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簡訊時間顯示不正常是容易的,安裝來電者。 在與之相關的系統整合中設定它,您可以毫無問題地檢視簡訊時間。
關於靜音模式下不顯示日期的問題,建議您安裝Nautical Desktop,Mobile Heart等桌面軟體,可以顯示時間。
至於時間混亂的問題,我真的不明白,有辦法解決指標的問題,安裝乙個時間盒,讓它每天自動為你調整時間。
我使用的電子郵件 5320 可能會為您提供建議。
-
手機關機時收到的簡訊顯示的是手機開機後收到簡訊的時間,而不是其他人給你簡訊的時間。 這是5320中的一大bug,只能等待新版本,否則下乙個安全管家可以看到簡訊的時間。
-
我用的是6730c,更新版本後,跳過“8”的問題基本沒有出現,我建議你也更新軟體版本,應該可以解決!
-
建議使用軟隔層。 已經一年了。 是時候了。
-
只需更新它,您就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更新它。
-
是的,但這是乙個無法修復的 5320 漏洞。 日期會改變,因為你關掉了鬧鐘,第二天鬧鐘就關掉了。 如果您將鬧鐘設定為離線,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
檢視我的小5條簡訊詳情的時間有問題,是最近改變主題的情況,可以嘗試:設定-手機設定-常規-日期和時間-然後選擇自動更新時間“關閉”。 否則,只需按時鐘螢幕保護程式,它非常有用。
-
軟體問題,刷它。
-
黑屏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待機黑屏; 一種是正在使用的黑屏(正在使用的黑屏也可以理解為崩潰)。 大多數使用中的黑屏都發生在自己的**第三方軟體上,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在機器上。
也可以細分為兩種:一種是軟體本身有問題,軟體本身不穩定,或者與手機系統不匹配等,這樣很容易解決,直接解除安裝即可; 二是軟體與軟體的衝突,解決起來比較麻煩,在實驗中需要軟體來安裝解除安裝軟體。 如果發現解除安裝問題,基本可以解決。
這裡建議大家不要安裝太多沒用的雞肋軟體。 雖然買智慧型手機就是玩機器。 但是一些你根本不使用的軟體是一種浪費。 只需在祭壇上安裝一些朋友推薦的軟體即可。
大多數直板機都有省電電路設計:如果手機長時間檢測不到按鍵觸發訊號,會自動關機。 當您需要使用手機時,乙個按鈕將啟用省電電路。 然後螢幕亮起!
黑屏的原因是螢幕觸發了電路延時反射。 也就是說,手機系統發出了點亮螢幕的命令,但由於電路的延遲,沒有傳送成功,結果是螢幕沒有點亮成功。 但電話系統以為它已經點亮了。 所以就有黑屏的問題了。
你可以試一試。 手機螢幕是黑色的,不要急於先恢復它。 用朋友的手機自己打**,如果能接通,也可以正常接聽。 這基本上就是問題所在。
出現黑屏時無需驚慌,也無需立即取電池。 您可以在不按手機上任何鍵的情況下離開手機約 3 分鐘,然後再次按下按鈕以啟用螢幕。 經過多年的實踐。
一般可以立即恢復正常! 這樣一來,對使用基本沒有太大影響。
雖然經常出現黑屏很煩人,但似乎沒有完全解決黑屏的方法。 所以我只能忍受。
估計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期待諾基亞再次公升級版本。
-
諾基亞 5320 使用了容量為 890 mAhBL-5B 的鋰離子電池,對於一款 S60 手機來說,這樣的電池容量難免會被拉長,但好在 5320 的螢幕足夠小,所以功耗也不是無法接受,在我們的評測中,機器在正常使用頻率下基本可以堅持兩天的待機時間, 相對於其容量,它表現良好。
-
此前,諾基亞5320XM被眾多手機使用者譽為價效比最高的S60手機。 這款5320xm手機現階段的價格只有1000多元,但由於採用了S60系統,擴充套件性極強,因此一直受到眾多使用者的歡迎。 出色的螢幕顯示質量和所使用的功能使 5320XM 非常受歡迎。
隨著S60第五版手機的大量推出,以及以諾基亞5230為主導的手機的興起,5320XM已經非常過時了。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螢幕偏小,塑料機身手感不好。
這個圖示是360攔截記錄的標誌,進入360-攔截記錄-看看有什麼(直接刪除就行了),然後點選攔截模式,看看是不是設定錯了,一般只是正常模式。 >>>More
請放心,這都是正常的。 5320用了半年,現在電池還是一樣,基本一天充電一次,因為890毫安的容量只是待機,掛Q上網聽歌都受不了! 另外,剛買回來的電池不需要像舊的氫電池那樣自動關機和充足之前使用,以此類推多次。 >>>More
是的,S60 作業系統與智慧型手機相結合。 響應速度不慢,還內建了n-gage遊戲。 不過,機身較小的機身一般都有硬挺的紐扣,更適合女性或學生。
Nokia 5320xm 效能更好! 諾基亞 5320 的作業系統採用了最新的 Sybiam OS,諾基亞 6120C 是 Sybiam OS,平台也是在 6120C 時代從 S60 3rd FP1 公升級到 S60 3rd FP2,所以相對來說,5320 的介面要好一點。 至於大家關心的速度,兩者差別不大,都使用arm11 369MHz CPU,都屬於低端方案,效能一般,但速度非常好。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