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評價諸葛亮

發布 心理 2024-06-03
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性格外向,智商極高。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對諸葛亮的評價:諸葛亮生於漢朝襄正延光和四年,卒於蜀漢十二年,享年五十四歲。 諸葛亮的才華是多方面的,劉備從第一次見面開始,就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判斷了世界三部分的可能性,提出了統一世界的步驟; 從他協助劉備、承擔託付孤兒的重任來看,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無論是能力還是政治德質,都堪稱優秀。

    諸葛亮的執政能力、軍事才能、高尚的品德,是他依然能在三混三國中站得著一邊的重要原因。 從上面看,諸葛亮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優秀的軍事戰略家,他善於謀劃,不應有異議。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諸葛亮作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已經成為智慧的化身。

    諸葛亮雖然把兵當成神一樣使用,但他畢竟不是神,他也有缺點,主要缺點在人事問題上。 尤其是他對魏衍的看法。 魏延向劉備投降,諸葛亮居然按照骨相相說,半天後反叛,這何等荒謬。

    孔明雖然沒能殺了魏衍,但他對魏顏有偏見,認為他不忠,不義。 但魏嫣是這樣嗎? 沒有。

    雖然魏衍不斷被孔明拒絕,但還是以中央為蜀國服務,屢次施展神功:斬王爽、與張鈞大戰等等,足以證明魏顏是乙個不容忽視的人才。 孔明最錯的,就是毫無證據地殺了魏嫣。

    諸葛亮在人員上的失誤,讓馬潭守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中原失敗,關羽守守荊州的錯誤,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諸葛亮造成的。 在認識人方面,劉備明顯比孔明強。

    公認的智慧也有很多優點。 劉備看了三遍茅草屋,說:“如魚得水。 這說明諸葛亮確實是個天才。

    諸葛亮可以嚴守軍事機密,毫無準備地攻擊他們。 而且他很有遠見。 諸葛亮讓劉奇守住江夏,其實是為了貫徹他的戰略思想。

    因為諸葛亮知道,新葉鎮是留不了多久的。 他讓劉奇守衛江夏,不僅是為了救劉奇,也是為了讓他從曹軍的軍隊中撤退。 而在安排劉備去東吳招親的時候,孔明留下了三個提示,讓劉備平安回到了荊州。

    對於諸葛亮讓關羽去華融路搶曹操,可能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關羽放過曹操,諸葛亮沒有到,其實我覺得諸葛亮故意讓關羽去華容路放過曹操,因為殺了曹操不是很好, 如果關羽在華榮路上殺了曹操,孫權就趁機占領北方,孫權強大,劉備就沒有地方住,更別說談三國,復興漢朝了。所以,孔明一方面要求關羽放過曹操,算清自己的恩惠,另一方面又讓曹操克制孫權,可見孔明果然是少有的將領。

    諸葛亮不會打毫無準備的戰鬥,他了解自己和對手,能夠巧妙地根據對方的心理和天氣、季節情況做出不同的策略,並且對時間和地理瞭如指掌,所以我認為諸葛亮是乙個難得的人才。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三國演義:諸葛亮傳

    重慶衛視曾經有過乙個講座叫《寂寞的懷疑》,大家可以看看。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分析。

    1.趙雲的性格; 睿智勇敢,勇善拼搏,忠心耿耿。

    2、關羽性格; 公義是令人敬畏的。 勇敢忠貞,武功強,傲大。

    3、張飛性格; 粗暴、易怒、不善於耍花招、勇敢、憤怒。

    4、劉備性格; 同情人民,仁慈仁慈,彬彬有禮的下士,謙虛的勸誡,但沒有大事之風。

    5、諸葛亮性格; 謙虛謹慎,有治國治軍、助天愛民的才能,但多了足智多謀,不那麼果斷。

    6、太時慈性格; 擅長射箭和騎馬,射箭優秀。

    7、曹操的性格; 奸詐狡猾,自私殘忍,肆無忌憚,詭計多端,不緊不慢,野心勃勃,霸道,目光犀利。

    8、龐彤性格; 喜歡冒險、自負、固執、自信、沉著、醜陋。

    9、呂布性格; 勇敢無良,忘恩負義,自私自利,魯莽,唯利是圖。

    10、袁紹性格; 無論是民事還是軍事,多疑,優柔寡斷和優柔寡斷。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6-03

也許是因為你太驕傲了,或者你覺得別人真的不如你......認為你是最棒的! >>>More

11個回答2024-06-03

追求美! 逃離醜陋!

4個回答2024-06-03

這個問題太極端了,美國人不全是好戰分子,很多戰爭都是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至於美國挑起戰爭的原因很簡單,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強國,所以他比其他國家更自由,就是沒有中國等國家那麼多顧忌, 所以為了謀取更大更直接的利益,美國**發動了一場戰爭,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同時,美國本身就是乙個戰爭製造者,說起來美國也算是世界第一大軍火商了,如果其他國家有更多的戰爭,那麼就需要從他那裡購買**,美國自然會得到更多的好處! >>>More

8個回答2024-06-03

在《三國志》中。 舒志. 在《諸葛亮傳》的結尾,有陳壽評論的原文; 評論: >>>More