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

發布 社會 2024-05-06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定義。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屬於故意傷害罪的加重情節,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身體傷害,並希望或者允許造成危害後果,但意外致人死亡。 犯罪的特徵是:1.客觀表現為非法危害他人身體健康,致人死亡的行為; 2.在主觀方面,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身體傷害,並希望或允許有害結果發生,但不希望或允許死亡發生,即只有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意圖,而不是造成死亡的意圖。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行為人的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犯罪的特徵是:1.客觀方面是由於行為人的作為或不作為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

    2.主觀過失,包括過度自信過失和過失過失。

    根據上述兩種犯罪構成的犯罪特徵,可以明確區分異同。 相似之處在於,既客觀地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又主觀上對死亡結果有過錯,既不希望也不允許死亡結果發生,死亡結果是意外的。 不同之處在於,故意傷害導致死亡顯然以傷害的意圖為前提,而疏忽致死則不涉及傷害他人身體的意圖。

    因此,區分兩者的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傷害意圖。 判斷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傷害意圖,應當從整個案件中考察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如打擊的場合、環境、工具、打擊的地點、打擊的力度和頻率、雙方的關係、造成的傷害程度等。 以及其他不同情形,分析行為人是否有傷害他人的意圖,是否故意傷害他人,或者只是出於普通毆打的意圖而疏忽或意外致人死亡。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法律分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是以傷害故意為前提的,而過失致人死亡則不具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意圖。 區分兩者的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傷害的意圖。

    為了確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傷害意圖,應綜合審查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死亡或者重傷,致人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在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案件中,兩者的相似之處在於,既客觀上造成被害人死亡,又主觀上,行為人往往對死亡結果的發生表現出過失的心理態度。 兩種犯罪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犯罪具有傷害他人的意圖,其死亡的結果是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 後一種罪行是無意犯罪,而是由於疏忽導致死亡。

    在司法實踐中,根據案件事實查明行為人是否具有犯罪意圖,劃清兩罪的界限非常重要。

    1.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特徵。

    (一)本犯罪所侵犯的物件是他人的生命權;

    2)本犯罪的客觀表現是:

    1.行為人有致人死亡的行為;

    2.客觀上,一定有導致死亡的結果;

    3.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三)犯罪主體為普通主體,即年滿十六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構成本犯罪主體的;

    4)犯罪主觀表現為犯罪中的過失,包括過度自信的過失和過失過失,這是死亡的結果。

    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注意事項。

    本案審判應注意以下問題:

    1. 在司法實踐中,有時難以區分過度自信的過失殺人罪和間接故意殺人罪。 兩者的共同點是,他們都預見到他們的行為可能導致受害者的死亡,並且他們都不希望這樣的結果發生。

    區分兩者的關鍵在於確定行為人是否容易上當受騙,避免了喊死的結果,還是具有放任的態度。

    2. 疏忽過失殺人和意外有時很難區分。 兩者的共同點是肇事者的行為導致了受害者的死亡,但他們都沒有預見到這一點。

    區分的關鍵是要確定行為人是否應該在當時的情況下預見到這一點。 雖然肇事者客觀上造成了他人死亡,但並不是由於行為人的疏忽,而是由於不可預見的原因造成的,屬於意外。 如果肇事者本應預見到,但故意沒有預見到,導致死亡,那就是過失殺人。

    3.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審判,刑法對過失致人死亡的處罰另有規定的,按照刑法各條的特別規定不適用。 主要有刑法規定的火災、過失中毒、過失等死亡、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重大責任事故致人死亡等。

    4.新刑法新增規定,犯本罪,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主要在於主觀心態的差異:故意傷害致人死亡主觀是指故意、明知、主動追求危險後果的發生,對他人造成傷害,致使被害人死亡;

    疏忽造成的死亡在主觀上是疏忽的結果,疏忽是沒有預見或預見的,並且輕信地認為避免了他人死亡。

    法律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相關回答
10個回答2024-05-06

首先要盡快去派出所報案,派出所的辦案是以後處理的第一依據,如果沒有立案和警方調查,以後處理起來會比較困難; >>>More

6個回答2024-05-06

直接起訴,**無權拘留你。

10個回答2024-05-06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危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不包括故意侵害他人生命的行為,是刑法規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罪。 故意傷害罪的刑罰根據故意傷害對被害人造成的傷害程度,主要分為輕傷、重傷、死亡幾種情形,不同情節的刑罰不同,造成輕傷一般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成嚴重傷害的有期徒刑3至10年,致人死亡的有期徒刑10至10年,甚至死刑。當然,在個別案件中需要考慮許多因素,即判決的確切年限。 >>>More

5個回答2024-05-06

首先,受害人應及時向警方報案,然後進行法醫鑑定,根據結果決定打手的法律責任。 >>>More

4個回答2024-05-06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