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弱電解質的電離還是鹽的水解,它們的溶液都是電中性的,即正負電荷相等。 電荷守恆。
水電離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總是相等的,溶液中的水也是如此。 水在電離中是守恆的。
構成物質內部的原子或離子總是具有固定的比例。 所謂材料守恆。
以 Na2S 解為例說明方程關係
Na2S 完全電離 2Na+ S2-
a 2a (a-b)
S2-H2O水解可逆Hs-OH-
b b (b-c) b
Hs-H2O水解可逆H2S OH-
c c c c
H2O 電離可逆 H+ OH-
D D DC(Na+) C(H+) 2 C(Hs-) 2C(S2-) C(OH-) 電荷守恆。
C(OH-) C(HS-) 2C(H2S) C(H+) 電離守恆。
C(Na+) 2 C(Hs-) C(S2-) C(H2S) 材料守恆(Na是S總量的2倍)。
上面給出了 a、b、c 和 d 的量,可以進行驗證。
-
質量守恆主要是求物質的數量和溶液的濃度。
有關其他保護措施,請參閱一樓。
-
質量守恆定律。
電子轉移守恆定律。
-
三大保護工作如下:
高中化學的三個主要守恆值是:
1.電荷守恆。
也就是說,溶液始終是電中性的,因此陽離子帶的總正電荷是陰離子帶的總負電荷。
2.材料保護。
也就是說,新增的溶質的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間的具體比例關係,由於水溶液中必須有水的H和O元素,因此材料守恆中的方程必須是非H和O元素的關係。
3.質子守恆。
即H+守恆,溶液中H+的總損失等於H+的總數,或者水溶液中H+被水電離的總量總是等於Oh-被水電離的總量。
介紹: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主要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和變化規律,創造新的物質(本質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變化主要有兩種形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也有核反應)。
-
四大守恆是:電子守恆、質量守恆、質子守恆和材料守恆。
電子守恆是指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獲得的電子總數等於還原劑損失的電子總數。
參與化學反應的滲流物質的開挖脊的質量之和等於反應後產生的物質的質量之和。
質子守恆意味著酸損失的質子數和鹼獲得的質子數相同。
材料守恆是指溶液中成分的原始濃度應等於其在溶液中以各種形式存在的濃度之和。
-
高中化學有三個守恆定律:質子守恆定律、電荷守恆定律和材料守恆定律。
質子守恆意味著酸損失的質子數與鹼獲得的質子數相同。
電荷守恆: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2.溶液中所有陽離子攜帶的正電荷總數等於所有陰離子攜帶的負電荷總數。
材料守恆:1.含有特定元素的顆粒守恆。
2.不同元素之間形成的特定顆粒以比羅特的比例守恆。
3.特定粒子之間的關係是守恆的。
內容推薦:本書通過對2007年以來高考考題的分類統計分析和綜合解讀,旨在揭示文科數學中高考命題的內在規律,準確描述各種知識和各種能力的考試的權重、深度和強度,從而提供準確的資訊, 對提高中國高中數學教學的科學依據和新思路,特別是高考複習,並作了非常有針對性的指導。
經過兩年的實驗,證明該系列能夠科學地解決高中課程與高考銜接的問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緩解高中教學特別是高考複核課時緊張、負擔重、效果不佳的矛盾。
-
也就是說,溶液中組分的原始濃度應等於其在溶液中以各種形式存在的濃度之和。 即元素守恆,即某一種元素在變化前後的原子數守恆。 例如,在NaHCO3溶液中,如果HCO3-沒有被電離和水解,則Na+和HCO的濃度相等3-。
現在HCO3-會被水解成H2CO3,電離為CO32-(兩者都是1:1反應,即消耗乙個HCO3-,就會產生H2CO3或CO32-),那麼Na+的濃度和HCO3-及其產物的濃度相等(或直接認為是鈉和碳的守恆)。
即C(Na+) C(HCO3-) C(CO32-) C(H2CO3)。
另乙個例子:在H2S溶液中,有乙個電離過程如下:
h2s=(h+) hs-)
hs-)=h+)+s2-)
h2o=(h+)+oh-)
材料守恆式 C(S2-)+C(Hs-)+C(H2S)==,(其中材料守恆是 S 元素的守恆 - 用 S 元素描述離子和分子就足夠了)。
另乙個例子:在Na2CO3溶液中電荷守恆,材料守恆,質子守恆。
碳酸鈉:電荷守恆。
c(na+)+c(h+)=2c(co32-)+c(hco3-)+c(oh-)
在上式中,陰離子和陽離子的總電荷應該相等,因為1mol碳酸鹽的電荷是2mol負電荷,碳酸鹽攜帶的電荷量是其物質量的兩倍。
節約材料。 C(Na+)是碳酸鹽離子物質量的兩倍,電離水解後,碳酸鹽以三種形式存在。
c(na+)=2[c(co32-)+c(hco3-)+c(h2co3)]
質子守恆。 C(H+)=C(oh-) 被水電離
碳酸鈉水溶液中由水電離的氫離子以三種形式存在(H+、HCO3-、H2CO3),其中2mol被水電離的氫離子存在於1mol的碳酸分子中。
所以 C(OH-) = C(H+) + C(HCO3-) + 2C(H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