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袁淳不喜歡“青玉”,而是他怎麼稱呼它。
-
不對,你不覺得紅香綠玉很繞口令嗎,不好說,一紅快綠,好多了。
-
不是袁淳不喜歡“青玉”,他的大體意是一樣的。
-
不是不喜歡,可能是一時興起改成了一紅快綠。
-
要麼是喜歡與否的問題,要麼是她覺得讀起來不舒服。
-
只是名字不同,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教育水平也不同。
-
大概是因為大舌頭說得不好,我想用嘴來換一下。
-
每個人對文字和文化的看法都不一樣,不可能改變文字。
-
不管他喜不喜歡,他都不知道自己想改變什麼。
-
袁淳是寶玉的啟蒙老師,文藝水平確實在寶玉之上。
大觀園的兩次改動,“亭花匯”改為“華麗”,“紅香綠玉”改為“彝紅快綠”,十分合理,巧巧改拙。
詩歌應該表達創作者的情感和願望。
說白了,就像《小王子》裡說的,那朵玫瑰之所以特別,是因為你每天都給它澆水,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
同樣,你所描述的風景是動人的,因為它包含了你的情感。
可以說,詩歌都是感人的。 宋詩強調理性趣味,作為詩歌的韻味略顯輕盈。
再來看詩,紅香綠玉,光從寫作現場來看,確實很美,紅綠相得益彰,相互對比,有什麼樣的隱喻,反正聽起來很美。
可是蘇,那紅香綠玉和我有半分錢的關係?
沒見某文人皇帝說話:“風吹一潭泉水,怎麼了? ”
那麼,那紅香綠玉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它不能引起我對玉的憐憫。
用Yishu的話來說,“美就是美,沒有內涵。 ”
彝紅和綠是不一樣的,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和快樂的紅綠,真的和人的心情聯絡在一起,至少可以值五毛錢。
就像王陽明說的:“當你看不到這朵花時,這朵花會和你一起死去,當你來看這朵花時,這朵花的顏色會明亮一陣子,你就會知道這朵花並不在你心中。 ”
只有當一朵花或一株草被感知時,它才能證明它的存在。
怎麼看,自然是讓人的心蕩漾得像康橋的金柳一樣!
哈哈,其實就是挑起人們的情緒。
易紅快祿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