,土壤結冰前降水過多,再降溫結冰,床土壤水分也易受病害影響。 (3)防治方法 加強田間管理,挖排水溝,防止早春冰雪融融後過多水流入人參床,避免土壤過度潤濕和壓實。 移栽時,注意保護人參幼苗,防止幼苗凍害,降低抗病性,通過濕潤區域時適當及早地清除防寒材料。

    經常疏鬆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溫度。

    春秋兩季,注意防止陽光緩慢結冰。 如果在田間發現病株,應立即將其連根拔起,並對周圍的土壤進行消毒,以控制病害的傳播。 藥物防控:

    放置防寒土後,用1%硫酸銅溶液對床面、床槽、走道及地面周圍區域進行消毒。 移栽西洋參前一周,每平方公尺人參田中均勻混合20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對西洋參菌核病菌核病防治效果較好。

    圖36 菌核病的症狀。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實施輪作,避免重耕。 初冬時節,土壤深耕(約50厘公尺),菌核深埋,失去活力。 種植不宜過於密集,以利於通風透光,降低濕度。 1 200氯硝基苯中毒土壤也可在根際周圍撒用,用於土壤消毒。

    發病初期,50%托布津500-800倍液體噴霧,或50%達克林可濕性粉1000次液體噴霧,每10-15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可控制疾病的傳播。 噴霧的重點是植物和地面的中下部。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人參菌核病頻發,如何預防和治療? 人參菌核病是人參種植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土傳根病之一,主要危害人參根基部三年以上,會導致根腐病和修剪死亡。 目前,化學藥劑主要用於生產中的防治,但要注意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藥劑,以免造成殘留過多,影響人參藥效。

    主要防控措施如下:1、加強栽培管理。 選擇排水良好、地勢高窪的土地進行種植,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水分過多; 合理輪作、合理施肥、除草、保持人參地清潔等,雨季; 如果發現患病植物,應立即拔出,取出人參部位銷毀,並用生石灰對病洞進行消毒。

    2.生物防治。 目前常用的生物製劑主要有枯草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和木黴。 3.化學製劑的防治。

    化學藥劑可用菌核病、丙環唑、戊唑醇等藥劑治療。

    當然,生物製劑和化學製劑可以合理混合使用,如蠟樣芽孢桿菌和菌核的比例為3:1或2:3,具有明顯的協同作用,有利於減少人參中的化學農藥殘留。

    菌核病是人參最常見的病害,病防從選地開始,一定要選擇有坡度、排水、澇澇的地塊,整地時要進行地面消毒,最有效、無殘留的方法是用生石灰,整個地塊都覆蓋一層薄薄的, 在人參出土之前,要做好人參出土前的松床工作,增加水分的蒸發量,提高地溫,然後再次對地面進行消毒,使用專用的無殘留殺菌劑,出苗後,葉面老化後每週進行一次噴霧殺菌消毒, 菌核病只能預防,不能治癒,目前還沒有針對這方面的特效藥物,所以如果發現人參要及時拔出,然後用消毒以上是我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種植時要選擇一些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雨季也要注意排水,清除周圍的雜草,選擇噴灑一些農藥。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農藥。 因為殺蟲劑可以很好地預防和預防菌核病,所以應該使用殺蟲劑來預防和控制它。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種植時要噴灑一些農藥,多用殺菌藥,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可以很好的預防。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人參菌核病的發生並不常見,多發生在低窪地、陰涼的山坡和山坡下坡,對人參造成危害。

    1)病理學。該病主要發生在四年以上的人參根上,幼苗很少受損。 它主要危害孢子、根和根莖。 少量白色天鵝絨狀菌絲體在被感染的人參根部誕生,隨後內部迅速消失,只剩下外表皮,病體上形成不規則的黑鼠糞樣菌核。

    該病傳播得如此之快,以至於難以及早識別,地上部分與早期健康植物的上部幾乎相同,當植物出現枯萎症狀時,地下根部已經潰爛(圖17)。

    2)疾病的原因。

    菌核菌 菌核病菌是菌核菌屬的真菌。菌絲是白色的,菌核是黑色的,它們的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 子囊菌形成於菌核上,呈漏斗狀,開始時淡褐色,成熟時淺圓盤狀,褐色。

    子囊孢子是單孢子,無色,橢圓形。 病原菌發育溫度為4°30,適宜溫度為15°C。 該病一般發生在從土壤解凍到出苗的高峰期,6月以後基本停止。

    低溫低濕、地勢低窪、排水不良、氮肥過多等都容易感染這種疾病。 出苗前,如果土壤溫度低,濕度高,往往會引起菌核病的流行。 菌核在病根或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土壤低窪潮濕,開始產生菌絲感染人參根,造成危害。

    3)防控方法。

    選擇排水良好、地勢高幹的地塊種植人參,挖好排水溝防止人參床積水,及時放防寒材料,提前疏土,提高地溫,降低土壤水分。

    出苗前,床面應用1%硫酸銅溶液或1 1 100波爾多溶液消毒,移栽或疏鬆時應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土壤消毒,每平方公尺10 15克可預防人參菌核病。

    立即挖掘患病植物,更換病區無病土壤或對病孔進行消毒。 也可以燻製,菌核在60種條件下都會全部死亡,不再被感染。

    圖17 人參菌核病菌核病。

    1.疾病的根源 2病原菌。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實施輪作,避免重耕。 初冬時節,土壤深耕(約50厘公尺),鉛大菌核被深埋,失去活力。 種植不宜過於密集,以利於通風透光,降低濕度。

    1 200 五氯硝基烯中毒的土壤也可撒在根際周圍進行土壤消毒。

    發病初期,用50%達克林可濕性粉劑噴灑50%托布津500 800次液體噴霧,每10 15天噴一次,連續噴灑2 3次即可控制病害。 噴霧的重點是植物和地面的中下部。

相關回答
13個回答2024-05-25

首先,準備以下材料和工具:新鮮西洋參、切割刀,具體方法如下: >>>More

8個回答2024-05-25

西洋參,又稱西洋參,原產於美國,後來在加拿大等國產。 目前,引進中國的西洋參也已上市,稱為種子人參或國產西洋參。 人參滋補作用強,應用範圍廣,很受人們歡迎,但因為價格昂貴,一些犯罪分子用人參冒充西洋參。 >>>More

17個回答2024-05-25

西洋參的吃法有幾種: 1.用水煮沸後口服給藥,主要是將西洋參切成薄片放入鍋中,適時加水煎煮,口服效果非常好,喝完西洋參湯就可以把人參片一起吃了。 2.用西洋參煮,把西洋參放進母雞肚子裡燉,就可以把母雞和人參一起吃,對身體也是一種很好的滋養方法。 >>>More

7個回答2024-05-25

不。 因為咖啡含有蛋白質、纖維、咖啡因等成分。 喝咖啡可以起到提神的作用,但咖啡中的咖啡因等成分會破壞西洋參中的營養成分,影響西洋參的營養吸收,使西洋參失去營養價值。 >>>More

12個回答2024-05-25

夏天吃西洋參著火? 在我們的一般理解中,是為了彌補它,但是適量吃西洋參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益,夏天適量吃西洋參不會引起火災。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