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大家好,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招收工學管理碩士MEM專案,2016年招收70人,入學複試線175 55 105,學費15萬元。
工程管理MEM的入學考試科目是:
1.總分:總分200分,考試時間3小時,非常緊張。
試卷由數學、邏輯和寫作組成,數學75分,邏輯60分,寫作65分。
1) 數學是一道 25 道題的多項選擇題。
數學分為條件充分判斷和問題解決兩部分,其中問題解決有15道題,每道3分,共45分; 有條件充分性的判斷有10個分題,每個分題值3分,共30分。 數學需要高水平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速度。
2)邏輯為30道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3)寫作需要兩篇論文,論證有效性分析,600字,30分;論文要求 700 字和 35 分。 中文寫作共65分,形式選自命題作文或基於書面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
2.英語(2)題型分布:難點在兩者之間。
在 4 級和 6 級之間,學生需要掌握 5,500 字的教學大綱。
1)綜合填空(完成填空)20道題,每題10分;
3)翻譯題:英譯漢,15分;
4)英文寫作題2道: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共25分。
-
往年同濟MEM專案招生人數約70人,但取消成績線和2017年工學碩士是將名額轉給MEM工程管理碩士。 因此,2017年招收的MEM各大院校基本擴大,目前同濟MEM招生人數在150人左右,對於參加MEM考試的學員來說,這是乙個好訊息。
-
同濟大學招收MEM工程管理碩士研究生180人,總成績165分,外語45分,管理學聯考綜合能力90分。
複審流程:
提前30分鐘到達面試現場進行資格審查,並在複試通知書上蓋章;
根據現場分組名單,在面試室外等候;
同時,小組成員進入面試室進行無領導小組案例討論;
按照面試安排的順序進行個人面試(政治、外語、工作經驗、綜合知識等);
採訪結束了。 請參加複試的考生嚴格按照上述時間和地點參加複試,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資格審查:
參加複試的考生,必須在複試前進行資格複審。 只有參加過複試的,才能憑學校拆研襪和御春招生辦公室蓋章的通知參加複試。
-
同濟大學MEM工程管理復考線基本要求:綜合90外語45總分165<>
與去年相比,分數沒有太大增長。
-
MEM和MBA聯合入學考試是同乙份試卷,2021年聯合入學考試MBA和MEM的錄取分數是分開錄取的,錄取分數會有所不同,總體來說,MEM的錄取分數可能會更高,MBA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 近年來,MEM申請人數增加了很多,MEM高校的錄取人數也有所增加。
MEM申請人數的增加,以及隨之而來的競爭程度的增加,將不可避免地導致MEM分數**和面試要求的提高。 JAE的難度也在逐年增加,在準備MEM考試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選擇是自學還是參加補習班。
在這裡我建議大家可以選擇MEM輔導班來準備MEM聯考,參加輔導班有很多好處,重點是學習時間的規律,知識的積累是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單靠學習的效率很難把握。
華是MEM輔導班,為您提供聆聽試聽課程的機會,感受夏華老師的專業知識和舒適的學習環境。
-
學位辦公室規定,自2016年起,不再組織在職人員參加國家聯合考試,除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外,其他類別的在職研究生將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形式參加考試。
要申請MEM工程管理碩士課程,您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大學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者;
2.高職院校畢業5年以上;
3.碩士或博士學位2年以上。
備註:大學畢業5年以上; 本科學歷或3年以上; 研究生畢業滿2年(以上時間自畢業證書上註明之日起至入學之日止計算)。
例如,如果你在2016年12月參加學歷和學位全國聯考,資歷截止日期為2017年8月31日,大專需要在2012年8月31日前畢業; 本科生需於2014年8月31日前畢業; 研究生需於2015年8月31日前畢業)。
請注意,同濟大學MEM工程管理碩士課程不招收具有大學學位的候選人。
同學們大家好,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招收工學管理碩士MEM專案,2016年招收70人,入學複試線175 55 105,學費15萬元。 >>>More
推薦你報考同濟汽車工程汽車電子方向,可以跨專業考,給你推薦幾本關於教材的書:陳家瑞版《汽車結構》、余志生版《汽車理論》、王望宇版《汽車設計》、吳建華版《發動機原理》、蒲良貴版《機械設計》、 這些是車輛的主要課程。人生苦短,也許明天就要結束通話電話了,所以要勇敢起來,做自己喜歡的事吧! >>>More
岩土工程師和結構工程師I的難度相同,註冊結構工程師分為註冊結構工程師I和註冊結構工程師II。 如果想簡單易通過考試,建議參加二級註冊結構工程師考試。 >>>More
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是全國第一的,但如果你想去讀研究生,你不必從大一開始就開始,當然要看你的水平。 重點學習你主要學的東西: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研究生入學專業課程要麼是材料力,要麼是結強度,但三大力學一定要學好!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