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265年,西晉建立,魏朝滅亡。
西晉(265年至316年)。
公元280年,東晉滅亡吳國。
316年,匈奴攻占長安,西晉王朝終結。
東晉(317年至420年)。
317年,東晉王朝建立。
383 河流之戰。
南北朝(420年至589年)。
420年,南宋建立。
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至618年)。
581 隋朝建立。
589年,隋朝統一了南北兩地。
605年,大運河開通。
611年隋朝末年農民起義,山東長白山爆發農民起義(618-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
1.在政治方面,政權更迭頻繁。 東漢滅亡後,出現了魏、蜀、吳三國的建立,隨後是西晉王朝的短期統一和東晉王朝的部分安全,當東晉王朝偏媾時,北方有少數民族建立的胡五國和十六國, 最後北魏統一了北方,北魏政權結束後,他們是北齊和北周。
南下東晉王朝滅亡後,建立了南宋王朝,建立了梁辰。 在過去的370年裡,出現了如此多的政權,而且政權更迭頻繁。
2.在階級關係和階級結構方面,氏族閘閥制度形成於魏晉時期。 這一制度對國家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
世界人民掌握著政權,擋住了漢人進入政權的道路。 後期導致了政治黑暗和政治動盪。 閘閥制度的形成是農民對地主的個人依賴的加強,是佃戶和部落制度的出現。
-
魏晉南北三朝是中國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 這個偉大的民族融合,是這段歷史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一,民族融合的出現。
魏晉南北三朝時期,大批中原人南遷,地域範圍廣,尤其是今天的江浙地區,接納南方移民最多,四川、湖北等地也有不少中原人定居南方,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
1.黃河流域各民族大融合。
魏、晉、南北朝。 鮮卑族、匈奴族、乾族、狄族、羌族等少數民族不笑,決定向內遷移,為中原漢族增添了新鮮血液。 400多年後,原有的民族布局在人口遷徙中被徹底打破,它們之間不再有地理上的隔離; 一些游牧民族也過著久坐不動的農業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經濟生活。
魏晉南北三代民族融合,為隋唐兩朝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南部和西南部的民族融合。
三國時期,蜀國注重改善與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對西南少數民族採取“綏靖”政策,加速了西南少數民族的封建化。 三國時期,武國境內還散布著一些越人,他們在南方山區過著農耕生活,他們與漢人共同開發南方。 此外,大批中原人口南遷,客觀上推動了民族融合程序。
由於長期的民族融合,他們與漢族在生產和生活方式上幾乎沒有區別。
魏晉南北朝(220 589、184 589),又稱三國、兩晉、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只有一段大統時期(西晉王朝)的350年,其餘王朝迅速更替,多國並存。 這一時期持續了 369 年,從曹丕被稱帝的 220 年到隋朝滅南朝陳並統一中國的 589 年。 可分為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並存)、西晉、東晉、十六國時期、南北朝時期(南北朝對立時期,共150年)。 >>>More
舞蹈特點:大多具有抒情性,舞姿比較柔和大方,大多繼承了漢代的舞姿和舞姿。 如“舞袖、彎腰”等,但又不乏漢代的粗獷大膽,或許與當時的社會思潮有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