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發布 軍事 2024-05-13
1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從道義上講,在德國和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一開始,它注定有一天會失敗。 從戰術上講,德國在戰爭開始時的連續勝利,很大程度上與它自身的戰爭準備充分有關,而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對戰爭的準備並不充分,在戰爭開始後採取了綏靖政策。 很難說,如果英國和法國能夠在德國人入侵波蘭時根據條約援助波蘭,戰爭是否會發展成現在的樣子。

    日本的情況大致相同,如果東北軍在9月18日事變時沒有抵抗,一萬名日本關東軍就不可能占領東部三省。 德國在戰爭開始時的勝利使希特拉相當囂張,對蘇聯的進攻確實是德國在二戰中最大的失敗。 軍事科學家在分析蘇德戰場時認為,希特拉犯了以下錯誤,直接導致了德軍在蘇德戰場上的最終失敗:

    首先是進攻南斯拉夫,因為狄托發動政變推翻親德政權,希特拉發動進攻南斯拉夫,雖然南斯拉夫在一周內被擊敗,但入侵蘇聯卻被推遲了半年,這直接導致德軍遭遇了蘇聯的寒冬,沒有任何防禦, 二是當初蘇德戰場勝利時,希特拉頑固地命令德軍分三種方式進攻基輔、史達林格勒和莫斯科,除了基輔,其他兩支德軍被全殲,如果德軍集中兵力進攻莫斯科,蘇德戰場的形態將難以預測。第三,希特拉在發動侵略蘇聯戰爭之前,過於傲慢,不相信蘇聯可以在三個月內被摧毀,但沒有為德國士兵配備冬季作戰裝備。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完全是形式上的。 日本資源匱乏,而戰爭所需的石油和橡膠來源東南亞被美國、英國和荷蘭殖民。 此外,美國還對日本實施了鋼鐵禁運,切斷了日本的戰爭脈絡。

    日本利用歐洲戰區發動太平洋戰爭,將美國拖入水中也是不得已。只有強大的美國參戰才加速了德日意法西斯分子的滅亡。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戰略失誤。 德國不應該攻擊蘇聯。 蘇聯實力不小,德國進攻時要建立戰略物資補給點。

    可惜德國沒有建立好,戰線拉得太長,機械化部隊無法補給。 而且,對英國的轟炸消耗了太多的彈藥,最終英國沒有傷到骨頭。 最後,我得到了一些可以攻擊的東西,軍隊的實力還不夠。

    耳鼻喉科超級營地軍事日本的戰略失誤是針對中國和美國。 美國經濟能源生產的基礎是日本無法比擬,對美國作戰將導致日軍向太平洋投軍,日本的預備役部隊將無法同時打擊兩大強國(中國和美國)。 對中國的作戰戰略失誤也把日本拖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日本對中國本身的戰爭政策是從北向南進攻,但後來改為東西進攻。 中國有四川的保護,天有天有危險,日軍失去了機會,被中國人民拖入了一場持久戰。 所以兩國的戰略犯了乙個大錯誤。

    PS:純屬個人意見) 耳鼻喉超級大本營軍事 |||客觀上缺乏實力,主觀上樹敵太多,戰略失誤,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本質上是不公正的。 耳鼻喉超級大本營軍事 |||反對整個世界......

    有好的結局嗎??? 日本失去了太平洋戰區,並擁有早期優勢,並沒有摧毀美國海軍的主力。 最後,中途島被打了,命令錯了。

    導致整個世界顛倒過來。 耳鼻喉科超級據點軍事德國在攻勢的早期階段閃電戰蘇聯。 沒有抓住戰鬥機,果斷地占領了莫斯科。

    給了蘇聯乙個緩衝時間。 與此同時,蘇聯的嚴冬寒冷被低估了。 在最關鍵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失敗,被蘇聯拖入泥潭。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一一分析? 讓我們從德國開始......

    第。 首先,低估了自己的勝利,德國在擊敗英法軍隊後,居然沒有訓練空軍進行海戰! 這簡直是乙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如果德國空軍被訓練成以空軍的壓倒性優勢護送軍隊渡海,我認為英國很快就會失敗。

    第。 第二,如果給予隆美爾更多的支援,給予隆美爾和盟軍同樣的支援,隆美爾就可以把北非、西亞和小亞細亞交給第三帝國,到時候會有什麼石油短缺? 它還可以大大削弱英國的海軍優勢(蘇伊士運河......)

    第。 第三,入侵蘇聯的準備不足,主要是因為拖延時間太長,如果能早點進行,效果會好得多。 還有第乙個的後續,在不打敗英國人的情況下入侵蘇聯,如果可以德國的英國碼頭、軍火庫(恩菲爾德、維克斯)和煤礦,那麼德國會舒服得多,在與蘇聯作戰時不會對工業區進行空襲。

    第。 第四,希特拉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早期的希特拉主要負責外交和總體戰略的制定,德國在這一時期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的。 但自法國戰役開始以來,希特拉開始干預戰役的指揮,這不是他的專業領域。 有三個非常致命的錯誤,其中第乙個是在敦刻爾克,德國人被命令停下來。

    第二次是在列寧格勒戰役中,下令包圍而不是戰鬥,第三次是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曼施坦因的建議沒有得到重視......

    第。 第五,德國選擇兩個非常痛苦的盟友,稍後我們將在分析這兩個國家時討論。

    第。 6.城戰準備不足,冬季作戰準備不足。

    義大利:俾斯麥曾經這樣評價義大利人:滿身蛀牙,但胃口很大。

    後來,希特拉感嘆說,整個義大利只有元首是古羅馬人。

    垃圾**,垃圾大軍,垃圾指揮部,垃圾外交......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日本:它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為什麼它把所有的錢都投入海軍,卻在陸地上擴張? 僅僅打敗了英國殖民軍,你就以為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蘇聯人不是告訴你離歐洲有多遠嗎?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美國、蘇聯、中國都是大國,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也有一些家族背景。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日本在二戰中戰敗的根本原因:石油**跟不上。 另外1,工業能力不足以同時挑戰美蘇,兵力不足以打敗中國。

    2.戰爭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戰爭資源(主要是中國戰場,同時英屬汶萊的石油也因為美國潛艇的騷擾而難以大量進入大陸)。

    3、行業嚴重依賴手工業作坊,缺乏熟練工人,導致產能不足。

    4、北上南下的國策被陸軍、海軍當成爭奪權力的工具,國策視兒戲。

    5.從戰略上講,珍珠港海戰並沒有從根本上解除美國干預太平洋的能力,瓜埠海戰後,日本完全失去了控制西太平洋的能力(不可能再次占領澳大利亞)。

    6. 沒有與德國同時攻擊蘇聯。 這使得蘇聯軍隊遠東軍區能夠將大量重型裝備和技術單位轉移到西線。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眾所周知,在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也宣布投降,與此同時,中國的抗日戰爭也結束了。 所以大多數人認為日本之所以宣布投降,大部分是因為害怕美國的原子彈,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在任何戰爭中,最大的戰爭總是經濟。 由於29年的經濟危機,日本經濟一直在下滑,不再與以前相比。 本來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的困境,但它選擇的對手確實錯了,選擇的方向也錯了。

    它不應該首先與中國競爭,而是選擇了東部三省作為其資源支撐點。 與中國東部三省相比,南陽是更好的選擇,因為那裡的戰爭資源更好。 但日本選擇了中國作為強大的對手。

    而在打仗已經非常困難的時候,日本海軍竟然開闢了第二個戰場與美國競爭。 除了弄巧成拙。 我找不到更好的詞了。

    當然,這場戰爭的不公正性質也決定了它的最終命運。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如果日本只是占領了中國東北,掠奪了中國的資源,沒有對中國發動全面入侵,沒有對珍珠港發動偷襲,沒有與美國開戰,日本就不會輸掉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世界格局很難說。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國防潛力本身不是那麼大,但它延伸了這麼長的戰線。 但我也不得不承認,大和國是乙個優秀的國家,它用這點資源與這麼多國家合作了這麼久。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天皇是日本的太陽神,如果天皇不宣布投降,日本將戰鬥到底。 我建議閱讀《菊花與劍》一書,了解日本民族的精神。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沒有德國在歐洲的支援,日本就是敗類,所以美國、蘇聯、英國在雅爾達會議上提出,先解決德國,然後再迅速解決日本。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民心不吞象,兵困中國與西方作戰; 美制核彈在頭上爆炸,蘇軍在東方打了一百萬!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由於德國先戰敗,日本沒有盟友來對抗蘇聯。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美國投下了原子彈,蘇聯參戰,中國抗日8年。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1.戰線太長,精良士兵無法及時補充;

    2.太平洋戰爭,美國的干預(最後兩顆原子彈);

    3.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

    我認為以上三點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因為戰後日本說他們之所以堅持與美國作戰,是因為他們沒想到美國在占領日本後會保留天皇制度, 否則他們會早點投降。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為什麼我感覺像是雪風?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前線太長,原子彈威懾。

相關回答
9個回答2024-05-13

據說日本在二戰中沒有半自動和衝鋒槍,但實際上沒有,日本在45年內還是研製出了一種叫做南方5式步槍的半自動步槍,而5式步槍是日本仿製的美國M1加蘭半自動步槍,但它是由彈匣供彈的。 有一種說法是,戰爭在生產了20多個分支後就結束了,另一種說法是產量更高,大約有30個分支被投入硫磺島或沖繩,有些被美軍俘虜,但沒有**證據。 這支步槍出現在一些二戰遊戲中,例如《戰地風雲 1942》 >>>More

12個回答2024-05-13

雷伊泰灣海戰是指 1944 年 10 月 23 日至 10 月 26 日在菲律賓雷伊泰灣附近海域發生的四場相對獨立但相互關聯的海戰和空戰以及其他幾場零星海戰和空戰的總稱。 >>>More

9個回答2024-05-13

100%德國獲勝。

二戰前夕,蘇聯和日本在我國東北部作戰,蘇聯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勝利,但蘇聯和德國之間的戰爭卻極其艱難。 >>>More

28個回答2024-05-13

樓上的理論是什麼 當時美國最大的債務國是英國,其次是法國,也就是說,如果德國毀了英法,美國就會破產,當時資源緊張,美國靠賣軍發仕富,但當時, 戰爭還在繼續,不可能有全額現金支付,所以只能負債累累,二戰開始時,英法欠美國的債務是德國的20多倍(我記得這個數字,只多了一點點)也就是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所欠的饑荒還沒有還清 因此, 美國只能選擇站在英法一邊的立場。還有乙個事實是,希特拉的目標不是征服整個世界,至少他並沒有摧毀英國的意思。 否則,敦刻爾克不會給英國人機會,他的目標是奪取法國,穩定英國,摧毀蘇聯,從而將整個東歐變成自己的資源基地。 >>>More

21個回答2024-05-13

如果是這樣的話,日本的損失會快得多。

日本別無選擇,只能與美國打交道。 美國切斷了日本的海上石油航線。 **還不夠,日本在中國的裝備只是一堆廢金屬,坦克、汽車、大炮和飛機都沒有到位。 打刺刀,日本能打中國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